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南石醫院“救命神器”ECMO

抗疫期間,ECMO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南石醫院在兩年前引入了我市第一臺ECMO,為40多位重症肺部病變和心臟驟停患者贏得了生命。


全媒體記者 陳丹丹 攝影 通訊員 李春曉

近日,有媒體報道,隨著近80臺ECMO陸續投入使用,武漢市危重症患者病亡率出現明顯下降趨勢。中央指導組救治組成員、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說:“武漢市使用ECMO的總體救治成功率達到60%,其中幾家重點醫院的救治成功率高達80%,堪稱醫學奇蹟。”

ECMO是什麼“救命神器”?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功能!

據南石醫院執行院長李獻哲介紹:ECMO是搶救重症肺部病變的“魔肺”,中國僅有400多臺,它是急診ICU和綜合ICU裡把守“生死之門”的“神器”,它能夠短期代替肺和心臟工作,為患者病情好轉“爭取時間”。有沒有“魔肺”,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著一家醫院的救治能力。

近日,記者走進南石醫院,為大家一起揭開ECMO的神秘面紗。

揭秘南石醫院“救命神器”ECMO

急診科主任金海明(左一)與心內科主任趙林明(左二)正在為重症心肺部病變患者查體

ECMO並不是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技術,而是“向死神買時間”的一套支持系統

在南石醫院急診科的重症監護室,“救命神器”ECMO正在履行自己的使命——代替一位生命垂危患者的心臟和肺,進行血液循環和呼吸。

據南石醫院急診科主任金海明介紹,ECMO俗稱人工膜肺,是一套醫療急救設備,可以為人體建立一個小型人工血液循環和呼吸支持系統,這種體外生命支持的方法,可以代替人的心和肺起作用,等待患者心肺功能恢復,為臨床治療贏得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也可以說是“向死神買時間”。

今年的疫情發生以來,ECMO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早一分鐘用上,就可能挽救一條生命。但是,ECMO並不是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技術,它適用於僅有心、肺損傷的病人,比如單純的肺炎、心肌炎,還有心臟手術後的心衰、一些冠脈引起的心臟驟停等,用ECMO的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揭秘南石醫院“救命神器”ECMO

心臟驟停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把一名在ECMO支持下的心臟驟停患者推向介入導管室進行治療

南石醫院在我市率先成立心臟驟停中心,挽救了多名患者生命

為了讓“生命綠色通道”更暢通,讓患者檢查、診斷、治療等節點更優化,南石醫院在南陽市率先成立心臟驟停中心,由急診科、心內科、麻醉科、醫學影像科、介入科等多學科組成。

1月22日,伴隨著急促的呼叫和腳步聲,南石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48歲的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在接診的救護車上已經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在有效心肺復甦後,患者雖然甦醒,但是出現了心臟驟停後綜合徵和溶栓後消化道出血的併發症。由於患者心肺功能嚴重不足,心臟已不能達到有效心輸出量,呼吸機也難以維持血氧濃度,患者隨時可能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急診科緊急使用ECMO治療,血氧飽和度也恢復到98%以上,血壓平穩,為患者的生存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為後續進一步治療贏得了“時間窗口”。10天之後,患者平安出院。接著,2月份,又出現了第二例、第三例使用ECMO急救患者。

兩年來,南石醫院使用ECMO救治了40餘例心臟驟停患者。2018年醫院ECMO投入使用以來,成功地搶救了多位危重患者,有自行到急診科就診突然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有公交車上發生心跳呼吸驟停被送到醫院急診科的患者,有服農藥中毒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還有心跳呼吸驟停患者在ECMO支持下進行心臟冠狀動脈搭橋後完全康復出院。

揭秘南石醫院“救命神器”ECMO

醫護人員正在為患者使用ECMO進行治療

ECMO是稀缺醫療設備,有嚴格的適應證

“ECMO使用有嚴格的適應證。”金海明說,並不是每個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都適合,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共同會診後,才能判斷是否使用ECMO。

據介紹,判斷一個患者能否使用ECMO的前提是,患者的其他器官功能比較好,經過ECMO的治療後,患者的肺功能可以恢復。如果有的病人本身就有很多基礎病,或者其他器官功能不好,這樣的情況上了ECMO,死亡的風險會較高。同時,ECMO是一個比較稀缺的醫療資源,使用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術支持。因此,雖然ECMO是“救命神器”,但南石醫院每次使用,都是在專家團隊嚴格評估下使用的。

另外,一臺ECMO設備的價格從100萬元到300萬元不等,這聽起來似乎並不是太嚇人,但是治療費用中,一組耗材套包的價格幾萬元。也就是說,開一次機幾萬元。

金海明建議患者及家屬,應理性看待醫療技術的侷限性。患者經ECMO的治療後,也會有一些併發症。比如病人使用ECMO必須抗凝,所以就可能出現出血、栓塞等併發症,由此可能造成腦栓塞、肢體缺血等現象。另外上機器時間長了,病人還可能感染——比如心肺功能雖然恢復了,但因為感染還可能死亡。

在醫學的未知面前,醫生們的奮力拼搏就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金海明說,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像ECMO這樣的“救命神器”會越來越多,在高科技的支持下,醫生們將會為更多的重症患者贏取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