貴州:春耕畫卷次第開

3月8日,春光和煦。在貴州省惠水縣好花紅鄉的山坡上,村民們正趁著好天氣早早地開始了勞作,他們有的在採摘、有的在起壟、有的在忙著施肥澆水。

類似的景象,正在貴州省各地上演。

眼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各行各業都在加緊復工復產。在貴州的鄉村,各級農業農村系統和廣大群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加大結構調整力度,贏得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主動權,全省上下正在掀起春季農業生產的熱潮。

播下種子,種下小苗,沉寂了一冬的土地又像往年一樣,開始熱鬧起來。貴州大地逐漸呈現出一幅幅緊張繁忙的春耕畫卷。

“幹”字當頭,“搶”字為先,春耕生產“黔”潮湧

戰“疫”定有勝時,春耕不能停步。三月貴州,布穀催春,山花爛漫。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裡,貴州各地幹部群眾“幹”字當頭,“搶”字為先,全力搶抓農時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3月6日深夜,從山東運來的13萬升育苗基質和8萬張穴盤,抵達德江縣鳥坪壩區。壩區企業貴州森德景觀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田仁輝和工友們連夜卸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6時。

森德公司當前的任務是培育1萬畝辣椒苗供全縣各鄉鎮種植。“育苗關係到老百姓一年的收成,等不得,更慢不得。”田仁輝說,必須趕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把苗育出來,如期交貨。

3月5日,大方縣羊場鎮貴州舉利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負責人陳麗和工人們正在裝車,“這車農資和辣椒種,馬上要拉往對江鎮育苗基地,我們加班加點,就是為搶時間滿足種苗正常供應。”

連日來,在貴州各鄉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幹部忙碌的身影,他們幫助指導農民種植茶樹、果樹、花椒、竹子、皂角等苗木,採摘茶葉和養禽、養蜂,播種著大地“增金添綠”的豐收夢想。

這幾天,萬山區中華山壩區的大棚裡,人們正在忙著播種和採收蔬菜、食用菌,其中活躍著一支支黨員先鋒隊。這是萬山區統籌做好防疫和春耕,組織7048名黨員組建130支先鋒隊,在兩條戰線上踐行初心和使命。

在赫章松林坡壩區,龍頭企業貴州新農匯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決定,一名成員負責對接市場,一名負責組織調度,其餘5名全部下沉田間地頭,分區管理香蔥基地工作。

信息搭橋,科技助力,別樣春耕保障有力

“怎麼預防倒春寒?”

“茶葉枝條幹枯怎麼回事?”

貴州省茶葉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的副班長金林紅緊盯著手機屏幕,一個個問題在交流群裡拋出來,金林紅教授和他的團隊開始在各個群裡給茶企、茶農遠程解答,並在公眾平臺上發佈相關文章,解決無法實地指導的問題。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技學習。在疫情防控期間,貴州充分利用“互聯網+現代農業”網絡平臺積極開展農民遠程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助力春耕生產。

“這個平臺太好了!讓我不出家門都可以學農業技術。”水城縣木果鄉雙河村村民周訓軍一邊學習“黔農在線”公眾號刊載的《果樹生產技術要點系列知識之一:果園春建春管工作建議》,一邊高興地說。據不完全統計,水城縣通過學員交流群輻射帶動身邊農民關注、學習公眾號達10萬人次以上。

圍著農民轉,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前不久,貴州大學公佈了服務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百人專家團名單,為貴州“保春耕”提供全程技術服務。眼下,百餘位專家正奮戰在春耕備耕第一線。

“當前特殊時期,又遇春耕備耕時節,這次下來,就是了解茶農的迫切需求,送科技、送服務。”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說,貴州大學發出倡議,號召全校師生勇擔當,積極投身兩場戰“役”,就地就近助力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陸續發佈蔬菜、辣椒、茶葉、食用菌等12個特色農業產業生產技術要點,有序引導各農業產業做好生產準備。貴州省農科院也組織全院各研究所近百名專業技術骨幹,編寫20餘份疫情防控期間的茶葉、蔬菜、中藥材、食用菌高效栽培技術及豬、牛、羊、禽高效養殖技術等要領或規程,通過互聯網絡平臺分別發佈,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

不誤農時,不受損失,春耕生產讓農民安心又放心

當前,一場是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阻擊戰,一場是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的攻堅戰,貴州省面臨著雙重考驗。

連日來,貴州省多次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企業復工復產,到切實抓好農業春耕備耕,再到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化服務精準幫扶,貴州正開足馬力,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千方百計統籌好新一輪春耕備耕生產,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平穩運行,舉全省之力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這兩場輸不起的阻擊戰全力衝刺。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自1月28日以來,對全省冬春蔬菜生產情況進行全面調度,並通過召開視頻調度會議、下發通知等方式,進一步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春耕備耕工作。

貴州各地切實做好春季農業生產的種子、種苗、肥料、農膜、農藥等物資儲備工作,加強調度,掌握各地重要農資市場情況,搞好調劑調運。

戴上口罩、做好防護、錄入信息後,開磷礦肥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走進各自崗位,開始忙碌的一天。一顆顆冒著熱氣的化肥顆粒從傳送帶上傾瀉而下,被包裝成袋,裝載上車,送往全國各地春耕備耕一線。

春分以來,貴州磷化集團作為全球磷肥行業巨頭,高濃度磷複肥及新型肥料年生產能力超過800萬噸。疫情防控期間,貴州磷化集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馬力全開保障磷肥供給,助力春耕備耕。

疫情防控不鬆勁,農產品銷售不掉鏈。當前,春耕生產全面鋪開,農戶最關心的是產品能否賣出去。

“2月至今,官堰壩區賣出36萬斤香蔥,主要銷往遵義、銅仁、貴陽、重慶等市場,迎來今春的‘開門紅’。”

在湄潭縣黃家壩街道政法委書記梁遠鴻看來,抓住產銷對接這個“牛鼻子”,疫情造成的損失能夠奪回來。

“我們拿出60萬元開拓遵義以外的市場,外地客商來購香蔥,我們每噸補助150元運費。下一步打算成立公司對接市場,打造香蔥品牌。”梁遠鴻說。

線上下單、電話訂購、送貨上門。貴州省供銷社自建的貴農網電商平臺發揮農村電商的線上平臺作用,以“1個貴農網平臺+49個縣級運營中心+8601個電商服務站”的方式,促進農產品銷售。利用校農結合,在疫情結束學生返校前做好供應保障前期工作,並嚴格把控衛生關口確保食品安全。

春風起,舉目已是千山綠。幹起來、不鬆勁,春天的腳步由遠及近,春暖花開必將到來。(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劉久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