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後給建文帝留一張底牌(耿炳文),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為何沒用好?

韓貞禹


說起明朝,大家都會想到明朝的那些奇葩皇帝,好戰分子、愛玩愛吃愛女色等,在這裡就不細說皇帝們的奇葩行徑了,明朝從前期的國力強盛、政治清明發展到中後期,國力衰弱,政治腐敗,有些皇帝不作為,任由閹黨勢力權傾朝野。即便有些皇帝頭腦清醒,想要整治朝政,復興國家,但他們都沒有前期幾位皇帝的魄力,比如朱元璋和朱棣,正是這兩位皇帝,為後世子孫的揮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很難想象明朝的開國皇帝曾經是一個放牛郎,還做過和尚,在他登基為帝后所施行的一系列改革變法其實可以看出自民間長大的經歷影響著他,平定天下後,採取輕徭薄賦,整頓吏治,懲治貪官汙吏,或許是他從小就認識到了貪官汙吏帶給百姓們的剝削壓迫,所以對於違法官員的懲治,毫不手軟。

還有他對當年一同打天下的兄弟的所作所為,也可見一斑,出身卑微,沒有接受過良好、系統教育的朱元璋或許是害怕功臣篡權奪位的。他雖大封功臣,但也對功臣有所猜忌,害怕他們居功枉法,圖謀不軌,後來卻有大臣越過禮法,為非作歹,於是朱元璋藉此興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清理權貴和不法功勳,受到株連的有數萬人,是轟動一時的大案,也是歷史上的大案。

通過打擊權貴功臣,朱元璋加強了手中的皇權,一時間他的威嚴不容挑釁,人心惶惶。其實他大殺功臣的一個原因也是為了皇孫朱允炆將來能夠更好的統治,皇孫對於治國還沒有太多的經驗,所以朱元璋是在為皇孫鋪路。太子朱標曾是祖父心中的最佳人選,他是嫡長子,性情溫和有教養,在眾位皇子之中,由他繼承皇位,不會引起太多的異議,但奈何朱標早逝,留下了兒子朱允炆。

他的早亡打破了朱元璋心中的計劃,只能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人員,按理說是要從兒子中挑選人的,但他偏偏選了孫子,這是歷史上很少見的。另外,四皇子朱棣的軍事才能突出,勇武非凡,但朱元璋考慮到國家利益,朱標在朝中和皇子中的威望非常高,若是他不死,那麼皇位就是他的,可現在朱標早逝,所以朱元璋便想著直接封朱允炆為皇太孫,而且朱允炆和他父親的性格還是很相似的,確定他的接班人地位。

這樣一來,讓朱棣心中不服,他是朱允炆的長輩,是四叔,他為國家立下過赫赫戰功,可侄子卻根本沒有經歷什麼,只是皇室中溫養出來的花兒,不適合做睿智果決的皇帝。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朱棣雖不服,但他沒有什麼大動作,反而是劍文帝為了鞏固皇權,下旨削藩,於是朱棣打著“清兵側”的名義起兵攻打簡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其實朱元璋生前也預料到了這樣的局面,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兒子朱棣有著很大的心思,同樣也有著匹配的野心,他雖然能為皇孫剷除開國功臣,但他無法對自己的兒子下殺手,可日後朱允炆身邊沒有人可以壓制造反的朱棣,因為大部分的重臣都被他清理掉了,兩難抉擇之下,他為朱允炆留下了一員猛將,奈何危機到來之時,朱允炆沒有妥善任用此人。

此人名叫耿炳文,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當年他的父親耿君用跟著朱元璋渡過長江,屢敗張士誠,立下累累戰功,官至管軍總管,父親戰死後,耿炳文繼承了父親的官職,率領父親的軍隊為朱元璋繼續立下戰功,屢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歷任總兵都元帥、大都督府僉事等職,後來跟著常遇春、徐達攻打大同、陝西等地,屢立戰功。在朱元璋大封之時,他被封為長興侯。

在朱元璋清理開國功臣時,他並未被處死,而是被留給了朱允炆,果然朱棣起兵叛亂時,於是耿炳文被任命為徵虜大將軍,率領30萬大軍討伐朱棣,此時的他已經六十五歲了,但勇武不輸當年。

耿炳文雖然驍勇善戰,但朱棣這邊的將領更為狡猾。而雖然《明史》記載耿炳文率領軍隊三十萬,其實只有十三萬,在步兵排陣上,也稍有疏忽,給了朱棣軍隊可乘之機。

時值中秋,耿炳文的軍隊先鋒9000人駐紮在雄縣,剛剛安頓下來,沒有多少防備,遭到朱棣軍的突然襲擊,先鋒九千人全部被殺。潘忠等率軍來增援,過月漾橋時,遭到伏擊,落入水中,潘忠、楊松都被俘。兩位大將寧死不屈,最終被殺。於是莫州失守。耿炳文率領十萬大軍,分離突圍,全部渡河轉移成功,憑藉堅固城池駐守,堅守不出。

此時耿炳文尚有十萬大軍,憑著他多年的軍事經驗,朱棣想要取勝並不容易,耿炳文老成持重,他所預料得不錯,朱棣此時已經打算撤兵,而建文帝到底是太年輕,他聽說之前耿炳文敗了,有點按捺不住,在太常卿的攛掇下,以李文忠之子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乘坐驛車前來取代耿炳文。而朱棣的軍隊已經於一天前撤離。

貿然更換主帥,讓朱允炆這邊的戰事更加不利,這一消息讓朱棣很高興,他知道自己得勝的運氣來了。果然在李景隆的帶領下,喪師數十萬,他貿然開城迎敵,最終導致南京失守。

若是朱允炆沒有換人,以耿炳文守城不出的策略,朱棣想要一時攻下城池,是不大可能的,李景隆的輕率冒進,給了朱棣可乘之機,最終反敗為勝,南京程失守,朱棣順利登基。

最終朱棣造反成功,登基為帝。不得不說朱元璋還是很有眼光的,奈何朱允炆的經驗實在是少,不懂的用人,根本對付不了老謀深算的朱棣。朱棣繼位後,第二年耿炳文遭到了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的彈劾,從而畏罪自殺,令人唏噓不已。雖然耿炳文是自殺,但有誰說,不是朱允炆的反覆和多疑,將他殺死的呢?

所以,有人認為,如果朱允炆能夠相信老將耿炳文,不擅自更換主帥,朱棣就不會直取南京城,明朝也不會易帝,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認為一個耿炳文就可以防止朱棣造反?那隻能說你很傻很天真了。

歷史上朱棣為什麼會造反呢?原因就是朱棣除了造反已經無路可走了。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他的三位儒家師傅,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極力勸諫朱允炆削藩。他們三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朱允炆可以加強中央集權,但他們三人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根本不切實際。而朱允炆也被他三位師傅的美好藍圖迷住了眼睛。根本不管現實情況究竟如何,這就導致朱允炆盲目不留餘地的削藩,激的藩王們人人自危。而燕王朱棣眼看不造反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所以朱棣不造反也不行了。左右都是一死,何不拼一把呢?

實際上朱棣在發動造反之前,他自己本身都沒有什麼自信。畢竟當時朝廷不管在兵力,還是糧食後勤補給等方面都不是朱棣可以比的了的。畢竟建文帝朱允炆軍隊的數量是朱棣的三倍。他還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雖然表面上朱棣處於下風。但朱棣的統帥能力是朱允炆所不具備的。而且朱棣常年和蒙古人交戰,其麾下軍隊悍勇異常。而朱允炆的軍隊在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上也遠遠不如朱棣軍隊。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朱允炆無大將可用。一個優秀統帥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朱棣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統帥,但朱允炆卻無人可用。畢竟有能力的將軍被朱元璋殺的差不多了。

再說耿炳文,耿炳文雖然也同樣是開國功臣之一,也同樣戰功卓著。歷史上耿炳文同張士誠軍隊作戰十數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他打得過張士誠軍隊,可不見得能打得過朱棣。近代歷史學家蔡東藩評價耿炳文“炳文系偏將才,非大帥才也,滹沱河一役,事事不出燕王所料,其才之劣,已可概見”。可見史學家對於耿炳文的評價是將才,而非帥才。歷史上朱棣起兵造反後,朱允炆就任命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討伐朱棣。但兩支大軍還沒有正式交手,耿炳文的一支九千人的先鋒部隊就被朱棣給滅了。並且耿炳文帳下將軍張保還主動投降了朱棣。之後朱棣故意釋放了張保,讓他把自己大軍將至的消息散播出去。結果耿炳文再次中計,在耿炳文轉移軍隊過程中,被朱棣偷襲,耿炳文大敗,損失慘重。

耿炳文被朱棣擊敗後,只能據城死守。本身耿炳文嚴防死守讓朱棣也毫無辦法。但朱允炆這個時候又出了昏招。他知道耿炳文失敗後,又聽信了腐儒黃子澄的的建議撤了耿斌文的職位,改讓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李景隆更加不是朱棣對手了,李景隆接手大軍後,先後在鄭村壩、白溝河兵敗失利,導致朱允炆實力和朱棣的實力發生了逆轉。朱允炆徹底被李景隆給坑慘了。之後朝廷要召回李景隆治罪。李景隆害怕承擔責任,所以主動開城投降引朱棣入城,至此南京城破。朱允炆的失敗不僅是無人可用,而是不會用人。外加還有一些坑貨隊友在不斷的坑朱允炆。如此這般朱允炆焉能不敗。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朱元璋是一個聰明之人,不過我始終覺得他最後把皇帝的寶座交給自己孫子朱允炆這個做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實在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也是因為這樣,朱元璋最終造就朱棣造反。

要說他留下來的王牌,那就是前朝的三文一武,讓他們扶持朱允炆好好治理國家,朱元璋當時一定覺得國家已經安定太平,所以留下三個文官,卻只留下一個武將,接下來我就說說那段歷史吧。


一、朱棣造反

朱元璋顯然失算了,他應該留下三個武將一個文官才是對的,因為大戰在即,文官一點用沒有,還得武官衝鋒陷陣。

朱元璋留下的武將叫耿炳文,他的父親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官至管軍總管,父親戰死後,耿炳文繼承父親官爵還有軍隊,繼續為朱元璋效勞,並且屢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和常遇春、徐達攻打大同、陝西等地,再立戰功,最後被朱元璋封為長興侯。



耿炳文是一個很不錯的武將,原本留下來耿炳文,也是可以對付朱棣造反的,可是朱允炆就是一個小孩子,沒有經驗,始終趕不上他的叔叔朱棣。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因為不滿意削權之事,一氣之下揭竿而起造反。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實際上只有十三萬)北伐平反,此時,耿炳文已經六十五歲高齡,早已經不適合作戰。

可是無奈朱棣造反太突然,朱允炆一時間有點蒙,並不知道如何是好,軍隊支援不足,調兵時間過長,只能先讓這13萬大軍去滅朱棣。其實按理來說,朱棣一個燕王,也沒有多少人馬,13萬大軍足以剿滅他,關鍵就看怎麼帶領,怎麼指揮。

朱棣明顯有自知之明,知道硬碰硬自己肯定不是對手,就搞野戰,搞突襲,耿炳文才剛帶領9000先鋒部隊去對抗朱棣,就被朱棣來個突襲,全軍覆沒,潘忠與楊松率軍來增援,過月漾橋時,遭到朱棣兵馬伏擊,落入水中,潘忠、楊松都被俘。

兩人也是鐵血漢子,誓死不從朱棣,最終被朱棣處死。耿炳文帶領剩下的近10萬大軍繼續剿滅朱棣,朱棣感覺自己實力不允許打算撤離,就在這種千鈞一髮之際,建文帝朱允炆給朱棣來了一個大大的助攻。

朱允炆看到耿炳文戰事不妙,心裡五味雜陳,這時文臣黃子澄給朱允炆出餿主意,叫朱允炆用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來取代耿炳文繼續帶領大軍作戰。


李景隆就是一個紙上談兵之人,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戰爭,根本不是老謀深算的朱棣對手,耿炳文原本打算守城耗盡朱棣兵力的想法瞬間被朱允炆否定,李景隆替代耿炳文主動出擊追殺朱棣。

此時朱棣早已經撤離,朱棣看到朱允炆換了一員大將,心裡樂開了花,不慌不忙與李景隆周旋,打游擊戰,今天突襲一部分,明天突襲一部分,總是讓李景隆措手不及,就這樣,十萬大軍逐漸被朱棣消耗,朱允炆節節敗退。


二、朱棣求助弟弟朱權

朱棣看著一片形勢大好,看來這個皇帝夢還是有希望,可是更為嚴峻的問題來了,要是朱允炆將其他地方的軍隊調來支援,朱棣就不是對手了,他此刻必須找一個聯盟隊友。

他想來想去想到自己遠在內蒙古的弟弟朱權,於是朱棣帶領幾個小弟就去找到朱權,說自己被侄兒子朱允炆欺負,邊說邊喝酒邊哭泣,實在可憐,弟弟朱權看著都傷心,不知不覺兩人就喝高了,開始回憶年少往事,觸景生情。

朱權哪裡知道,他這個哥哥和自己喝酒之際,他的手下已經把自己的朵顏將軍給收買,等到幾天之後朱棣打算離開之時,問朱權要不要合夥打天下,並且承諾“事成,當中分天下”,朱權當時估計還是有點心動,不過還沒等他來得及答應,他的手下就已經替他做主,跟隨朱棣一起前往。



朱權莫名其妙上了賊船,有了朱權的8萬軍隊支持,朱棣如虎添翼,成功打敗朱允炆自己登基成為皇帝。當初答應兄弟朱權的平分天下,朱棣絕口不提。而那個朱元璋留下來給朱允炆的王牌耿炳文呢,在朱棣登基第二年就遭到了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的彈劾,從而畏罪自殺,結束了英雄的一生。


結語

其實如果當時朱允炆聽從耿炳文的想法,繼續防守耗盡朱棣兵力,朱棣就不會有機會去尋求弟弟的救援,更不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所以說,歷史長河中,勝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啊!



嗔痴歷史觀


愛子朱標先他而去,朱元璋依然堅定不移地將皇位傳給朱標系—自己的愛孫朱允炆。朱允炆年幼、文靜、仁義這和朱元璋的風格大相徑庭,為了孫兒能夠坐穩江山,朱元璋大刀闊斧地幫他修理皇帝路上的一切障礙物,胡惟庸、藍玉、李善長、周德興等,整個公侯伯子男體系來一個大清理,該剁的剁,該砍的砍,毫不心慈手軟。

可朱元璋也不是傻子,都殺光了可不行,總得跟孫子留點用來撐腰,危急之時能夠派上用場。這不,比朱元璋小6歲的老鄉耿炳文就是他為朱允炆留下的一艘護衛艦。

耿炳文,同時安徽鳳陽人,父親耿君用就是朱元璋的“鐵粉”,戰死沙場。開國前,耿炳文屢克陳友諒,以寡敵眾,堅守長興十年之久,和陳友諒大小十幾次戰爭,戰無不勝;洪武時期,攻陝西,出塞滅元,征討雲南,平川陝寇亂,鎮守遼東。

耿炳文雖然名氣不及徐達、湯和,但朱元璋排列功臣,將他與大將軍徐達列為一等。到洪武末年,諸公、侯或被殺或生老病死,開國元勳僅剩下耿炳文和郭英,耿炳文為人低調、謙恭謹慎,尤受敬重。

而爺爺留下的這艘護衛艦為何沒能保得朱允炆的皇位與性命呢?小編以為以下兩點為重。

朱允炆未能明白朱元璋留下耿炳文的真實意圖。


大明江山已經打下,南征北戰的事情朱元璋差不多已經幹完了,國之大事就是守成,所以朱元璋留下耿炳文很顯然是要建文帝在危機之時使用。

何為危機之時?當然是兵臨城下,固守待援,保得皇帝,保得都城,朱元璋明白這才是宿將耿炳文最大的能耐,一個長興他以弱勢兵力守了10年,坐鎮皇城,耿炳文當然更能對付。

可惜建文帝不懂,硬是將一個65歲的老頭子推上遠程攻襲的先鋒崗位上,耿炳文的長項是用盾,而不是矛,對拼死一搏的燕王朱棣而言,老頭子除了兵力之外別無優勢。

臨陣換將,一錯再錯,建文帝之死是自找的


錯就錯了吧,可就因滹沱河一戰,朱允炆就聽信紙上談兵的太常卿黃子澄支的歪招,讓花花公子李景隆取代耿炳文。

耿炳文並沒有一敗塗地,13萬兵馬尚有十萬之眾,而且他退守真定城內之後,朱棣望城興嘆,久攻不得,只好撤兵。

這個時候耿炳文的優勢已經呈現出來了,試想,這樣一個十萬之師釘在朱棣的眼皮底下,日夜照看著他,他又能如何?

這還只是第一道屏障,還有一道屏障也是朱元璋跟建文帝留下的,那就是朱元璋的愛婿梅殷鎮守的淮安城,一個盯著北平,一個護著南京,這兩道屏障對朱棣來說是關山難越呀。

換一個思路吧,用李錦隆及後來的盛庸、平安替代耿炳文的先鋒位置也不錯,讓年輕人在前面衝,反正一國之軍對付一地之師,拖也得把他拖垮,但沒必要讓這個一代宿將就此下崗。

我們再想想,如果當初朱允炆的安排是用李錦隆替下耿炳文,而將耿炳文撤回京城,鎮守大本營,這樣前攻後守,只怕是兩個燕王也奈何不了。

所以說,建文帝之死咎由自取,首先沒有那個能力,弄什麼削藩;弄也罷,你得先打好算盤,不能走一步算一步,毫無章法。

另外建文帝優柔寡斷,毫無遠見。盛庸接替李錦隆之後多有勝績,而且幾次都能讓朱棣全軍覆滅、性命玩完,可偏偏朱允炆臨行交代“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盛庸只好打退了就收;對黃子澄、齊泰一會兒罷免一會兒有重用,反反覆覆;李錦隆把幾十萬大軍丟得一乾二淨,大臣都上疏要殺之,他也不聽,最後把朱棣放進城的就是這廝。


古今說史


耿炳文,明王朝的開國元勳之一,爵封長興侯。他和明初的很多勳臣一樣,也屬於“淮西集團”,而且跟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但是,與朱元璋的許多“淮西老班底”不同,耿炳文並不是朱元璋起兵初期的“老人”,而是在其父親耿君用陣亡後“接班”的。因此,他的資歷比起明王朝其他一些開國元勳顯然要淺得多。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他更像是朱元璋的“子侄輩”而不是“老兄弟”!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留下耿炳文

按理說,耿炳文資歷較淺、軍功也不是最卓著的,可為什麼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開國功臣時獨獨留下了他呢?很顯然,資歷淺、軍功並不靠前這兩點劣勢恰恰成了耿炳文的優勢!因為資歷淺、軍功也並不靠前,耿炳文沒有“囂張”的資本。加之性格比較內斂,在明王朝一眾囂張跋扈的“淮西悍將”之中,耿炳文顯得尤其低調!而這,正對朱元璋的胃口。



朱元璋晚年為何大肆屠戮開國功臣?原因很簡單,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懿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在一系列糾結之後,朱元璋最終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作為新的接班人。彼時的朱允炆身無寸功,而且非常年輕,朱元璋擔心將來朱允炆鎮不住那些囂張跋扈的“淮西悍將”,這才動了殺機、為孫子提前除害!很顯然,人畜無害的耿炳文並不屬於朱元璋擔心的那一類人。



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耿炳文和懿文太子朱標是親家,他的兒子耿璿娶了朱標的大女兒江都公主(永樂後降為郡主)。換言之,耿炳文的兒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姐夫!有了這層姻親關係,耿氏家族等於是被牢牢綁在了嫡長房的戰車之上。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保住嫡長房朱標一脈的皇位,耿氏家族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耿炳文必須為朱允炆站臺、看場子,他為的不僅是明王朝,更是自己和自己身後的耿氏家族。這一點朱元璋心知肚明,自然不會為難耿炳文。



而且,耿炳文這個人一直以防守著稱,和近代的傅宜生將軍倒是有幾分相似。在明王朝對北元的大規模作戰結束之後,進攻型的將領顯然已經失去了用武之地,明王朝更需要的恰恰是像耿炳文一樣擅長防守的將領,守住國門、守住京師才是第一要務,這或許也是朱元璋留下耿炳文的原因之一吧。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沒有用好耿炳文

在明成祖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之初,耿炳文當仁不讓,成為了建文帝朱允炆迎擊四叔的不二人選,被朱允炆封為了大將軍,統兵抗擊燕軍。正如前面所說,耿炳文這個人的優勢是防守,進攻並不是他的強項。面對來勢洶洶的燕軍,耿炳文顯然在進攻方面並不十分順利,漸漸與燕軍形成了膠著、對耗之勢。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燕軍以一隅之地與中央政府拼消耗,結局幾乎是必然的,他們根本耗不起!可年輕氣盛的朱允炆太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了,眼看著耿炳文進攻不力與燕軍陷入膠著狀態,他等不及了!於是,在周圍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攛掇之下,朱允炆最終用自己表大爺岐陽武靖王李文忠的兒子曹國公李景隆換下了耿炳文。



個人認為,朱允炆急於求成是一個原因,或許這其中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朱允炆並不信任耿炳文。耿炳文的兒子雖然是朱允炆的姐夫,但江都公主與朱允炆並非一母同胞。而且,耿炳文與江都公主之間又隔了一層,他對自己究竟能有多少忠心,朱允炆根本拿不準。尤其是耿炳文在兵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居然和燕軍陷入了膠著、對耗,這就讓朱允炆不得不起疑心了,耿炳文到底想幹什麼?騎牆觀望、待價而沽?亦或是另有圖謀?顯然,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是朱允炆願意看到的……這恐怕才是朱允炆換下耿炳文的主要原因。



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外甥、明王朝的開國元戎、一代名將!朱允炆選擇他的兒子恐怕也是因為自己這位表大爺名氣實在太大了!可李景隆卻不是他爹李文忠,那就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朱允炆用他換下耿炳文時,敗局其實就已經註定了。這位扛著老爹名將招牌的紈絝子弟剛上戰場沒多久,就被自己的表叔——明成祖朱棣給收拾得體無完膚、幾乎全軍覆沒!朱允炆看家的老本就這樣讓李景隆全給葬送了。更讓人無語的是,在朱允炆走投無路之時,李景隆居然跟自己另一位表叔谷王朱橞一起打開了金川門、把燕軍迎進了南京城!朱允炆就這樣讓李景隆給賣了,最後在一把大火中結束了建文朝……


農民工歪說歷史


“靖難之役”直接決定了明朝天下的歸屬,雖然都是朱元璋的後代,但是直接從太子朱標那一派過渡到了老四朱棣。

當年,朱元璋已經意識到了各個藩王對於自己孫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威脅,並且給朱允炆留好了充足的後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朱允炆按照朱元璋的思路來管理,其結果應該不會太壞!



為什麼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底牌,他卻沒有用好呢?

  1. 究竟是什麼底牌――一員大將?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兔死狗烹”的人,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基本上都被朱元璋給收拾乾淨了,最後能保全性命的有4個人,而且他們都是早死,最後只剩下一個耿炳文,這個耿炳文可以說是在開國將領中屬於中等水平的人,畢竟,他的特點就是防守,就是守城的水平比較高,而且這一年,耿炳文已經是65歲的高齡了。耿炳文到了洪武末年,深受器重,應該是朱元璋有意而為之,就是給朱允炆留下的後手,以防出現意外,還有一個可以領兵打仗的人!


  2. 耿炳文是否在“靖難之役”中發揮作用?1399年7月,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為了解除這場擾亂,耿炳文披掛上陣,率領大軍向真定進發,因為張保的背叛和耿炳文不善攻堅,擅長防守的特點被朱棣抓住,所以耿炳文這一仗的失敗,結果,傳到了朱允炆的耳朵裡,他認為是老將老了,不中用了,就派出了一個貽笑大方的李景隆,結果迎來了朱棣的成功!
  3. 是否朱允炆用好這張底牌就可以獲取勝利?可以說,雖然建文帝朱允炆一開始就任用了耿炳文為大將軍,但是他並不熟知耿炳文領兵打仗的特點,假如他繼續相信耿炳文,耿炳文有很好的發揮了他守城的特點呢?


  4. 是否耿炳文發揮防守好的特點可以拯救朱允炆?答案是否定的,我認為就算耿炳文發揮了自己善於防守的特點,也只是推遲了朱棣成功的時間,卻不能改變建文帝的命運!
  5. 為什麼說耿炳文不能改變最後的結果呢?因為任何一場戰爭都是綜合作用的效果,在繼續四年的“靖難之役”中,打的不僅僅是將領,還有整體的實力,後勤、軍隊素養、指揮者決策、必勝的信念,這些要素缺了哪一個都不行,而且從對比來看,朱棣的軍事力量明顯佔據了上風!


所以說,朱元璋就算給朱允炆留下了不止一張底牌,如果建文帝朱允炆自己都不肯用,又有什麼用呢,而且燕王朱棣的上位可以說是“時也命也”!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在中國歷史上朱元璋是少有的明君,他雄才偉略,為大明朝殫精竭慮,開創了洪武之治。但他也殘暴噬殺,尤其是對那些和他一起打過江山的功臣大肆屠戮,更成為他一輩子無法抹去的汙點。也許朱元璋只僅僅是想讓自己的兒孫能把朱家江山坐的更穩固一點,可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能夠威脅江山社稷的竟然是他朱家自己人,他那個最有軍事天賦的兒子朱棣造他最疼愛的皇太孫朱允炆的反。雖然朱元璋給他孫子留下三文一武四個人才,但歷史證明,一旦發生戰爭,文臣可能只會出餿主意拖後腿,而有才幹的武將才是鎮國利器。如果說朱元璋給朱允炆留有一張底牌,我想這張唯一底牌就是這位名叫耿炳文的武將了。然而這唯一可堪大任的武將卻被朱允炆用塌了。

耿炳文臨危受命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實際只有十三萬)北伐平反,此時,耿炳文已經六十五歲高齡了。試想一下如果朱棣再過幾年起兵,朱允炆能不能用上耿炳文都不一定,畢竟年紀已經那麼大,所謂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初次交鋒,耿炳文完全處於下風,先是自己九千餘人的先鋒部隊被朱棣偷襲導致全軍覆沒。接著手下大將潘忠、楊松在馳援先鋒部隊時又遭到伏擊英勇就義。隨後耿炳文自己又被投降朱棣而後又被朱棣安排成為臥底的張保矇蔽,以為朱棣大軍即將來戰,於是匆忙讓大軍渡河,待部隊全部匯合後迎擊朱棣。然而在大軍轉移之際朱棣突然來襲,導致死傷無數。總得來說耿炳文這次出征就四個字可以總結:出師不利啊。好在最終仍有十萬大軍撤進城內,主力仍得以保存。通過初期交鋒可以看出耿炳文的軍事能力是不如朱棣的。

耿炳文初次交戰失利後被換

然而耿炳文畢竟身經百戰,一次失利並沒有讓他驚慌失措,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他知道如果和朱棣硬拼,自己並不是對手,唯有拖住朱棣不與之正面交鋒,待得皇上有足夠的時間把全國的兵力調集起來然後朱棣進行圍剿才是正道。其實耿炳文這個思路是非常正確的,第一,朱棣師出無名,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一旦打持久戰,軍心必亂。第二,朱棣的實力遠遠不如朱允炆,畢竟朱允炆掌控的是一個國家,而朱棣只是一個地方軍閥,當戰事處於僵持階段時,朱允炆有足夠的時間去調動全國軍隊對朱棣進行圍剿,朱棣耗不起。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朱棣圍攻三天無果就撤兵了。

李景隆耗光了朱允炆的家底

朱允炆畢竟沒打過仗,聽說耿炳文被朱棣擊敗了便慌了神,也對耿炳文的能力產生了懷疑,此時一位叫做黃子澄的翰林學士給朱允炆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用李文忠的公子李景隆來取代耿炳文。這個黃子澄就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用來輔佐他的三位文臣之一。朱棣聽說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成為大將軍時頓時心曠神怡,他知道李景隆就是大明朝的趙括,老子厲害兒子草包,只會紙上談兵。他任由李景隆攻打北平,只讓兒子堅守,自己則四處出擊。待得解決周邊麻煩後再與李景隆決戰。平庸的李景隆碰見狡猾的朱棣自然是屢戰屢敗,最終李景隆手上的五六十萬大軍就被朱棣耗光了。自此朱棣相對朱允炆的軍事實力已經發生逆轉。

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底牌太少了

如果朱元璋不這麼趕盡殺絕,但凡再留下一位與耿炳文才能差不多的武將,想必即使朱允炆懷疑耿炳文的能力他也有其他將才可用,這樣也就不會輕易讓李景隆帶兵,畢竟那些功臣很多能力比耿炳文還要強。可憐朱允炆連最後一張底牌都沒用好。


醉在江南茶香時


朱棣與朱允炆的這場戰爭是朱家內部的矛盾,不能說朱元璋留下耿炳文就是為建文帝留下的一張底牌,因為當時耿炳文已經65歲高齡了,是否能鎮得住正值旺年的朱棣還得另說。

但是縱觀朱元璋後期,大明朝有本事的文臣武將也被消滅的差不多了,耿炳文的存在的確令人臆想,很多人就認為他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一張底牌。

我們應該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思考明朝時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單從軍事角度而言,到了大明朝,有兩點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是軍事間諜在戰爭中的應用。在元末農民起義戰爭中,軍事間諜的應用其實已經達到十分嫻熟的地步,無論是陳友諒還是張士誠方國珍等,在軍事間諜的使用上都十分純熟,這使得元末的戰爭更加趨於複雜化。如果一個軍事首領缺乏對這種複雜戰爭形勢的把控和決斷,就有可能在戰爭中失敗。陳友諒曾擁有60萬大軍,為什麼在鄱陽湖一戰中不敵不足40萬的朱元璋呢?一方面來自於與戰略失誤,另一方面則來自於軍事間諜的作用。

二是大規模集團式作戰。明朝的戰爭大多是大規模集團式的作戰方式,動輒就是幾十萬的軍隊出入。這樣大規模的集團式作戰,就必須有強有力的團隊配合意識,強有力的統帥隊伍,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以及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否則難以形成高效的作戰“驅動”。不可否認耿炳文是一位老成謀國的守將,但是相比較徐達、湯和等公爵一類的將領,耿炳文是侯,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從政治上來說,朱允炆是朱元璋親點的繼承人,理應為大明王朝的正統。然這只是其表,一些儒家的士大夫們也許是這麼認為,但是更多的人也許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是朱家內部的問題,為什麼要為皇室的鬥爭埋單呢?所以,這場戰爭從政治上來講,雙方似乎都有理,一個是靖難清君側,另一個是維護正統,但是本質上確是爭奪皇位的鬥爭,故而其實雙方在政治上都不具備絕對優勢。

從經濟上來說,朱允炆確實佔有比較大的優勢,他是舉全國之力對抗一隅,而朱棣只是藩王,在經濟上遠不如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在經濟上的優勢卻被軍事上嚴重的劣勢所衝減。

從軍事上來說,朱棣長期鎮守北方,跟隨徐達這樣的將帥征戰學習,自身的軍事素質十分過硬。而且,朱棣十分重視軍事間諜的運用,朱允炆身邊的大小太監幾乎為朱棣所用。而朱允炆呢,重用幾個儒家士大夫為最高決策人,他們不懂軍事,外行領導內行,齊泰黃子橙方孝孺在軍事上一竅不通,卻還要指揮決策,最終做出很多錯誤判斷,在關鍵的時刻,明知道耿炳文是守成之將,卻偏要換一個誇誇其談的紈絝子弟李景隆。殊不知李景隆搖擺不定,心無所繫,最後打開南京城門的就是他。在大規模作戰部隊運行的情況下,以文制武,這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帥隊伍,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制,無法形成強有力的配合作戰意識。故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從總體而言,朱棣與朱允炆之內戰,最終的決定性因素還在於軍事。雖朱允炆數量比朱棣多,但是質量嚴重不行,尤其是軍事統帥的力量存在天壤之別,這就註定了朱棣最終會成功奪取朱允炆的江山。這與耿炳文的使用有一定的關係,但是絕不是關鍵性因素。


青燈問史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立孫子為皇位繼承人 ,至今讓人費解,畢竟他兒子朱棣能力很強

不過,肯定是有一定緣由的,畢竟他老謀深算,朱棣有野心,他也是早就看透了,才會將朱棣送去偏遠的地方當藩王。他雖然能為皇孫剷除開國功臣,但他無法對自己的兒子下殺手,可日後朱允炆身邊沒有人可以壓制造反的朱棣,因為大部分的重臣都被他清理掉了,兩難抉擇之下,他為朱允炆留下了一員猛將,奈何危機到來之時,朱允炆沒有妥善任用此人。



此人名叫耿炳文,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當年他的父親耿君用跟著朱元璋渡過長江,屢敗張士誠,立下累累戰功,官至管軍總管,父親戰死後,耿炳文繼承了父親的官職,率領父親的軍隊為朱元璋繼續立下戰功,屢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歷任總兵都元帥、大都督府僉事等職,後來跟著常遇春、徐達攻打大同、陝西等地,屢立戰功。在朱元璋大封之時,他被封為長興侯。

在朱元璋清理開國功臣時,他並未被處死,而是被留給了朱允炆,朱棣起兵叛亂時,耿炳文被任命為徵虜大將軍,率領30萬大軍討伐朱棣,此時的他已經六十五歲了,勇武不輸當年。

耿炳文驍勇善戰,朱棣的將領更為狡猾。《明史》記載耿炳文率領軍隊三十萬,其實只有十三萬,在步兵排陣上,也稍有疏忽,給了朱棣軍隊可乘之機。

時值中秋,耿炳文的軍隊先鋒9000人駐紮在雄縣,剛剛安頓下來,沒有多少防備,遭到朱棣軍的突然襲擊,先鋒九千人全部被殺。潘忠等率軍來增援,過月漾橋時,遭到伏擊,落入水中,潘忠、楊松都被俘。兩位大將寧死不屈,最終被殺。於是莫州失守。耿炳文率領十萬大軍,分離突圍,全部渡河轉移成功,憑藉堅固城池駐守,堅守不出。



此時耿炳文尚有十萬大軍,憑著他多年的軍事經驗,朱棣想要取勝並不容易,耿炳文老成持重,他所預料得不錯,朱棣此時已經打算撤兵,而建文帝到底是太年輕,他聽說之前耿炳文敗了,有點按捺不住,在太常卿的攛掇下,以李文忠之子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乘坐驛車前來取代耿炳文。而朱棣的軍隊已經於一天前撤離。

貿然更換主帥,讓朱允炆這邊的戰事更加不利,這一消息讓朱棣很高興,他知道自己得勝的運氣來了。果然在李景隆的帶領下,喪師數十萬,他貿然開城迎敵,最終導致南京失守。

若是朱允炆沒有換人,以耿炳文守城不出的策略,朱棣想要一時攻下城池,是不大可能的,李景隆的輕率冒進,給了朱棣可乘之機,最終反敗為勝,南京程失守,朱棣順利登基。



最終朱棣造反成功,登基為帝。不得不說朱元璋還是很有眼光的,奈何朱允炆的經驗實在是少,不懂的用人,根本對付不了老謀深算的朱棣。朱棣繼位後,第二年耿炳文遭到了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的彈劾,從而畏罪自殺,令人唏噓不已。雖然耿炳文是自殺,但有誰說,不是朱允炆的反覆和多疑,將他殺死的呢?

所以,有人認為,如果朱允炆能夠相信老將耿炳文,不擅自更換主帥,朱棣就不會直取南京城,明朝也不會易帝,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心恬澹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對於那群為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淮西勳貴”痛下殺手。但是有一個人他也是淮西人,朱元璋卻沒有殺他,並把他留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用來保江山。這個人就是朱元璋在和陳友諒爭天下的時候,以七千兵馬拖住張士誠十萬大軍,為朱元璋打敗陳友諒贏得時間的耿炳文。


耿炳文雖然沒有徐達藍玉他們那麼有名。但是他立下的功勞也是不小的。耿炳文和藍玉他們這些驕兵悍將不一樣,他非常謹慎低調。在朱元璋坐穩江山以後,不在需要進攻型的武將,他需要一個防守型的武將為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守江山。在朱元璋眼裡耿炳文就是不二人選,耿炳文善於守城,又為人低調,而且耿炳文兒子還娶了朱標的大女兒江都公主。有了這層姻親關係,朱元璋就更加覺得耿炳文會好好效忠朱允炆。朱允炆一上位,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削藩。燕王朱棣隨後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這時候,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底牌耿炳文才開始派上用場。耿炳文這時候雖然已經65歲,為了大明的江山,這位老將還是披甲掛帥去攻打朱棣。因為耿炳文善守不善攻,在剛開始被善於進攻的朱棣打敗了兩次,損失了三萬多人。

隨後耿炳文退守真定城,準備和朱棣打消耗戰。朱棣可耗不起,兵力糧草補給等朱棣都是沒辦法和政府軍比的,耗下去朱棣必敗無疑。朱棣非常著急,但是也拿耿炳文沒辦法,當年張士誠十萬大軍都沒能破耿炳文的七千士兵守的城,可見耿炳文守城有多在行。
可是朱允炆年輕人沉不住氣,比朱棣還著急。加上朝廷裡有人的挑撥,朱允炆就用了李景隆替換掉了耿炳文。朱允炆這簡直是自毀長城,把朱元璋留給自己的底牌都棄用了。朱棣知道後高興壞了,直呼天助我也。因為朱棣知道李景隆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將二代,和耿炳文比起來差太遠了。隨後李景隆真的被朱棣打得都要懷疑人生了。朱允炆給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朱允炆一手四個A帶王炸的好牌,因為看錯李景隆,被打稀巴爛。更坑人的是,這個李景隆後來居然還親自打開了金川大門,把朱棣迎進了南京城。朱允炆不敗而敗,只能一把火燒了宮殿,結束了自己對大明的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