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科技和農業耽誤的黑色喜劇小說

最近一段時間,小圖重溫了一些醫生題材的電視劇。


在《外科風雲》第43集中,女主在打掃房間時,發現了男主遺留在房間裡的書,隨手翻開,書中那段獨白令人印象深刻。


我是在對潛伏在人類心靈深處的黑暗一無所知的狀態下長大成人的。他們是如何懷著深鎖在心中的可怕秘密度過自己的餘生的?


一部被科技和農業耽誤的黑色喜劇小說

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


這段話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劇中男主當時內心的掙扎,小圖不禁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書?往前一秒一秒暫停看畫面,終於找到了書名《烏克蘭拖拉機簡史》。


看到這個書名,我原以為是類似那本《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打著農業的名義,實則講述與哲學有點兒關係的書。真正去找了書來看,卻發現是我自己又想當然了。


一部被科技和農業耽誤的黑色喜劇小說

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


書不算太厚,不到三百頁,花上兩三個小時就可以讀完。


我母親去世兩年後,我父親與一位離過婚的妖豔迷人的烏克蘭金髮女郎墜入愛河。他時年八十四歲,而她三十六歲。她就像枚毛茸茸的粉紅色手榴彈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驟然爆炸,攪得渾水四溢,將許多久沉於記憶泥沼下的淤泥翻上水面,狠狠地踹了我們家族幽靈的屁股一腳。


每一個家庭,都有這樣那樣可能不為人知的家長裡短。小說一開頭,就用強烈對比的衝突,交代了整個故事的起源。


“老父親要娶嬌妻”,這件事兒就像一個炸彈,在這個家庭裡炸開了花。在她的印象中,母親那麼溫柔美好,把她、姐姐、這個家照顧得那麼好,父親怎麼可以在母親去世未滿三年就另娶她人?


我們曾經是一家人,媽媽,爸爸,姐姐和我——既不是個快樂的家庭,也不是個悲哀的家庭,不過就是那種大家湊在一起,孩子慢慢長大,父母漸漸衰老的家庭。


一直以來,她都有點兒害怕父親。父親對她管教過於嚴格,不許聽爵士樂,不許化妝,不許交男朋友。母親才是這個家的支撐和鏈接,教她什麼是活著,還給她講述童年時代的生活。


漫長的夏季,炙熱的太陽下,她們光著腳丫在田野上奔跑,或是將瘦伶伶的身體浸泡在蘇拉河水中,又或者,把牛趕到遠處的牧場,一整天都逗留在外,從黎明直至黃昏。不穿鞋子,不穿短褲,也沒人來管束她們。牧草長得蔥鬱茂密,足以藏身,草色青翠惹人,上面還零星地點綴著紅花白朵。天空湛藍湛藍,玉米地金黃一片,一望無垠。


因為母親曾經歷過饑荒,家裡總是囤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能自己動手做的東西,母親從來不會去買;即使去買,也會考慮二手,從來不把錢浪費在表面文章上。在母親看來,每個有教養的人都知道,內在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也因為這樣的生活方式,母親一輩子攢下了一筆不小的錢。可氣的是,母親去世前原本說這筆遺產由她們姐妹兩個人平分;後來遺囑竟然變成了由她的一個女兒、姐姐的兩個女兒,也就是三個人平分,這樣姐姐就拿到了兩份兒錢。


同樣是一個母親拉扯大的人,她和姐姐的脾氣性格卻截然相反。知道遺產分配以後,她跑去跟姐姐理論,卻發現姐姐將母親最心愛的項鍊戴在了自己身上。她覺得那是姐姐偷的母親的東西。因為了解彼此,知道什麼樣的話更能刺中對方的內心,秉持著“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外交策略”,姐妹兩人吵得不可開交。


自那次事件以後,姐妹兩人兩年彼此沒說過話,也沒再見過面。直到這次父親要結婚,她決定把姐妹倆的私人恩怨放在一邊,給姐姐打了個電話,要互通消息,聯手“拯救”父親。


因為明眼人誰都看得出來,一個36歲離過婚的妖豔迷人的烏克蘭金髮女郎,要嫁給一個84歲的老人,這事兒怎麼看都不尋常。


我過去一直以為在說起我父母的生活時,那將會是個快樂的故事,一個喜悅戰勝悲劇的故事,一個愛情戰勝不可能的故事,但現在我發現,幸福只是轉瞬即逝的片刻,要在它們溜走之前抓住並好好慶祝。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才發現,父親和母親的感情,可能沒有她看到的那麼美好。姐姐經歷過很多,也知道很多她不知道的事情。文章開頭那段獨白,是她知道姐姐和父母曾在改造區呆過時,內心的震驚。


原來,在戰亂時代的母親,曾經是為了找一個依靠才嫁給父親的。這個要嫁給父親的烏克蘭女人,也絕不可能是為了愛情。姐妹倆前所未有的站在了統一戰線上。


她想知道過去的事情,可姐姐總是不說。姐姐說,有些事她不知道最好,因為一旦知道了,它們就再也不會被人忘卻。


後來她才知道,姐姐不說,也是為了她好。她在陽光中長大,家人把她保護的太好了。


曾經有一個戰爭寶寶和一個和平寶寶。戰爭寶寶出生在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衝突的前夜,出生在一個已經飽受飢餓蹂躪、在一個患有妄想症的暴君的瘋狂鉗制下快要窒息的國家。


和平寶寶的出生國剛剛在戰爭中贏得勝利。儘管時局艱難,但到處充滿希望。和平寶寶貪婪地吞嚥著所有這三種液體(牛奶、橘子汁和魚肝油),長成個執拗倔強、桀驁不馴的人。


戰爭寶寶長成了大姐頭。


她就是那個和平寶寶,而姐姐是戰爭寶寶。


小說的前幾章語言比較幽默風趣,看到姐妹倆為了母親的遺產“撕”的情節,我原以為會是個家庭狗血故事。可隨著故事的深入,卻漸漸看到了家庭背後的磨難和溫情。


父親是個工程師,曾造過飛機,也發明過拖拉機。母親原來的願望是獸醫,後來卻成了吊車司機。這是一個家族飽經風霜、顛沛流離、最終活下來的故事。


最後的最後,姐妹倆握手言和,烏克蘭女人也有了一個相對幸福的結局。其中的曲折,等你自己去探索。相信我,最終你會愛上這個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