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隱祕的生活》:莫忘那些忠於內心的人,也別做沉默地幫凶

本文涉及部分劇透,請謹慎閱讀。

如果是半年前看泰倫斯·馬力克這部《隱秘的生活》,雖然從劇情來說這已經是馬力克最近幾部作品最通俗易懂的,但加上超過三小時的時長以及相當意識流的敘事手法,大概很難對這個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故事產生多麼強烈的代入感。

但2020年前三個月所發生的一切幾乎每天都讓處於一種震驚的狀態之中,一種新型傳染病以一種戲劇化方式在全球蔓延,各類經濟活動近乎停滯,所有人都被告知為了安全儘量待在家中。就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也宣佈將會推遲的時間點上,恰好看到這部去年入圍了戛納主競賽單元的作品,電影中那如畫的風景給人帶來了一絲慰藉,更重要的是奧地利人弗蘭茨·傑格斯泰德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叫做忠於信仰以及忠於生活。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地帮凶

電影講述的故事來源於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在納粹德國引發二戰之後,奧地利農民弗蘭茨·傑格斯泰德被迫離鄉從軍,但當他在軍中看到德軍種種殘忍的極端表現之後,深感這不是他心中所想的正義之師,相反那些行為完全違背了他的信仰,於是他拒絕服役並毅然回鄉繼續務農。

二戰期間,由於奧地利和德國在歷史上的淵源,德國為奧地利提供了保護,代價則是大量奧地利男子必須應召入伍為德國作戰。奧地利人在納粹德軍強大軍事力量的“呵護”中,大多數人已經習慣於納粹的宣傳攻勢和一些惡行,而弗蘭茨·傑格斯泰德和他的家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此“叛逆”的行為當然成為了鄉村中的“異類”,在拒絕服役回鄉的期間裡不斷遭遇了同鄉人的抵制和侮辱,他被村民及鄉長視為“叛徒”。

冬去春來,隨著德國不斷擴大展現導致前線吃緊,奧地利境內徵兵形勢再次嚴峻了起來,弗蘭茨·傑格斯泰德再度收到徵兵通知,在多日的壓抑和擔憂中面臨抉擇。為了避免家人受到牽連傷害,被迫無奈的弗蘭茨·傑格斯泰德第二次來到了軍營,當他面臨需要宣誓效忠希特勒的時刻,忠於向善信仰與嚮往精神自由的他再次拒絕了宣誓,這直接導致了他被投入監獄,直到被第三帝國軍事法庭宣判死罪。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地帮凶

如果單看故事,這樣的劇情很容易被好萊塢拍出“催淚彈”的效果,男主角交織了信仰、良心與執拗的內心糾葛也非常容易讓人動容,更遑論其中還有超越了生死的愛情之美。而這一切在馬利克的鏡頭裡都變得異常冷靜與剋制,沒有一幀一格的去計算,三小時的時長電影卻將不少時間都留給了奧地利山區的絕美風景,尤其是當獄中的弗蘭茨念出給妻子的那些信時,導演總是會讓鏡頭不斷在監獄環境與山川河流之間反覆切換,一種悲壯卻又悽美的情緒也正是被這種極大的反差不斷放大著,直到最終觀眾與女主角一起在那片青翠的草地上一齊爆發。

這事實上也是一種試探與拷問,如此美麗的景色與心愛的家人就在那裡,明明只要宣誓效忠並且去戰場上做點無謂的工作等待戰爭結束便可以回家,何苦要如此執著堅持所謂的信仰和善良,將說所有人都置於絕境之中。這既是當時情景對於弗蘭茨的拷問,同樣電影也對每一個觀眾提出了一樣的問題,若是我們身處那樣的情境之中,我們會做何選擇呢?這樣的題目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存在任何“作業”可抄,但起碼我們不難看出弗蘭茨內心的那份掙扎,他並非一往無前,他也在猶疑也在躊躇,忠於自我的代價如此之大,真的還要去堅持嗎,這種堅持的意義又在哪裡。

被一些影迷戲稱為“大仙兒”的馬力克最近幾部作品其實始終在提出各種問題,並質問各種“意義”,《生命之樹》在尋找生命與歷史的意義,《通往仙境》嘗試探討愛情的永恆,《聖盃騎士》在追問和審視紙醉金迷生活的真相。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地帮凶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隱秘的生活》,更像是馬利克獲得柏林金熊獎之作《細細的紅線》在反戰主題上的延續,在同樣充滿詩意風景的《細細的紅線》裡,一隊美國步兵戰士投身南太平洋的戰場,導演同樣是利用士兵的主觀意識流和內心獨白,影射出戰爭中最真實的人性。而在這部通篇不見戰爭場面的二戰電影裡,故事則描述了一位與眾不同的“士兵”,拒絕隨波逐流聽命於納粹統治投身戰鬥,而是聽從並跟隨堅定的信仰,良知令他勇敢面對死亡而毫不畏縮。

本質上《隱秘的生活》展現的是一種個人何以對抗強權的模式,在戰後接受審判時,很多都會提到自己或出於對於納粹的恐懼或是並不知曉那些惡行而直接或間接的為其服務。但事後很多材料都顯示出很多人都並非像他們說的那般單純,難道守衛集中營的士兵會看不到慘死的猶太人。或者像是經典美劇《兄弟連》中所展現的,那些小鎮上的普通德國居民對於相隔不遠的集中營僅僅是裝聾作啞而已。

阿倫特將這樣的殘忍行徑稱之為“平庸之惡”(The Banality of Evil)——指在意識形態機器下無思想、無責任的犯罪。 一種對自己思想的消除,對下達命令的無條件服從,對個人價值判斷權利放棄的惡。其實很多事根本不需要哲學家事後總結,作為一個有道德意識與價值判斷的人,太多事情我們是可以經過直觀經驗要分辨其善惡的,最簡單莫過於不在任何情況下去剝奪普通人的生命,抑或是應該去同情正在遭受苦難的人並儘可能施以援手。這些判斷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思考和多麼高的智士識水平,僅僅是出於一個人的本性即可。

个人意见|《隐秘的生活》:莫忘那些忠于内心的人,也别做沉默地帮凶

在這一兩個月的時間,我們也同樣見證了太多的苦難,其中有些苦難原本是可以被避免的,如果最初有那麼一兩個聲音被更多人聽到的話。有些人也已經為此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也在掙扎著吶喊,不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記住那些在某個時刻忠於了自己內心那份善良的人。

就如同電影結尾喬治·艾略特那段話裡所言:“世上的良善漸增,部分賴於不見經傳的行為。而你我周遭的事之所以沒那麼糟,一半歸功於那些不求功名只求忠誠生活,死後無人弔唁的人們。 ”

推薦指數:十分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