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在人們的印象中,帝王家一直是光鮮亮麗的代名詞,不僅有數不盡的珍奇玩物任意享用,一舉一動也受到人們的景仰,從出生到死亡都不需為生計勞碌。但也有人並不羨慕這類帝王之家,因為他們看到了家庭成員間的冷漠殘酷,爾虞我詐。為了手中的權力彼此爭奪,有時為了國家、為了集體,不得不親手殺死自己愛的人。永遠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悲劇,就發生在劉宋皇室。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劉駿是劉宋第五代皇帝,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帝王。他本是宋文帝第三個兒子,太子是劉劭。但這個太子也忒沒耐性,覺得自己爹活得夠久了,就想讓他快點退位自己好登基。但百般試探下父親始終巋然不動,最後忍無可忍了,腦子一熱發動叛亂殺死了宋文帝。當時劉駿正在外面帶兵討伐蠻族,一名部下剛從建康回軍,就和劉駿說起了這件事。劉俊一聽,好機會,於是立馬打出征討的旗幟預備回京,路上也將正在前線的軍隊全部召回一同作戰。劉劭沒當回事,就寫了封信給沈慶之,讓他殺掉劉駿。但這位太子很明顯自信過頭了,沈慶之拿到信後第一時間就去找了劉駿,劉駿也不是一般人,沒有當場跪下痛哭流涕,而是冷靜沉思良久,轉身要去和母親告別。沈慶之見此情形,便明白了劉駿為人,趕忙阻止道:"我以前經常受到先帝的恩惠,想答謝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做對不起先帝的事情?這件事就交給我吧,您不用擔心。"劉駿其實也並不是真的要去告別,便順水推舟地答應了,於是任命沈慶之為徵虜將軍,決議一同討伐劉劭。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劉劭未料到劉駿還有這麼一手,等到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劉駿已經攻下南洲等地了。由於劉劭的行為實在人神共憤,劉駿的起義獲得了許多大將支持,不出數月,劉駿就打敗了劉劭的軍隊,並於四月稱帝。

論能力,劉駿的政治實力也是不俗的,積極改革弊政,做了很多青史留名的事兒。在文學史上,他的地位也很重要,劉駿的文章極為華敏,文集也有三十五卷。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和自己的表妹殷淑儀的故事。當年劉駿做皇帝后,不顧一切將她納入後宮,儘管沒有給予她皇后的位分,但寵愛絲毫不減。後來殷淑儀甚至生了個兒子,劉駿更加喜出望外,將全部寵愛都賜予殷淑儀。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這個男孩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劉子鸞

劉子鸞的相貌十分英俊,繼承了母親的天然優勢,加上天分也如父親一般聰慧,劉駿越看越喜歡,便每日親自指導讀書。而母憑子貴,殷淑儀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但好景不長,母親不久因病去世了,劉駿大為傷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為殷貴妃修建了一座空前豪華的陵墓,葬禮上,哪位大臣哭得厲害就給他加封官爵。足見殷淑儀在劉駿心目中的地位。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母親死後,劉駿就更憐愛劉子鸞了,給他加封了襄陽王,中書令,司徒等等眼花繚亂的各類官職,要知道,當時劉子鸞才四歲,還什麼都不懂,劉駿便急不可耐地要把一切給劉子鸞。有了這些封地官職,劉子鸞一輩子也就衣食無憂了。

但我們也知道,寵愛有時是和危險相伴的,劉子鸞的哥哥劉子業就極為討厭他。劉子業是劉子鸞同父異母的哥哥,從小就做了質子,因此童年時期心理就很不健康,而看到自己的父親那麼寵愛劉子鸞,心理上就更加不平衡了,一門心思想扳倒劉子鸞。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但隨著劉子鸞逐漸長大,劉駿日漸衰老,劉子業日日惴惴不安,甚至有次聽說有大臣上奏改立太子。這下劉子業真的恐慌起來,對劉子鸞的憎恨也逐漸達到峰值。這是,劉駿在一次大病後蹊蹺暴斃,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是劉子業做的,但這無疑給劉子業帶來了絕佳機會。於是還是太子的劉子業順理成章地圓了皇帝夢。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坐上皇位,劉子業第一件事就是把劉子鸞殺了,以絕後患。但劉子業很明顯想得太簡單了,劉子鸞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受寵愛的皇子,其背後有母親家族強大的勢力撐腰。這次將他們在皇宮的代表給殺了,叫他們如何不憤怒?

劉子鸞在結果哥哥的毒酒時並沒有憤怒,而是長嘆了口氣,說:希望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家。這時,劉子鸞十歲。

享盡榮華富貴,卻說不願再生帝王家,十歲少年命運坎坷

劉子業雖然做了皇帝,但卻沒有做皇帝的能力,登基後他被高興衝昏了頭腦,把自己的姑姑納入後宮成為妃子,不僅如此,還讓宮女脫光衣服在後宮跑來跑去。種種行為令人極為不齒,最終只做了幾年皇帝,在十七歲的時候被叔叔們聯合起來殺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