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相信很多人對吳三桂都有所耳聞,他於1612年在遼東出生,原籍南直隸高郵,從小習武,並且在十六歲的時候拿下武舉人頭銜。自此之後,便開始為國效力。

當時的他雖年少,沒有多少實戰經驗,卻多次在戰役中獲得勝利,立下功勞,也因此不久就被任命為總兵。明思宗在位十五年,王公貴戚田弘遇看吳三桂位高權重便想拉攏他,於是不惜將傾國傾城的佳人陳圓圓拱手奉給他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在研究歷史的資料中,是這樣記錄吳三桂這個人的,說他有著碩大的耳朵,高挺的鼻子,沒有鬍子,看他的外形莊重嚴肅得如同神明一般。看著英俊,擅長騎馬射擊,身材雖不特別高大但力氣過人。深沉勇猛,足智多謀,且風流倜儻。”

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壯士,死後為何不被予以厚葬,甚至他的骨灰還被康熙帝揚於全國各處?且如今又有人稱在一個荒僻的山村發現了他的後人。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娓娓道來。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吳三桂為了迎接美人陳圓圓的到來,特地回了一趟北京城。因前線戰事並未結束,他將陳圓圓安置到自己在北京城中的府宅後,便奔赴前線了。

殘破的明朝又艱難的支撐了兩年,李自成就侵佔了北京城。與此同時,在山海關駐防的吳三桂也心知肚明,國家現在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了,任他再怎麼執著也是徒勞

所以對於李自成提出的投降要求,他接受了,並且打算率領自己的部隊前去面見李自成。可就在他動身的途中,卻聽說府中的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糟蹋了。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自己的女人被人欺負,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於是他改變主意,怒氣衝衝回到山海關,與李自成的部隊僵持。也因此,李自成錯失與吳三桂化敵為友的絕好時機,後來的發展也出人意料。

李自成看吳三桂遲遲不肯投降歸順,於是親自率領部隊進攻。吳三桂見自己一方處於弱勢,不得不向之前關外的仇敵多爾袞尋求幫助。

順治元年,掌握主要政權的多爾袞,見以前強大的敵人吳三桂主動提出結為同盟,於是毫不猶豫同意了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當時的中原因幾方勢力的衝擊,一度處於混亂不堪的形勢。李自成雖滅了明朝,但局勢尚且未穩定。

多爾袞看此情形,覺得是一統天下的良機,便親自帶領八旗兵與同盟吳三桂對抗李自成的軍隊,最後,成功擊敗李自成,並且這場戰役也是清朝向中原邁進的重要一戰。

順利入關建立清朝,吳三桂做出的貢獻最大,於是朝廷賜封他為平西王。但在明朝遺民的心中,吳三桂徹底背上“通敵叛國”的惡名。

後來,吳三桂奉命帶領軍隊徹底殲滅李自成等敵人,他帶領軍隊一路追趕李自成等人,跨過河南、湖南之地。次年,不料李自成在江西九江一帶被殺。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雖李自成已身死,但是吳三桂的職責還未完成,他需要不斷殲滅叛軍,直至大清能穩固天下。尤其是那時略有勢力,號召性比較強的南明政權,他們還將自己視為潛在的明朝勢力。

而消滅這一政權就是吳三桂的首要的任務,因為一旦南明政權被殲滅,其他勢力較弱的叛軍便會落荒而逃,不敢再做出對抗大清的舉動。

吳三桂首先是在漢中駐紮,之後向四川發起攻勢,再經過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最終取得了勝利,南明政權就此被擊碎,君主朱由榔在雲南被絞刑處決。此後,吳三桂也在雲南定居下來。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圖片:朱由榔在雲南被吳三桂絞刑處決劇照

康熙執政期間,因吳三桂的赫赫戰功,提升他為平西親王。國家安定後吳三桂鎮守雲南,並且監督管理貴州,很明顯已經成了獨佔一方的諸侯

康熙十二年間,皇帝因為藩王們的開銷龐大,於是下旨撤藩,等同於沒收他們手中的兵權。這些人過慣了奢侈的生活,怎會樂意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便一起踏上了謀反之路。

吳三桂也是其中的一員,他打著“舉兵反清,光復大明”的口號。但因為之前背棄過明朝,所以這個口號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他帶領的軍隊人心渙散,在與清兵的對戰中總是處於弱勢

最後,吳三桂沒有辦法只好倉皇成立大周,但是,如此之舉也只不過是南明政權的再現,對於實力強硬的清軍而言,根本無濟於事。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沒過多久,吳三桂就逝世了,但他率領的部隊並未被全部殲滅,為了避免影響軍心,大周小政權不得不將此噩耗阻斷。兩個月後才公佈於眾。

之後,吳三桂生前的親信胡國柱等人將他的屍身悄悄送往貴陽,前來迎接的則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

吳世璠接到吳三桂遺體後,給他加了一個虛名“太祖高皇帝”,之後,領著吳三桂的屍身返回昆明。但又顧慮屍首會被清軍發現,於是將屍身安放在秘密的地方。

與此同時,清軍已經是勝券在握,準備分成幾路乘勝追擊。沒過多久,就一路攻打到了昆明。所以吳世璠不能大張旗鼓的將吳三桂厚葬,只好將屍首悄悄埋葬在一處少有人知的地方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康熙二十年,一直堅守的昆明被拿下,也就說明吳三桂的勢力被一網打盡,清朝也實現了撤藩的任務。

最慘的還是吳三桂,死前就揹負漢奸、叛徒的罵名,死後也沒有被好生安葬,甚至康熙下旨在全國範圍內搜尋吳三桂的屍身,一旦找到還要鞭屍洩恨,意在讓死後的吳三桂也不得安寧

不過,手下的人搜尋了很長時間,並沒有發現吳三桂的屍首藏匿之處。直至後來有人聽說屍身早已被火化,骨灰埋在安福園橋下的訊息,清兵迅速開始前往尋找,果不其然,在此處發現了骨灰盒。

之後,骨灰盒被運往康熙帝手中,早已化成灰誰也無法辨認到底是不是吳三桂的,於是下令揚其骨灰於全國上下,以示天威,讓全國百姓都看看謀逆之人吳三桂的結局。

吳三桂死後骨灰為何被康熙撒至全國各地?他的後人又在哪被發現?

不過現如今在貴州岑鞏馬家寨中,發現了吳三桂的後代。吳三桂的兒子吳應麟,當時一路保護陳圓圓等人到雲貴交界處,之後秘密在岑鞏縣隱居生活。

吳三桂的屍身也被悄悄送往黔東南,最終被埋於岑鞏馬家寨。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說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