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滋有味

读简朴语言故事勾起了我早已为忘记过去的曰子,没有想到文章中描述有一种油纸伞,比较有色彩,却也比较脆弱,不小心就会戳一个洞。但是油纸伞的木伞骨子排得很细密,并且那时候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不像现在的人,东西不当东西。 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结实。铁伞骨子,也绝不会生锈… 伞面倘若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一段历史在每个人生活的岁月或者被某一件物品唤醒发现不经意的小事都成为无忧无虑的童年最美,最幸福的时光。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但人与人商业之间早已缺少真正的人情味了。

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滋有味

那时候,生活其实是相当细致的,什么都是从长计议,那种生活,平常,简单,艰辛,而深刻,那就是人生的况味,难忘而充实。

过去的生活细细碎碎,却是不可或缺的简约,而今的生活大事小事疲惫不堪,却多人云亦云是无事忙。

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滋有味

读王安忆散文《过去的生活》,诸如影剧院门口反复被用的纸扇,清一色的黑布雨伞 ,可以修补的锅碗瓢盆及箩筐,限购的肉食蔬菜家里每人只可分食的一块排骨等等,其实是那个时代物质不富有不丰富的见证;如今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林立,几乎不会有一家老少几代人蜗居在十来平的房间里,商品蔬菜瓜果琳琅满目,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满足及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是一个社会形态不断前行不断文明的必然,只是当下如何延续过去的文明,更好发展现代文明,这才是我们现代人是急需深思的,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文明里忆苦思甜,这就是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何以立足东方不败的原来因:寻求革新,不断取舍,不断发展前行……

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滋有味

突然想起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的姥爷经常感叹的话,说“人能了,世穷了”!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和攫取,看似人们前所未有地享受着物资丰裕的幸福生活,然而同时精神上的空虚和对物质的极大浪费,与往日有所期盼有追求也极其珍惜资源的生活同日而语!人真的很“能”,我们不否定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资源就那么多,想要所以只能稀释!

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