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德國大使談留學生回國:希望同學們切實減少出行,減少流動

<article>

中新社柏林3月24日電 談及當前歐洲疫情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留學生們選擇回國還是在當地堅守的問題,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日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一些留學生希望儘快回國顯示出他們對祖國的信任,對此完全理解。吳懇同時提醒,從國內外防控實踐看,減少人員流動是目前防疫和自我保護的最佳辦法。為此,他希望同學們切實減少出行,減少流動,冷靜、客觀看待疫情。

據德國主流媒體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3日21時47分,德國境內共確診28942人、治癒267人、死亡122人。

針對當前德國國內形勢以及在德華僑華人處境,吳懇指出,針對疫情上升形勢,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個州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各種措施,加強防控。目前社會秩序穩定,基本生活物資供應有保障。

“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在德各僑團、學聯等組織及時瞭解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健康動態,同時也推薦各類雲醫療服務為我在德公民進行遠程求醫問診。我們也同德政府和衛生部門保持溝通,促其為患病的同胞提供同等公平待遇。”談及當前國內媒體熱議的留學生回國問題,吳懇表示,一些留學生特別是他們在國內的家人認為,國內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令人安心,希望儘快回國,他對此完全理解,“這顯示出他們對祖國的信任”。

與此同時,吳懇亦提醒,需要考慮的是,回國途中不排除交叉感染的可能。與此同時,還需要統籌考慮自己在德國的學業或工作。從國內外防控實踐看,減少人員流動是目前防疫和自我保護的最佳辦法。“因此,我希望同學們切實減少出行,減少流動,特別是避免乘坐飛機、火車、地鐵等封閉式交通工具。按照學校安排,做到停課不停學,通過各種渠道多學習,多讀書。冷靜、客觀看待疫情。另外,提請大家隨時與使館教育處的老師們保持聯繫,使館願為大家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和支持。”

截至目前,中德兩國圍繞抗擊疫情已經開展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就中德加強包括醫療衛生和科研在內的多領域合作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吳懇表示,大使館同德總理府、外交部、衛生部等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及時與德方就疫情交換信息。推動雙方相關領域高級別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圍繞臨床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等議題進行深度研討,同相關公共衛生機構、疫苗研製公司保持聯繫。隨著中國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方也著手向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分享疫情防控成功經驗。

“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德國政界、媒體和各界人士正面和積極評價我國的抗疫舉措,認為中國政府採取的措施迅速、有力。伴隨我國內疫情形勢呈現不斷向好態勢,呼籲學習借鑑我國做法經驗的聲音日益增多。”吳懇同時指出,從中長期來看,兩國的生產和消費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將有一輪強力的補償性反彈。

他指出,中國目前正在推動穩步復工復產,德國也出臺了應對新冠疫情的一攬子經濟措施。此外,疫情期間中德兩國企業自發捐贈互助,也證明了兩國經貿合作之友好緊密;疫情之中催生的雲會議、在線辦公也將是中德未來合作的新方式,醫療衛生、數字經濟都會有很大發展機遇。

“我相信中德經貿合作的潛力和動力在疫情之後將不斷得到釋放。”吳懇說。(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