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三國演義》中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和諧,是真的嗎?

雎楓


我以為,《三國演義》中劉備與諸葛亮是比較和諧的!但從《三國志》等史書中記載的情況看卻並非如此,主要表現在:一是劉備只是將諸葛亮視作一個如蕭何那樣的人才,在後方發揮“足食足兵”的作用,而對其軍事謀略、尤其是具體戰役的參謀才能並不認同;因而取益州時劉備帶的是另一軍師中郎將龐統,而非先入“劉營”的資深軍師一一諸葛亮;攻打漢中時則帶的是法正,也非諸葛亮!二是從某種程度上,法正比諸葛亮更受劉備欣賞。劉備與法正的關係才可稱之為“魚.水”關係,劉備對其可說是言聽計從;劉備伐東吳,諸葛亮只是稍稍提了一下意見,甚至都未像趙雲那樣發表長篇大論,由此可見玄德與孔明關係之微妙!而伐吳失敗後,孔明感慨:如法正在、則可勸動主公;既使不能勸動,有他跟隨參謀,也不至於“傾危”!由此可見,孔明也是內心透亮:法正才是主公第一腹心,而我還差得遠!三是劉備稱帝后,雖拜孔明為丞相,但並未讓其開府、也未給他封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劉備更多的也是以朕意為主;而劉備託孤時說的那番話,就更足以證明他對孔明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尤其是他在臨終前,突擊提撥李嚴,並將軍權和尚書大權交給李嚴、讓其與諸葛孔明一起作為託孤大臣輔佐劉禪,也充分說明了他與孔明之間的關係,並非如魚得水、也並非信任如初!四是劉備臨終前認為馬謖不可大用,而街亭之戰中孔明偏要大用,也從側面說明了二人之間關係之微妙,也可說是一種識人、用人上的不和諧!





博勃兒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如何,要從他倆相識相認,封官授權,開府治事等方面來分析:

諸葛亮於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劉表。

及至諸葛亮成人後,為結荊州豪門大戶,娶黃承彥女兒為妻,而荊州刺史劉表之妻蔡氏與諸葛亮的岳母是親姐妹,因此劉表是諸葛亮的姨丈。

劉表稱"荊襄八駿"是有根據的,初到荊州,招賢才,平豪強,結士族,撫百姓,在漢末亂世,可謂建立了一個世外桃源,轄區內百姓安居樂業,兵強馬壯。可見劉表並不是傳言中徒有虛名。

彼時諸葛亮在荊州已有年月,借岳父黃承彥家族之勢,廣結賢士,如徐庶,崔州平等,平時言談舉止特顯抱負,為自己做了一個很好的宣傳廣告。那麼為什麼沒有引起劉表的注意而受重用呢?

一說是:諸葛亮不願在劉表帳下效力,良禽擇木而棲。另一說是:諸葛亮並不是後來傳言那樣神奇,因為劉表應該瞭解自己的姨侄!

不管怎麼樣,劉備三訪賢屬實,《隆中對》天下聞名亦有真才實料!可是劉備給諸葛亮第一個官職是軍師中朗將,實際並沒有指揮軍隊。而是軍隊中管錢糧收稅的後勤官員。

當劉備逃到夏口和劉表的嫡子劉琦會合後,諸葛亮衡量了當下形勢,主動向劉備提出聯合東吳一起抗曹的策略,並請纓赴東吳遊說孫權。此時的諸葛亮第一次登上了左右劉備政權走向的歷史舞臺,相當一個外交官。

後來蜀漢幾位肱骨之臣在勸劉備做漢中王時,各人物的地位排行,許靖第一、糜竺其次、孔明居三。

這個時候的糜竺並不是蜀漢政權真正的二把手,真正的二把手是關羽,因為關羽掌管了荊州的軍政,而諸葛亮僅僅管著西川的內政和外交,沒有軍事。

建安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自此,三國鼎立之勢才正式形成,諸葛亮才正式成為一人之下萬上之上了的二把手,不過,雖然為丞相,但沒有開府,諸葛亮開府治事,是在劉備駕崩後,劉禪登基的建興元年的事。

可是好景不長,當劉備兵敗夷陵,退守白帝城時,託孤有兩位重臣,一位是在外主軍的李嚴,另一個是主內政的諸葛亮,還有一位是看家的趙雲。

如此看來劉備駕崩的時候,還在使用他的平衡馭人之術,所以從上面經歷的大事年表來看,劉備和諸葛亮並不象表面那麼好的關係,至少劉備對諸葛亮在授權方面有所保留,這可能是所有帝王對下屬信任的同時,也有所保留的通病吧!




狐羊樹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一直被後世譽為君臣關係的最高典範,劉備也稱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如魚得水,後世大多數學者也表示贊同。的確,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可能輩子輾轉漂泊,寄人籬下,不可能後來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諸葛亮沒有遇到劉備,也可能生躬耕於南陽,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和諧,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出山前後的表現。《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管仲,樂毅都是蓋世將相,諸葛亮以此兩人自比其高遠的志向和抱負不言自明。東漢未年的群雄割據的政治形勢,無疑是各路英雄大展身手的絕好舞臺,諸葛亮要做的就是給自己找個能幫助自己實現抱負的明君。那麼,他要找的主公最起碼要能聽得進自己的計略,能按諸葛亮的構想一步步實現他心中的宏偉藍圖。如果來請諸葛亮岀山的那個人對他言不聽,計不從,孔明肯定不會跟他走。那麼,我們要問的是,劉備是不是那個能對孔明言聽計從的人呢?個人認為在他們合作的初期是,但後來不是。

我們來看看在羅貫中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裡講的繪聲繪色的故事—三顧茅廬在正史裡是怎麼記述的。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日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得出一些信息劉備當時屯駐在新野,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劉備本想讓徐庶和諸葛亮一起來見他,但徐庶勸說劉備親自去請諸葛亮,劉備共去了很多次,才和諸葛亮見到面。從這裡看出,劉備對諸葛亮還是很仰慕的,是真心的想請他出山,不然並不會放下身價去請他,更不會堅持不懈的去很多次。同樣是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還有類似的記載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尤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劉備為了諸葛亮寧願去責備自己的結義好兄弟關羽和張飛,可見諸葛亮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諸葛亮能與劉備情好日密",而不像當時有些謀土一樣朝秦暮楚,可見他對劉備還是很滿意的。筆者認為,這是他們合作很愉快,關係相對和諧的時期。後世眾多學者可能就是隻看到了他們這段蜜月期,而沒有從總體上去把握他們之間關係的發展脈絡,以致對他們之間關係得出了不全面的認識。

諸葛亮以管仲、樂毅自比,可見他有遠大的志向,他出山更多的是要尋求一個合作伙伴,幫助他實現抱負。眾所周知,在隆中劉備和諸葛亮第一次見面時,諸葛亮就給劉備勾畫好了一幅宏偉藍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劉備當時對這個藍圖的評價是善,證明劉備當時對這個計劃是認可的。後來如果劉備按這個計劃堅定的執行,一方面表示了對諸葛亮的尊重(畢竟是劉備答應了這個計劃諸葛亮才答應出山的,劉備當時要是拒絕了這個計劃,他們兩個人說不到一塊去,諸葛亮就肯定不會出山。出山以後,劉備再去修正這個計劃,本身對諸葛亮就是一種不尊重。),另一方面也會少走很多彎路,不必遭受莫名的損失。那麼,這個劉備當時在隆中已經批准的計劃,後來是不是像諸葛亮想的那樣堅定的去執行了呢?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最起碼劉備在執行的過程中是打了折扣的。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經對劉備說過這樣的一段話:荊州北拒漢、沔,利盡南海,東連昊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6顯然,這裡諸葛亮是著重強調荊州的重要性,並且說明要得到它其實並不難,言下之意就是一旦有機會劉備自己要把握住。那麼,究竟有沒有機會呢?筆者認為有機會。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去,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因為自己的不忍,而拒絕了諸葛亮讓他攻取荊州的計劃,從而喪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那麼問題就出來了,攻取荊州作為諸葛亮隆中對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招棋,對劉備的整個戰略全局都有重大影響,劉備對攻取荊州的重要性自然是心知肚明,所謂"—招不慎,滿盤皆輸”,劉備為什麼要臨陣變更早已確定好的計劃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確實是有“不忍的成分。劉表新喪,劉家孤兒寡母的,你這個時候去打人家,搶別人的地盤,明顯是在趁人之危,勝之不武。第二,“不忍"並不是主要原因,大家想,劉備是什麼?梟雄啊他前半生五易其主,四失妻子,歷經坎坷,輾轉漂泊,連個落腳之地都沒有,他會真正因為婦人之仁而放棄到嘴邊的肥肉?大家看,劉璋也姓劉,後來劉備為了奪取益州不照樣對劉璋兵戎相見!所以筆者認為,劉備最根本的還是出於對諸葛亮的不完全信任,他甚至對諸葛亮在後有幾十萬大軍窮追不捨的情況下提出這個建議感到有些荒唐。後面劉備並不詢問諸葛亮提出這個建議的依據和有幾成勝算就直接命令大軍向當陽進發便是明證。劉備擔心的是什麼呢?是怕攻城困難,守城彌艱。因為曹操此時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幾十萬大軍正浩浩蕩蕩的向荊州開來,劉備勢單力薄,攻荊州不一定打得下來,萬一戰役不順,將面臨荊州兵和曹操軍團的夾擊;就算打下來了,在曹操幾十萬大軍面前也不一定守得住。

劉備此時和我們這些常人一樣,打不過就跑嗎,我跑得遠遠的,你追不上,我就安全了,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他全然沒有考慮諸葛亮的感受,更沒有詢問諸葛亮提出這個建議的依據和有幾成勝算,就直接命令大軍向當陽進發,這無疑傷害了諸葛亮的感情。毛主席對諸葛亮有句評價是:諸葛-生唯謹慎

一向謹慎的諸葛亮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不會給劉備出餿主意,他既然開口建議攻取荊州,肯定他已經想好了攻守的萬全之策,他不會讓大軍去冒險。可以說,此時的劉備對諸葛亮還不是完全瞭解,對危急時刻諸葛亮提出的計策並不敢大膽的釆用,諸葛亮心中的宏偉藍圖在實施的第-步便被劉備扼殺了。大家知道,此後終諸葛亮一世也沒有機會實現他畢生追求的目標,對此諸葛亮肯定是不爽的總之,筆者認為諸葛亮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是想一步步實現他的宏偉藍圖,也給劉備軍團找個好的安生立命之所劉備否決了這個建議,是出於對諸葛亮的不完全信任,更何況有大敵在前。從這個層面看,他們的關係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和諧的。

我們再來看另外—個例子。據《三國志·龐統法正傳》記載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1這段話的意思大致就是說有人向諸葛亮舉報法正,希望諸葛亮稟報劉備,管束一下法正,而諸葛亮卻說劉備現在處境很艱難,言下之意是不準備對法正作出處理。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依法治蜀,為了表示他行法公允,他揮淚斬了自己非常欣賞的馬謖,貶黜了劉備的託孤重臣李嚴。以他的行事風格,既然他已經知道法正犯了罪,怎麼會不聞不問呢?再說,諸葛亮身居丞相之位處理這些日常小事,本來就是分內之事,就是礙於情面,向劉備稟報一下再處理也是可以的,可為什麼他連這樣的事都不對劉備講呢?筆者認為,原因是諸葛亮知道講了也沒用。大家知道,法正在迎劉備入主益州立了很大功勞,後來又和黃忠一起擒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劉備對法正是相當欣賞的。也是在《三國志龐統法正傳》裡講法正死後先主為之流涕者。可見劉備是真的捨不得法正,是真心悲傷。

在後來劉備兵敗退回白帝城之後,諸葛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叫可見,劉備此時只聽法正的,連諸葛亮的話都不一定聽得進去,諸葛亮現在冒然去舉報劉備眼裡的紅人,很可能把自己至於更尷尬的境地。一切都很明瞭了,他們早已不是以往的魚和水,更不是情好日密,而是產生了隔閡,已經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和諧了。


歷史365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劉備早年雖被人尊稱為“劉皇叔”,但其境遇比較悲慘,顛沛流離了大半生,卻始終沒能開闢出自己的根據地。後來劉備在隆中“三顧茅廬”請出了不世之才諸葛亮。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迅速鹹魚翻身,相繼拿下了荊州、益州,並建立了蜀漢政權,與北方的曹魏、南方的孫吳呈三足鼎立之勢。


從《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幾乎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對劉備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君臣之間的關係達到了親密無間的程度。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是否跟《三國演義》中的如出一轍呢?很遺憾的說,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構想。不久後,曹操大軍南下,諸葛亮親赴江東促成了劉備與孫權的聯盟。

第一段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趁勢拿下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並自封荊州牧,從此徹底告別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期間劉備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應當首先歸功於諸葛亮。這也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蜜月期”,前者言聽計從,後者鞠躬盡瘁。


第二段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二階段時間跨度比較長,從劉備打算奪取益州開始,直至劉備白帝城託孤。許多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個誤解。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略規劃制定和軍事行動參與都是另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龐統(214年在攻打雒城時戰死)。而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首要功臣則是從益州劉璋陣營中反叛的謀士——法正(220年病逝)

那麼在這個階段,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線。劉備每次親自率軍出征,都安排諸葛亮留守後方,但龐統和法正則一定要帶在身邊幫他出謀劃策。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忠誠是毫無質疑的,但對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恐怕並不太看得上。


第三段

因此,從赤壁之戰到白帝城託孤的十幾年時間中,諸葛亮在史書中的出場次數極少。劉備陣營中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比如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諸葛亮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說了也白說,所以乾脆不說。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諸葛亮嘆息地說道:“如果孝直(法正)還活著,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從諸葛亮的這句嘆息中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只聽法正的,法正病逝後,劉備就誰的話都不聽了。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就是白帝城託孤。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後,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時,劉備知道自己已時日不多,於是就要開始安排後事。當時劉備的長子劉禪年僅16歲,還沒什麼治國理政經驗,因此為他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輔政就成了頭等大事。然而,此時龐統、法正、關羽、張飛等人都已經相繼離世,剩下能扛起蜀漢大旗的只有一個諸葛亮,所以劉備也只能選擇諸葛亮託孤


劉備非常瞭解諸葛亮的為人,知道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因此由他來輔佐劉禪確實是極為理想的人選。為了表達自己的充分信任,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安邦。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請幫他成就大業;如果嗣子無才,你可以取而代之。”當然,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話。但對責任感爆棚的諸葛亮而言,劉備的這番囑託卻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擔,因此諸葛亮後來在《出師表》中才會寫道:“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這就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對君臣的最後交集時刻。223年6月10日,劉備病逝於白帝城,蜀漢進入了後主劉禪時代


所以說兩個人的關係是生死之交,關係非常密切,對於關係不好完全就是傳聞,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本人認為還是要尊重歷史的。

感謝您的閱讀,獲取更多有趣的歷史,快來關注我吧


清鶴唱史


從《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幾乎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對劉備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君臣之間的關係達到了親密無間的程度。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是否跟《三國演義》中的如出一轍呢?很遺憾的說,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構想。不久後,曹操大軍南下,諸葛亮親赴江東促成了劉備與孫權的聯盟。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趁勢拿下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並自封荊州牧,從此徹底告別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期間劉備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應當首先歸功於諸葛亮。這也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蜜月期”,前者言聽計從,後者鞠躬盡瘁。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二階段時間跨度比較長,從劉備打算奪取益州開始,直至劉備白帝城託孤。許多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個誤解。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略規劃制定和軍事行動參與都是另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龐統(214年在攻打雒城時戰死)。而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首要功臣則是從益州劉璋陣營中反叛的謀士——法正(220年病逝)。

那麼在這個階段,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線。劉備每次親自率軍出征,都安排諸葛亮留守後方,但龐統和法正則一定要帶在身邊幫他出謀劃策。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忠誠是毫無質疑的,但對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恐怕並不太看得上。

因此,從赤壁之戰到白帝城託孤的十幾年時間中,諸葛亮在史書中的出場次數極少。劉備陣營中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比如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諸葛亮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說了也白說,所以乾脆不說。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諸葛亮嘆息地說道:“如果孝直(法正)還活著,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從諸葛亮的這句嘆息中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只聽法正的,法正病逝後,劉備就誰的話都不聽了。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就是白帝城託孤。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後,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時,劉備知道自己已時日不多,於是就要開始安排後事。當時劉備的長子劉禪年僅16歲,還沒什麼治國理政經驗,因此為他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輔政就成了頭等大事。然而,此時龐統、法正、關羽、張飛等人都已經相繼離世,剩下能扛起蜀漢大旗的只有一個諸葛亮,所以劉備也只能選擇諸葛亮託孤。

劉備非常瞭解諸葛亮的為人,知道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因此由他來輔佐劉禪確實是極為理想的人選。為了表達自己的充分信任,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安邦。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請幫他成就大業;如果嗣子無才,你可以取而代之。”當然,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話。但對責任感爆棚的諸葛亮而言,劉備的這番囑託卻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擔,因此諸葛亮後來在《出師表》中才會寫道:“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這就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對君臣的最後交集時刻。223年6月10日,劉備病逝於白帝城,蜀漢進入了後主劉禪時代。




ACGER


第一,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也並非是第一人。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

  第三,當關羽失掉荊州後,劉備舉兵伐吳,也沒有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而且劉備並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意見。蜀軍被火燒連營、一敗塗地之後,諸葛亮感嘆地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話語中足以見得劉備對法正才算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則還是略遜一籌。

第四,是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太好,比較緊張,而關羽又是劉備的兄弟,關羽和劉備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好,必定會影響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

這4點可以看到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並非那麼的親密無間,但瑕不掩瑜,也可以說是親密有間。



穩健獲利


每個人看這個問題角度不一樣,看你自己是怎麼理解的啦?我從小就是個三國的愛好者,書籍跟電視劇看了好幾遍,但是當時的理解跟現在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化,就像司馬懿跟曹氏角色一樣。可能十年前讀三國的時候覺得說諸葛亮是千里馬,劉備是伯樂,挖掘到這樣一位人才,才有了後來的基業,大部分的管理有諸葛亮來操盤,劉備主要負責賣臉,堵槍口,配合的也蠻好,雖然有時候諸葛亮的決定是他自己做的,也是為了蜀國好,劉備也都依他,給了他足夠的信任。但是回到現在可能看這個問題看的更簡單一些,簡單說就是各取所需。諸葛亮沒有出茅廬的話,可能有一定名氣,但是未必在軍事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他也需要有這樣一個舞臺自己來發揮,他在曹魏跟東吳就不適合,曹魏人才太多,曹操自己就足夠優秀,東吳存在分派,安逸居多,劉備最適合他;對於劉備來說,他需要一個人把自己扶到更大的舞臺,沒有諸葛亮他估計做不到蜀國那樣的規模,這時候就要足夠的放權,讓他發揮,但是無論如何蜀國還是姓劉的,要有一個這樣的能臣,才能間接讓自己名垂青史。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抉擇Jz


觀點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並非固定不變,我認為其二人之間關係是隨著劉備事業發展不斷演變,並非表面看起來一直那麼和諧。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1階段:劉備事業低谷期,初得諸葛亮,二人關係如“師”與“生”

作為漢室後裔,雖然生活潦倒,但是卻胸懷大志。在東漢末年趁黃巾軍起義,初步建立自己武裝集團,但是由於兵少將寡,缺乏謀略,屢戰屢敗,屯兵新野後,受徐庶指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這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一階段。

剛剛得到諸葛亮的劉備,如魚得水,因此劉備將自己比作“魚”,將諸葛亮比作“水”,如無水,魚焉能生存?因此在該階段,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將諸葛亮視為請來的老師,唯恐招待不周,此時諸葛亮在二人之間的關係中佔“上風”,佔主動地位,老師批評學生,學生當虛心接受。

第2階段:劉備事業上升,自我膨脹,二人關係轉化為“君”與“臣”

劉備有了諸葛亮協助,加上第一階段對諸葛亮的言聽計從,像個學生一樣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諸葛亮佈置的“作業”,因此劉備逐漸站穩腳跟,實力大增,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創業成果,此時的劉備脫胎換骨,權力慾望急劇增加,逐漸自我膨脹,因此該階段,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開始轉化為真正的“君”與“臣”,此時的諸葛亮對劉備已有三分敬畏之心。

此階段劉備對於諸葛亮的建議已不像當初那樣“言聽計從”,殺伐決斷開始獨斷專行,完全不顧諸葛亮勸阻,率軍傾巢而出討伐孫吳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3階段:兵敗白帝城,臨危託孤,開始懷疑諸葛亮有篡位之心。

劉備一意孤行,兵敗白帝城之後,緊急召集諸葛亮等重臣臨危受命,此時的劉備開始擔心自己死後,他那阿斗小兒無力支撐蜀國,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持懷疑之心,擔心孔明篡位奪權,此時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更多的是“無奈”與“懷疑”。

分析結論

因此從整體上分析,我認為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也並非一直都很和諧,而是隨著時間推移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曉看歷史


個人覺得吧,劉關張各有千秋 劉備個人認為假仁假義七十萬大軍那時候就有點飄了,而關羽就太自傲了所謂大意失荊州,使得吳國奪得荊州,而張飛的話喝了點酒就把所有怨氣發在手下上 不料死在自己手下的手上,至於劉備與諸葛亮關係 個人覺得前面比較依賴諸葛亮 關羽張飛比較不服,而後期經過幾次戰鬥後還是比較信服諸葛亮的


科技範兒


當然啦,劉備在自己很弱小的時候那是事事都依著諸葛亮。可是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就不那麼言聽計從了。就拿劉備舉兵伐吳這事,當時孔明是反對的。可劉備誰也聽不進執意伐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