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一步步的走向平庸的?

你累不累?為什麼你如此疲憊和迷茫?你覺得你能把事情做好嗎?

我們並未從事重體力勞動,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是坐一天。但為什麼一天下來,回到家的我們就疲憊不堪,只願意拿出手機來玩遊戲看視頻或者是發呆?為什麼一下班就會癱在那兒?真是是我們歲數大了體力不如上學瘋玩的時候了嗎?

我們來分析一下你會在什麼時候覺得累。除了一天的工作結束下班了之後,包括偶爾的休息日,女生可能偶爾還出出門逛逛街,但男生絕對是死躺在床上不想出去,即使出去也是費了老大的勁的。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什麼時候不會累?

答案是沒有的,你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感覺到疲憊,你什麼時候都覺得你很累,不願意動彈。可能只有春節的你,回到家裡了和爸爸媽媽見了面,能撒撒嬌,能開心的在自己家裡玩的時候才會輕鬆一些。但這種輕鬆也很快會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而一併結束,回到公司沒幾天,你就繼續是那種疲憊不堪的狀態。看來工作使得你老了二十歲,讓你失去了青春的活力。

當然了,你們不也是總是這個老氣橫秋的樣子。我問你們一下,你們都在網絡社會上活躍嗎?我說的活躍,指的是你使用手機APP的頻率和廣度。你用微信,用QQ,用微博,玩王者榮耀,別的你們還用什麼?有的人可能用很多東西,並且用的很頻繁。(這裡講一點關於移動互聯網的題外知識)總而言之,網絡世界是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只有在那個世界裡,才能找到真正的你。那個活躍在王者峽谷裡的你,那個活躍在微博上追愛豆的你,活躍在全民K歌裡縱情歌唱的你。

你能知道豆瓣新浪知乎盆友圈上最熱門的話題,你曉得今年最被看好的電影和美英日韓劇,你追蹤一切熱門的東西。但是你有沒有興國,為什麼在網絡世界裡活的如此精彩的你,卻無暇回頭看一眼你那已經糟透了的生活?

實際上你不光累,而且還迷茫,不知道方向。否則你也就不會只要稍有空閒,就盯著手機一直看下去了。你感覺到的不止是累,並且伴隨著一種不堪重負。只有那個小小的手機屏幕裡的世界,才是能讓你得以解脫的幻境。仔細的看看你自己,看看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是這樣?累只是你們外在的表現,你們累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對現實的世界,對你們所處的這個地方,對工作的環境和同事,對世間一切的人和事情,都感到了厭倦。你一點也不在乎工作上遇到的事情,你不關心你自己所遭遇的一切(舉個他們工作的例子)。因為你對這些東西本來就沒啥能提起興趣來的。

你感到你所遇到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是冰冷僵硬,死板麻木的。所以你才需要從這種生活裡解脫出來,你在現實中越累越疲憊,那麼你就越想要逃離你自己的生活,從手機屏幕那尋求解脫。(在這裡要說點題外話,說明我們不是反對玩手機,只是開宗明義的講明我們這裡道理)

那麼問題就回過來了,為什麼你們會這麼累?是工作導致的嗎?嗯,大家看來都默認了就是工作讓自己這麼累的。那你想過為什麼你會累,而且累的如此徹底絕對,至於你像是身體被抽空,靈魂被吸乾這樣。有些時候,疲憊的工作甚至就像是把你丟到工廠裡徹夜不停歇的流水線一樣,讓你累的麻木又不能思考。正是因為疲憊,你就更不願意思考為什麼你會這麼累。

有的人說是因為坐的太久了,或者是打電話太久了,會議太長了……讓自己太累(這裡要保持自己的笑容),其實這些只是你為自己的,你覺得你為什麼會這麼累的藉口。我不知道你們男生裡有沒有愛玩遊戲的,我想多數都該愛玩吧。你們知不知道有那種,在網吧裡玩遊戲一玩就是通宵徹夜,十幾個二十幾個小時,只需要吃一點泡麵就能繼續奮戰下去的玩家?我想這裡很多朋友週末調休日的前一天,都可能自己就跑了去開通宵玩遊戲了吧。(這裡要多準備幾個不同的例子預備不同情況,也要準備女生的例子)

那同樣為什麼是坐上十幾個小時,玩遊戲的你不會覺得很累和劇烈的排斥,而工作卻會讓你面如死灰毫無動力呢?難道玩遊戲就不累了?其實是因為,玩遊戲的你是邊累邊興奮,工作則帶給你的只有累。所以你喜歡玩卻討厭工作。

這一來我就可以幫你幫解釋,為什麼工作會使你這麼累。因為工作沒有給你帶來任何成就感,工作沒有給你一點反饋。你打心底裡就認定好了,你做的多數,甚至是每一件事都是徒勞無用的,對你沒有幫助的,無法讓你獲取收益的。你還繼續留在這工作,只是需要養活你自己,養活你自己就得工作。但是工作在你看來是為別人工作,所以你疲憊。疲憊在看你看不到希望,疲憊在你虛度年華,疲憊在你自己的無足輕重和泯與眾人。

(你累是因為你付出了情緒勞動,你累卻沒有取得成績是因為你工作勞動的方法不夠正確。)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你累,卻還做不好事情了吧?因為你沒正確的去勞動,你付出了許多的情緒勞動,但有效勞動卻很少。

而這樣的疲憊又會放大你對工作生活的不滿,進一步影響你對生活的信心。於是就造成了你無時無刻不在玩手機的現狀。這樣下來,你幾乎沒有工作和學習的動力,於是就把自己禁錮在這樣的圈子裡,畫地為牢,早早的就指定好了自己未來二十年的生活。

別忘記了,你還需要去追女朋友,不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女性,你想追求的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你需要一輛車,你需要房,你需要一切能代表你的物質來昭告天下,你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可是你該怎麼辦?天哪,我已經很累了,還怎麼學習,還怎麼提升自己,還怎麼工作的更好,我該怎麼辦?

好了,正因為如此,你掉入生活的陷阱裡來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就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計劃。嗯,少數人還想要在業餘去學習的,可業餘時間還是拿來了刷社交網絡,或者發呆。然後你還想著等我有錢了,我就去吃最好的,我就去玩個酣暢淋漓,我就去做那些沒有錢所以我幹不成的事。

可你現在呢?為你理性的生活真的去付出過努力嗎?我認為大家是付出過努力的,或多或少付出過努力,但努力的方法不對。並且很快就把力氣用光了,這就叫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等到……我就……

如果我有……我就……

要不是……我就……

於是你墮入了平庸,一步步的朝平庸邁進。或者說你從學校開始,就是平庸的一員,從未從平庸裡邁步出來。別忘了,你還渴望著財富呢,你還有夢想呢。但想要,卻不爭取,自然就會慢慢的平庸。你被勞心勞力的工作壓得站不起來,

這樣過下來,等幾年,等十年吧。你的銳氣就沒有了,你被生活磨平了稜角,什麼夢想,什麼渴望,統統都沒有了。都變成了你日常瑣碎生活的一部分,那時候你可能結了婚有了小孩,滿腦子只能圍著柴米油鹽打轉發愁。這個時候你已經不是一個小青年了,你的家庭需要你付出,你的能給他們什麼?你願意取一個平淡無奇的女人嗎?你願意嫁給一個窩囊廢嗎?如果你不肯屈尊,就只能打一輩子光棍。這是因為你在青年時代欠賬太多了,所以你必須用自己中年的人生來彌補自己青年時代所欠下的功課。

這個社會是一條激流,一條瀑布。,我們大家都是逆流而上。你們青年的時候還能憑藉著年輕站在河裡穩住,雖然不能往上爬,也不至於往下掉。可你到了中年還是一點進步也沒有,那麼你會被人甩在身後不說,而且會因為真的年紀大,真的加不動班了,而被水衝的往後退,就變成我們所說的人生失敗者。

這裡我還要強調一點,現在很多人都很浮躁,經常高估短期能做到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你很難持續的來學習或者工作的原因。因為這些東西往往你出力了,短期內是看不到成效的,成效要到長期,等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看出來。

而年輕人又低估了自己10年後能做什麼。你的人生明明是可以大有可為的,只要你在青年時代稍微打好一點基礎,到了三十歲四十歲,憑藉著自己的資歷、閱歷和人脈,很輕鬆的就能混上不錯的崗位。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你的青年時光沒有被你辜負,你真的有在用功。

(努力不在乎烈度有多大,而在於是否足夠持久)

使得你走向平庸,或者說一直在平庸的人群裡打轉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就兩點:

1、不敢想

2、不敢做

敢想敢為是成為人上人的第一要素,但是什麼限制了你的氣魄,你的想象力?是什麼讓你沒能把自己心中的念頭付諸於實踐?

我們這裡問個問題,上小學上中學的時候,你會自發的去學習嗎?我們中國很多家長老師都喜歡在背後催小孩去寫作業背書,這其實是很不好的習慣,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學習是需要激發興趣的,如果你每次都被逼著寫作業和看書,那麼有一天你終於不上學了,你還會去讀書回去自己寫東西做筆記嗎?當然不會,你會喊著讀書都把我讀傷了,我肯定不會再讀書了。因為你覺得讀書已經對你沒用了。

成年後,你要為你自己的人生負責了。我們說中年會補青年的欠賬,其實我們現在,何嘗又不是青年在補童年的欠賬呢?

你畏首畏尾怕麻煩不肯去做,就因為你沒有學習的興趣,沒有工作的動力,你沒激發你自己的內驅動力。什麼是內驅動力?就是藏在你心底裡的那份不服氣,就是藏在你心底裡的那份不肯落在人後。以及你對自己人生前途的美好訴求,你希望把你過上像模像樣的人生,這就是內驅動力。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自己以後要活成啥樣的想法。計劃誰都會制訂,從執行和實踐上大家才會拉開距離。

因為你怕麻煩,你拒絕嘗試。你覺得什麼都好難、好複雜,所以什麼都“先放一放”,或者“明天再來做吧”。你甚至已經厭煩了現在的工作,但卻又不去找新的工作;因為你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拒絕”。你固守一隅,無所事事。電子遊戲裡有一個重要的屬性標準叫經驗值,經驗攢夠了你才能升級。現在人生的現實裡,職場上,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努力的人在挑戰自我,忍受失敗,並從中獲得經驗。

但你沒有收穫這份經驗,別人把自己的路趟出來了,你卻畫地為牢留在原地。

你從不閱讀,也不學習。只有被人明確要求時你才會閱讀,不然你根本什麼也不讀。有很多公司會做閱讀分享,或者長篇的週報。為什麼要這麼做?單純就是因為那些公司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嗎?其實這就是一種快速的鍛鍊,讓你掌握良好思維方式的鍛鍊。聽人家說不自己去閱讀獲取的更多,你缺乏好奇心,問的問題太少,只能被動的接受一些網絡媒體的資訊。

用進退廢,所以你就一步步的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學習的能力,自己越來越僵化。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能看到自己四十歲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