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看到了新氧最真實的面目

上市之時,新氧有一個非常吸引力的頭銜——國內互聯網醫美第一股。而現在如果非要給出更細的定性,互聯網醫美廣告聚合平臺這個絕對符合它。這從過去一年的財報上我們可以窺得一斑。

昨日新氧官方發佈了2019年最新得財報。全年營收11億,可以分為以廣告為核心的信息服務和賺取佣金的預定服務兩部分組成。其中前者全年實現超過8億得營收,實現100%的增速。後者營收3億,增速僅為57%左右,隨著基數規模的不斷擴大,營收的結構也會發生徹底變化,新氧最終就會成為自己財報上描述的醫美信息服務互聯網平臺。

如果這樣看的話,新氧似乎就對不起曾今互聯網醫美第一股的稱號了。新氧APP月活用戶在367萬,這些用戶雖然是行業細分出來的精準客群,但和國內現在超過千億規模的醫美市場來說,新氧的人氣似乎有所不足。具體到付費用戶上,新氧只有區區18萬用戶。付費用戶的增速是要院低於整體用戶增速的,而他的預定服務收入基本全部依賴與此,因此年輕的新氧很快就摸到了自己電商的天花板了。

並不是新氧在電商領域不努力,電商作為離錢最近的業務,新氧在2019年做了大量的市場活動,其中最為聲勢浩大的亞洲醫美狂歡節引起了行業內不錯的討論熱多,但轉化成交的卻寥寥無幾。

新氧的電商天花板如此之地的主要原因是新氧自己作為一個醫美信息服務平臺,並不提供醫美服務,真正提供服務的還是後端那些大量的醫美機構,而醫美消費有屬於大額消費,平臺上瀏覽信息的潛在用戶很難通過新氧的介紹就直接下單購買醫美機構的服務,除了大額之外,安全也是消費者考慮的關鍵因素。因此這個鏈路閉環很難通過新氧一個平臺連接通。

沒有了轉化交易,新氧自然也拿不到佣金,即使潛在用戶最後發展成為醫美需求的消費者,並非是通過新氧。醫美的前提是醫療,所以簡單的信息諮詢很難成為用戶買單的導火索。

財報發佈後,新氧股價下跌,展現出了資本市場的不認可。信息服務的增速越快,表明新氧的核心競爭力越低。

新氧的廣告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平臺上廣告位的出售,另一種是醫美服務資源的競價排名,這兩種廣告對於醫美機構來說都是剛需,但付出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平臺的用戶數量和準化率,如果平臺的用戶不是第一,那麼在價格談判中就不具備議價權。

如果算創業玩家的話,新氧目前是最大的,但不代表沒有人不會跨行業進來,阿里去年在醫療領域多次併購,美團對細分的醫美行業虎視眈眈。有千億的體量,這些巨頭不會不聞不問。一旦巨頭向醫美行業發起猛攻之時,新氧的廣告曝光能力能與其相比嗎?

在轉化率上,新氧雖然是專業的醫美平臺,有一定把握保證自己的轉化率是最大的,但大平臺通過短時的低價競爭加品牌擔保時,新氧還能保證用戶會完成轉華嗎?

一年前,我們沒法清楚額看到新氧能給混亂的醫美行業帶來什麼,如果可以消費者之間建立足夠強的信任關係,那麼它的壁壘更高,但現在走上廣告競價的新氧還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嗎?

新氧選擇的這條路短期會走的很快,但壽命也許不會長,將自己和醫美機構捆綁起來比現在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