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留守黃岡醫護人員:被人需要是一種驕傲

湖南留守黃岡醫護人員:被人需要是一種驕傲

湖南留守黃岡醫護人員:被人需要是一種驕傲

湖南留守黃岡醫護人員彭丹。圖/受訪者提供

在過去近兩個月時間裡,湖南陸續派出619名醫護人員前往黃岡支援抗疫。3月22日,大部分醫護人員已經返程。

回家,對所有醫護人員來說,是充滿溫情的詞語,但還有一部分醫護人員選擇留守黃岡。

他們對記者說,留守也是充滿希望和陽光的,充滿了櫻花香味。

黃岡後勤人員就像家人一樣

“2月28日來的,現在有24天了。”3月22日,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症護師彭丹表示,黃岡出太陽了,櫻花也開了,伴隨著櫻花味的留守,讓她感到被需要的驕傲。

在黃岡的24天,除了面對緊張的救治工作,就是酒店房間裡的單調生活。兩點一線的生活途中,彭丹接觸得最多的,就是接送的大巴車司機和酒店工作人員。而這兩類人員,成為彭丹切換情緒的切口。

彭丹表示,黃岡的變化,很多時候,來自於上下班路上大巴車司機的轉述。比如,外出採購這件事的描述。“現在外面人很多了,老的少的都出來了。”回憶起前幾天,大巴車司機介紹“現在可以外出,但是一家只能一個人出來採購”,就已經讓彭丹激動了不少,聽到最近的狀況,彭丹更是興奮。

“黃岡的後勤工作人員和酒店工作人員超好,就像家人一樣。”彭丹說他們身上的溫暖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她回憶,有次凌晨下班,2點40分到酒店,“當時外面下著雨,還比較冷”,她在門口徘徊了很久,糾結要不要打電話,叫工作人員開門,“雖然很冷,但是又不想麻煩別人”。她看了眼手機,想著大概再等20多分鐘,下一批上班的同事出門,她也可以進去了。

“我徘徊沒多久,工作人員用手電筒巡視的時候,看到我了。他說,你怎麼不敲門進來呢,要打電話給我啊。我就是不敢睡,怕睡著了聽不到你們的電話,就在大廳裡面等你們。”彭丹說,那種被人等著的感覺,讓她感受到了家人般的照顧。剛準備按電梯門的彭丹,又被工作人員叫住。他說,“妹子啊,我們給你們準備了小米粥還有銀耳粥,你一會洗完澡要是餓了,就下來裝一碗,如果不想下來,就打電話,我們給你們送上去。”

彭丹說,現在的心願就是聽張學友的演唱會,去《天天向上》看汪涵。當然,最想的就是幫助黃岡人民,早日恢復以往的節奏,該休息的都休息,能上班的都上班。

幫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黃岡的24天,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心理諮詢師鍾美雲感受到,隨著好消息越來越多,醫護人員和很多患者的心理狀況都在越來越好。

“我和三個同事,每天為所有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舒緩內心的壓力,調整心理狀態。”鍾美雲說,這批醫護人員中,女生比較多,年輕人多,睡眠問題和焦慮是主要的心理問題。

她告訴記者,和醫護人員的溝通都是在微信群上。“從某種程度說,不見面的微信聊天更讓醫護人員放鬆。”

醫護人員在描述睡眠問題時,惡夢是經常會出現的話題。“有時候夢見搶救病人,有時候夢見家人被車撞了或者小孩子生病了。我們需要分別為他們講解,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夢。”根據不斷進行的問卷調查,鍾美雲說,現在的醫護人員,心態上有了很大的調整,隨著慢慢看到曙光,大家的狀態逐漸放鬆和積極,作為心理醫生,自己感到特別開心。

除了服務醫護人員,心理團隊的另一項工作是參與患者診療。“每間病房都要去,每個病人大概溝通20分鐘左右。”

“病人也容易焦慮,比如他們會想,為什麼我比他更年輕,他出院了,我卻還在這裡?”

她說,要幫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有一個娭毑很擔心自己的老伴,他們在不同的病房治療,我們心理醫生了解情況後,讓他們進行了視頻通話,他們可以互相瞭解對方的情況,這位娭毑很感謝我們,心態好轉了很多,過了沒多久她就出院了。”

救心和救命同樣重要。她說,“很多時候,大家就是需要被傾聽,講出來會好受很多,我們就是傾聽他們的人。”

瀟湘晨報報記者易思含長沙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