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整天玩手機的寶爸,該怎麼辦?

A媽說教育


智能手機的興起,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方便和樂趣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煩惱。現如今,因為手機讓孩子受到傷害的事兒還真不少。

我朋友家的六歲的小女孩兒。整天聳肩擠眼。上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得了抽動症的毛病。孩子父母雙方家庭親戚中都沒有類似的病症的人。大夫說孩子很有可能是環境引起的。原來孩子的父母整天都沉浸在手機中。不和孩子溝通互動。孩子想和爸爸媽媽陪他玩一會兒時。爸爸讓孩子去找媽媽陪。媽媽讓孩子去找爸爸。就這樣孩子像皮球一樣被兩人踢來踢去。孩子跟他們說話,他們也聽不進去。嘴上敷衍孩子幾句。就急著去看手機。有時孩子鬧起來。他們就給孩子看動畫片兒玩遊戲。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安靜下來。孩子週末去爺爺奶奶家時,爺爺奶奶也是一人一部手機。對待孩子的方法也如出一轍。久而久之,孩子也沉浸在電子產品當中無法自拔。不看動畫片,不玩遊戲就坐立不安。情緒暴躁,越來越自閉。最後演變成了這個地步。看著孩子這個樣子,每天吃著影響身體發育的藥。朋友兩口子都後悔不已。他們下決心戒掉手機。下班就陪在孩子身邊。和孩子聊聊天,給孩子讀讀書,領孩子到公園去玩。慢慢的孩子也從電子產品當中走了出來。情況也越來越好了。

手機也改變了我們成人的生活。有誰還記得以前都是用信聯繫的。朋友之間雖然離得遠卻書信往來不斷聯繫。現在動動手指就能聊天視頻,人心卻越來越遠。以前出門坐車,因為車程很遠。大家都是聊天兒解悶。聊的投緣。有時還能成就一段友情或一段緣分。現在手機上交友軟件那麼多。人的交際卻越來越退化。每個人都成了低頭族,手指黨。對周圍的人和事卻越來越冷漠。大家都陷在手機屏幕那麼大的天地中無法自拔。

有人說手機會毀掉一代人,我覺得這樣的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有一次帶孩子去遊樂場玩兒。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和別人玩兒。孩子之間沒有溝通的慾望。同在一個小小的遊樂場中。大家都各玩兒各的。好像自己和周圍的關係一點都沒有。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小朋友們都在一起玩兒。不管認識不認識不大一會兒就能玩成一團。那時候的孩子。憑本能交朋友。和誰都能玩起來。再看看坐在遊樂場邊上看孩子的大人。一人一臺手機,看的不亦樂乎。孩子玩幾個小時。家長就一直看手機幾個小時。全程所有家長沒有一絲一毫交流。平時接孩子放學時也是一樣。家長們,提前在接孩子的區域等著。都在低頭看手機。一個班的家長互相都不認識。我想這就是現在人們生活最常見的形態。離得很近,卻隔得很遠。人和人之間的距離隔著一部手機的距離。這個距離不可跨越。先進的科技,卻成了人和人之間交往的隱形殺手。

有研究稱。過度使用手機容易令人抑鬱。凡事有度,過度就會上癮。對手機過度依賴導致社交關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變差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戒掉手機從你我開始吧。

看手機的危害可不止這些。把這些說給整天玩手機的寶爸聽。每個愛孩子愛家庭的寶爸都不會不為所動的。為了家庭更幸福,加油!


是個小美麗呀


我不知道有沒人跟我想的一樣,就是你明明知道看孩子比玩手機重要,但是你摸到手機就忘記了看孩子這件事情!事後手機玩累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感覺很愧疚,就帶著愧疚感看了一會孩子,等過了一會然後又不耐煩了,接著手機刷屏!有沒有一樣的!?[打臉]

現在的寶爸沒有耐性,這是真的,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和責任感,覺得自己舒服就可以,沒想到把自己的任務做好再去玩,最好的結果就是一邊玩,一邊看孩子!所以很令人頭疼!

我希望所有的寶爸,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別因為一時貪玩,發生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我記得前一段有孩子燒傷的,皮膚大面積燙傷,你不心疼麼?孩子誤吞電池,螺絲釘啊,彈珠的,你不心疼麼,還有個1歲的小寶寶胸口無意扎進去一根針,這些事想想就後怕,千萬別貪一時之樂,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把這些事好好的給寶爸說說,讓他們有心理壓力,這樣會好點,畢竟每個孩子爸爸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傷害!

祝願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長,警告所有的寶爸遠離手機[打臉],孩子就是我們的希望啊!謝謝!






掠過耳畔


我有一個四歲的女兒,很可愛,很漂亮,也很會說話。

當然也是一個戲精。

我和她媽呢,一下班回家就拿起手機看連續劇、看新聞、打遊戲。我倆是整天躺著看,站著看,有時候為了自己能夠開心玩,也就把IPAD給女兒看,給女兒開電視看,防止打擾我們。

但某一天,我女兒對他姥姥哭訴:

“爸爸,媽媽都不喜歡我,他們都喜歡手機,手機是他們的女兒。”

回家聽他姥姥說,聲淚俱下的控訴我們。

“他們每次回來都不陪我玩,他們就喜歡手機。”

我們還在聽她姥姥繪聲繪色的描述的時候,我總以為小孩子麼,撒撒嬌而已。

但,我的女兒,聽到後,又跑到我們兩個面前,

“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不喜歡涵涵,你們是不是隻有手機才是你們的女兒,那你們把手機當成你們的女兒吧。”眼淚在臉龐滴答滴答的往下流,聲淚俱下,我鼻子有點酸了。

“爸爸、媽媽,怎麼可能,你是我們最最愛的女兒,我們是最最喜歡涵涵的。”

“那你們每次回家為什麼只報個手機,不陪我玩,為什麼?”

“那是因為。。。。因為”我們無語,不知如何回答女兒。

“你兩就知道每天回來抱個手機,以後回來把他兩的手機收起來。”

“好,收起來。爸爸、媽媽你們同意麼?”

“同意,同意,我們最愛我們的涵涵了。”

女兒開心的笑了,很開心,帶著眼淚開心的笑了,我們的手機被寶寶收起來了。

“爸爸、媽媽向你保證以後回來不玩手機陪涵涵玩。”

“爸爸、媽媽最好了,爸爸、媽媽最好了”。女兒開心的在客廳跑著、笑著、笑著、跑著。

可能小孩子的要求就很少很天真,在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都在家裡憋的發黴了,他們只需要簡簡單單的一個事情,就是爸爸、媽媽回家陪孩子玩會。手機呢,我們大人可以在上班空隙時間玩,但回家,一定要將手機收起來,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我作為寶爸的一點感受而已。

我想問問題的這個人,估計應該是寶媽吧。遇到寶爸玩手機,儘量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用孩子的方式去解決,是最好的選擇。


瘋人院的男瘋子


限制他使用,或者適當不來寶寶。


庶引


回答:寶寶是夫妻兩個人愛情的結晶

寶爸和寶媽都有義務照顧孩子,寶爸的年齡應該是成熟穩重而不是整天沉迷於手機

原因1.寶爸應該多和孩子做遊戲,教知識,自己整天玩手機只會讓家裡人疏遠

原因2.玩手機會導致視力下降,沉迷網絡,遠離社會實際,不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綜上所述是我個人的觀點,回答完畢


小迪睡不醒


哈哈,對這樣的寶爸怎麼辦?這就涉及到寶媽的個人修養問題了,如果碰上一個急性子的,膽子稍微大一點的寶媽,那就直接地把他手機扔在他的臉上,或者扔進水裡,這可能是最有效的辦法了。

孩子在哭,衣服要洗,還有一大堆的事沒完沒了地,你倒好,整天抱著個手機,它是你的祖宗嗎?你還有沒有人性?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孩子由婆婆幫著照應,衣服、做飯保姆搞定,收入有多少套房子在出租,家裡據說還有幾塊地皮,類似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寶媽、寶爸玩玩手機,那還不是小事,人家高興起來,去玩遊艇玩飛機,關你P事!

這世間的事有時候就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航母5號


寶爸整天玩手機,這個問題在當今社會,甚至國內外都是普遍存在的。已經成了社會問題,只不過一直沒有被引起重視,當然這也要看我們如何來看待這個現象。我簡單的講幾個故事吧!

①有一對夫妻,丈夫年少有為,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經理,老婆也是漂亮有能力,可是為了生孩子,辭職在家。一直以來,丈夫因工作需要,長期在外,妻子只能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受經濟不景氣影響,丈夫壓力太大,又不願意讓妻子擔心,只能刷手機,玩遊戲。妻子每次看到丈夫回來,只懂得躺沙發玩遊戲,動不動發火,生氣吵架。受疫情影響,丈夫公司壓力越來越大,妻子脾氣也越來越大,丈夫壓力無處釋放,只能繼續獨自一人玩手機。

②同樣是上面一樣身份的夫妻倆,丈夫每次在外認真工作,把一切工作上的事情安排好。每次利用假期時間,帶著老婆孩子出去旅遊散心。釋放工作壓力,經濟不景氣,可是生活依舊要繼續。

③同樣是第一個情況身份的夫妻倆,丈夫壓力巨大,把情緒帶回家。妻子發現後,自己默默承受,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準備各種營養食品給丈夫,同時積極瞭解丈夫情況。開導丈夫,利用自己的知識,能力為丈夫排憂解難。丈夫每次回家都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充電完成,隔天又信心滿滿出發工作。

夫妻相處,固定要有一方付出,特別是當今社會壓力巨大,很多人不知道要怎麼解決,只能通過刷手機,玩遊戲來消磨時間,可是這樣消磨的也是自己的意志和夫妻感情。

(上述情況只適合普通家庭,家裡有礦的除外,家裡有礦,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完全沒有生活壓力,刷手機那純粹就是找事情度日子)


漂泊在盛澤的泉州人


目前沒有小孩😊,想過以後當寶媽要怎樣按照一個標準流程去管小孩(計劃標準往往都沒用,實際估計會很糟,就單純想想),我是急性子,自我認識還是蠻強的,耐心不夠,以後估計能慢慢磨。但是關於玩手機這件事,不能放縱,規定好玩的時間不能因為吵鬧就順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從我們大人做起,在家都需要放下手機多陪小孩玩玩遊戲或者做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會會會功夫


下了他的手機,和他一起陪孩子玩兒。



花客若蘭


很高興來答此問題,個人觀點和看法如下:從稱呼上看,你應該是兒女,就以你爸愛看和玩手機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下面分兩種情況:

1.你爸玩手機是賺錢、娛樂或聊天,先明確主題;

2.你爸整天無事可做的樣子,只知道玩手機。

先解說第一種,如果是賺錢,你得理解你爸陪你時間少,因為生活一切需要錢;

是聊天,可藉助你媽力量來處理,(夫妻間的事不多解說);

如果是娛樂,以遊戲為例,方法:你可以和你爸賭約定,如果是網絡鬥地主,輸了今天不準玩手機,贏了又如……,也可用親戚力量,如約你爸幹活、幫忙等等,日子一久就改了壞習慣啦!這是一小技巧,你可以試試。

用計巧為上策、爭吵為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