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不孝子”比城裡多,為啥?看看農民怎麼說?

一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對這幾年農村的變化不由的驚訝,之前低矮的土房,泥濘彎曲的土路,早已被一棟棟樓房和筆直寬敞的水泥路替代,農民的收入來源更是多元化起來,不再是僅僅依賴種地,更多是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做些小生意。但是在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那就是農村養老問題。

農村“不孝子”比城裡多,為啥?看看農民怎麼說?

隨著農村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養老難的問題更是越來越突出,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沒病沒災的日子還算就的火紅,可是一旦老人有點大病,全家人都跟著愁了。不過更讓老人惆悵的是,如果成了老病號,家裡子女慢慢的就會厭煩抱怨,嚴重時,甚至連人影都看不到了。因此不少農村老人就常感嘆,“農村不孝子比城裡多”帶著不解,問了村裡的老趙,農村向來重視養兒防老,為啥農村的不孝子女比城裡多?他也說了這樣4句話,字字說到心坎,但卻很無奈。

一,城市和農村的教育方法不同

老話常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為了撫養孩子,耗盡心血,等到老了孩子卻不孝。表象上看是孩子的問題,但是老趙看來,其根源問題卻是城市和農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同。比如在農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就常說到“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 孩子,外面多闖闖,實在不行,回家還有飯吃”。而城裡人教育孩子時常則常說到“ 寶貝,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爸爸媽媽來辦”;“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別來找我”!從這些細枝末節中不難看出一些不同。

農村“不孝子”比城裡多,為啥?看看農民怎麼說?

二,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

到了晚年,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沒有退休金。一般過了60歲了,城裡老人就能享受天倫之樂了,如果生病的話,每月領的退休金差不多就夠看病了,而相比農村老人,他們年輕時,給孩子蓋房,娶媳婦,積蓄都花光了。老了雖說能領上百元的基礎養老金,可以一旦生病的話,這些錢就“杯水車薪”了。因此只好問孩子要錢。時間久了自然有人不孝了。

農村“不孝子”比城裡多,為啥?看看農民怎麼說?

三,愛偏心

老趙也說,在農村偏心十分嚴重,如果家裡有一個男孩子的話,父母就會特別的偏心他,而其他子女則認為父母偏心眼,嫌自己吃了虧。因此在孝敬父母時,總會相互扯皮。其實在筆者看來,只要是親生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之所以偏心,則是因為一方過得不好。

四,農村孩子窮

誰不想照顧好自己的父母,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責任和壓力,就拿結婚來說吧,“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點綠”等等各種名頭的彩禮錢,娶個媳婦少說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單單結婚這一項,就讓許多人望婚興嘆。除此還有孩子的生活教育費。其實不是他們不孝順,實在是有心無力。只能拼命的工作,百忙之中自然疏忽了對老人的照料。

農村“不孝子”比城裡多,為啥?看看農民怎麼說?

總之,孝順憑心,不是比哪個有錢就孝順,父母老了需要陪伴不是要好多物質和金錢,我們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順他們意比什麼都好。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