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有哪些讓你難忘的家常菜?有沒有和家常菜相關的小故事?

MiSs_C


我在內蒙古待了4年,說說我對內蒙古飲食文化的瞭解吧。

內蒙古常住人口中,蒙古族只佔17%,而漢族佔比近80%,並且越來越多蒙族人被漢化,所以整體來說,內蒙古的飲食受漢族影響比較大。

烤全羊是內蒙古的家常菜?不存在的!北方地區經濟相對較差,牛羊作為主要生產工具和財產,如果不是招待貴客或者遇到重大節日,平時牧民是捨不得宰殺的。

內蒙飲食中,蔬菜以土豆、白菜、西紅柿、茄子等耐旱農作物為主,肉類以豬肉、雞肉、淡水魚為主,像鴨子、鵝、兔子之類的小型家禽他們一般是不吃的,據說是因為鴨鴨兔兔太可愛不能吃😂。

所以,內蒙家常菜主要還是土豆燉雞塊,西紅柿炒雞蛋,魚香茄子等,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拔絲奶皮(牛奶熬煮過程中表面生成的奶皮),奶豆腐,涼皮,各色莜麵等。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趣事, 有次班主任從南方學習回來,告訴班裡小夥伴一件“震驚的見聞”:南方的超市裡,各種肉類居然都切好並配上蔬菜,擺成小盤打包銷售,好文雅啊!!啊!(南方小夥伴表示不能理解😰)這件小事很能體現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北方人做飯講究方便,量大管飽,3種菜能燉成一鍋菜;南方注重營養搭配和精緻豐盛,1種菜能做出三種口味。

南方人覺得北方人吃飯太含糊,北方人覺得南方人窮講究,你覺得呢?😂





畲家阿離


每年回家過年都要經過將近一天時間的長途跋涉,這其中也有爸媽做的家常菜的功勞。燒麥、汆羊肉餃子、燴菜拌莜麵以及年夜飯的常客炸羊肉串都是壹周君不辭辛苦奔赴家鄉的動力。

內蒙古有一特色美食叫做莜麵,它是一種由莜麥加工而成的粉面。莜麵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樣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細長條的和管狀的這兩種。莜麵可以涼拌著作為飯前小菜,也可以用熱湯攪拌著當正餐,不過壹周君最心愛的還是與燴菜一同製作食用。

說起莜麵還有一小段故事,小的時候不知道莜麵的名字,即使有聽大人們講也搞不清楚說的就是莜麵,有一次去奶奶家,中午奶奶問我想吃什麼,我就脫口而出三個字蜘蛛網。估計奶奶當時內心是崩潰的。

我口中的蜘蛛網就是那管狀的莜麵,因為許許多多的“管”緊湊的貼在一起,密密麻麻地形似一張蜘蛛網。而且小孩子總是莫名地執著,心裡自認為叫什麼那它就是什麼,才不管外界的眾說紛紜。然而我的執著換來的就是等待,等我的母親大人下班,充當我和奶奶之間溝通的橋樑。

流水的年夜飯鐵打的羊肉串,每年的年夜飯不論別的飯菜怎麼改變,炸羊肉串是永遠不會變的。其實小時候最愛吃的是伊利包裝好的羊肉串,直接扔到鍋裡炸就好了,每年都是年三十晚上一頓,大年初一中午一頓怎麼都不會膩。

再到後來母親覺得與其用別人的羊肉串還不如自家自制羊肉串,肉塊又大又嫩豈不好上幾十倍。所以在那之後每年三十的下午我的任務之一就是串肉串,不過我們家的羊肉串不是烤熟的,是扔在油鍋裡炸熟的,最後出鍋時再撒上孜然,所以羊肉串就是把孜然羊肉穿起來的簡易版。


武漢壹周


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邊疆,有豐茂遼闊的草原,屬於高原型的地貌區,公園十一、十二世紀蒙古人逐漸定居在此地繁衍生息。蒙古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及麵食作為主要的菜點原料。烹調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以烤最為有名。蒙古族的傳統食品根據不同的材料可分為:白食 、紅食 、紫食 、青食 。

其中,“白食 ”和“紅食 ”是蒙餐的兩個突出點,“白食 ”即乳製品,包括奶皮子 、 奶豆腐 、 奶酪 、 白油 、 黃油,還有以鮮奶為原料加工成的酸奶 、 奶茶 、奶酒等,這些奶食不僅營養豐富,也是饋贈親人朋友的上等禮品 。“紅食 ”即牛羊肉加工製作後的各種肉食品,包括涮羊肉 、手把肉 、血腸 、羊背子 、烤全羊等。

莜麵是蒙古受歡迎的家常美食。其做法有十於種,可以熱吃(配熱湯)和涼吃(配涼湯)。熱湯是用熱羊肉湯、熟土豆加入其它調料配湯而成;涼湯即是用各種蔬菜冷調涼拌配湯而成。清代初期,內蒙古的莜麥享有“陰山莜麥甲天下”的美譽。相傳康熙皇帝遠征葛爾丹,路過歸化城吃過莜麵,並給予很高的評價。乾隆時莜麵作為貢品被送往京城。

還有一道好吃的家常菜--黃河鯉魚。黃河經過內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後,急轉直下,流經忻州地區偏關、河曲、保德。 這一帶時寬時窄,既有天造地設的安靜環境,又有上游衝段河水彎彎曲 曲,衝擊沉澱的營養物質。 黃河鯉魚尤以保德縣天橋峽及河曲縣唐家會一帶所產最負盛名,其特點是嘴大、 鱗少,脊樑上有一道紅線,肉肥味美,獨具風味。

Cola


亞洲食學論壇



內蒙古的地理特徵分佈是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從東到西的直線距離是2400公里,從南到北的直線距離是1700公里,如此狹長廣闊的區域分佈,必然體現出多樣化的飲食文化特點。既有蒙式餐飲,也有清真餐食,呼倫貝爾地區甚至還有俄羅斯飲食的傳承,漢族餐飲文化在內蒙古是居於主體地位的,魯菜、川菜和西北菜都深厚根基。


內蒙古東中西部蒙餐差異不大,漢族餐飲傳承則有明顯的區域特點,肉食比重較大。東部盟市以東北菜為主,比較經典的菜式有小雞燉蘑菇、殺豬菜、鍋包肉、亂燉等;西部地區則有排骨燴酸菜、紅公雞燉幹豆角、釀皮等;中部地區以呼和浩特為代表,傳統老菜有扒肉條、過油肉、羊肉炒粉、焦溜丸子等。外地客人到了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熱情好客的當地朋友一般會安排三頓飯:一頓涮羊肉,一頓蒙餐,一頓西北菜成本地土菜。如果要尋找有故事的菜品,當地的涮羊肉和冰煮羊可以榜上有名。


在雪一方YXW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美麗富饒的河套平原。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我兒時的記憶裡,改開后土地包產到戶當年,河套農民就能吃上白麵饃饃了。



雖然能飽肚子,但那時的農村,普遍還比較貧窮,一年也吃不上幾頓肉,農民肚子裡最缺的就是油水。冬天還好,自家餵養的牲口宰殺了,用冰塊在院子裡砌個冰窖,整個冬天的日子還是比較滋潤的。最難熬的是春季,冰雪消融,所剩不多的肉食只能煮熟用鹽醃了,裝到甕裡或罈子裡,也就是俗稱的醃豬肉。不多的醃肉要支撐春夏秋三個季節,所以平時炒菜都用素油,偶爾用點醃肉或豬油,能聞到葷腥就不賴了。春季正是農活最累的時候,也是農民最需要油水的時候,此時地裡的蔬菜還沒長出來,農民既沒油水又吃不上蔬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青黃不接!



鋪墊了這麼多,目的當然是要推出我現在最難忘、兒時最愛吃的一道家常菜,菜名叫油烙餅和醃豬肉炒山野介介。山野是河套人對土豆的俗稱,山野芥芥其實就是“炒土豆絲”,醃豬肉炒山野介介,也就是醃豬肉炒土豆絲。現在這道菜請客都怕上不了檯面,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河套農村,醃豬肉炒山野介介再搭配上油烙餅,那可是絕對的美食了!




河套麵粉好是全國有名的,烙餅時加入農村自榨的胡麻油,那餅金黃金黃的,一層一層的,看著誘人。醃豬肉也算是河套人祖輩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醃製方法,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那肉塊必須要把水分焅幹而又不色焦,醃好的肉可以存放一年甚至好幾年,口味絕對獨特。醃豬肉和山野介介一炒,那香味頓時瀰漫,鄰里相聞。




那時候,放學回家,一進院子如果滿院都飄著醃豬肉和油烙餅混合的香味,如果不是逢年過節,那一定是家裡來親戚了!也就是說,平時只有家裡來了遠方的客人或親戚,才能吃上一頓油烙餅和醃豬肉炒山野介介。所以,小時候就總是盼著家裡能來親戚。



在河套,有一種好吃的餅叫油烙餅,有一種好吃的菜叫醃豬肉炒山野介介。有一種從小記憶在腦海裡的美食叫油烙餅醃豬肉炒山野介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