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莊子曾說過:“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有一天,莊子正在濮河釣魚,楚王派兩位大臣前去請他入朝做官。兩位使者對莊子說:"我們大王想用國內的事務讓您操勞啊!"

莊子依舊悠然自得的拿著魚竿,他說:"我聽說你們楚國有一隻神龜,死時已經三千歲了,楚王用錦緞包好了它的屍骨,放在竹匣中供奉在了太廟裡。你們認為,這隻龜,它是寧願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崇拜呢?還是情願生活在爛泥裡,搖著尾巴玩耍呢?"

莊子: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兩個使臣說:"它更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

莊子笑了,他告訴使臣:"二位大人請回吧!我寧願在爛泥裡搖尾巴。"

在兵荒馬亂的戰國亂世,莊子不願與那些窮兵黷武的霸主同流合汙,而是選擇做好自己。

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往往都過得更加獨立自在,這種生活方式,正是將自己活成了自己的貴人。

人生在世,每一人終究都要學會獨自成長,這是我們的必修課。

孤獨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學會獨處,首先我們就要認識到:生而為人,你我都需要面對孤獨。

人的社會性是所有生命中最強的,誰都無法忍受無人傾訴寂寞。但是,我們終究免不了孤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自己的個性。我們都在渴望著與身邊的人有所共鳴,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納,但是誰又能真正的得到知己呢?

莊子: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莊子最好的朋友就是惠子,他們可以為了一個哲學問題爭論不休,卻情誼深厚。

惠子去世之後,莊子在為好友送葬的時候,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他的鼻子上沾到了一點蒼蠅大的汙漬,就去請石匠幫他削掉。

只見那匠石揮舞著斧子,隨手就劈了下來。鋒利的斧頭正好削掉了汙泥,這個人卻安然無恙的站在原地,鼻子纖毫不傷。

宋元君聽到了這件事感到很好奇,他找來了當年的石匠對他說:“你也為我這麼試試?”

匠石平靜地回答,以前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和我配合的夥伴,如今早已離去了。

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老去,兒女會找到自己的生活和事業,朋友也會因為世事無常而離散。

到頭來,孤獨才是人生永恆的狀態,就連身為聖人的莊子都無法避免。

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正視孤獨,慢慢開始與自己的心對話,與自己的思想共處。

接納自己的孤獨。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孤獨,莊子曾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這個世界有白晝就有夜晚,就像是做人,有開心熱鬧,就有不被理解的孤單。

接受那個獨自站在夜色中的自己,做到安之若命,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人的潛能是無窮的,我們戰勝了強大的天敵,又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最終,卻沒有幾個人可以戰勝自己。

於是我們常說:“人最強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這正是由於長期以來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作祟。畢竟人類用了億萬年的時間征服自然,骨子裡的征服欲,是無法抹去的。

我們常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實也正是心裡的征服欲在促使我們勇往直前。

其實,我們的人生中並沒有那麼多的勝敗是非,人生不是戰場,而是一場不斷完善自我的修行。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才華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成功的姿態沒有高低,而是需要我們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成為那個最優秀的模樣。

從這種角度出發,戰勝自己就是不斷地與自己和解,正視自己缺點和夢想,重新開始征程。

莊子: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生命不是比較,不是戰勝,而是接納和完善。

我們總是抱怨著外界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歸屬感,其實真正的歸屬感並非來自別人的口舌,而是源於我們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久而久之,這個世界也就如何對待你。

在短短數十年的人生中,於其費盡心思的討好別人,不如精心地經營自己。

孤獨並不可恥,可恥的是獨自浪費了無數的好時光,只落得一臉困窘,和滿腹的怨氣。

學會享受孤獨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充滿紛爭,難以安定的時代。面對無數生死離散的考驗和精神世界的孤獨,莊子曾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孤獨,也可以是一種美麗。當一個人身處孤獨的時候,不一定就要焦慮不安,牢騷不斷。

相反,我們可以享受孤獨,利用獨處的時間找回自己的嗜好,為自己保留一個不被打擾了花園。

一個人敢不敢和自己獨處,其實是與他的底氣密切相關的。不必依靠外界評價就能維持的自信,和無依無傍仍能堅定向前的自強,總是強者才能擁有。

在我們的人生中,與孤獨相遇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學會享受孤獨。

在孤身一人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感到無盡的焦慮和空虛,但是有些人卻能戰勝這種不安,趁此機會充實自己。

現代人總是喜歡追逐成就感,卻總是要在經歷各種挫折,迎來不易的成功之後,才發現真正的力量源於自己的內心。

猛虎總是獨自行動,唯有牛羊才成群。

孤獨可以吞噬掉一個弱者的自信和力量,卻能讓一個強者在旁人看不見的時候慢慢成就自我。

學會與孤獨握手言和,我們才有能力去尋找精神世界的富足。

不必對於孤獨太過恐懼,因為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莊子:孤獨,是生命的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