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和歐洲等國家的有些人不戴口罩而搶衛生紙呢?

liena855


要求全體國民全部戴口罩,不分有沒有患病,這種事情不是什麼國家都能做到。因為至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國家有極強的組織執行能力。2、絕大部分民眾比較“聽話”。3、有滿足讓每個人戴口罩的口罩生產能力。

那麼,戴口罩是否就一定會獲得安全嗎?也不一定,因為醫用口罩和一次性口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佩戴一次性口罩實際上是不是保護自己,而是保護他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一次性口罩,實際上是外科口罩的防護能力還差,它的過濾功能沒有那麼強大,不能完全防護空氣中的細微顆粒。醫用防護口罩是專門配備給醫生的,因為他們戰鬥在一線,是前方的戰士,他們如果倒下了,醫療防線就要被擊潰。醫療系統崩潰的後果是極端嚴重的,大量的病患得不到及時收治,瘟疫肆無忌憚的蔓延,最終的結局可以參考印第安人被肆虐的天花病毒折磨到幾乎滅絕。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要求所有國民佩戴口罩呢?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阻斷疫情蔓延的考慮之外(整個社會的人都佩戴口罩,也會有很大的阻斷疫情傳播的意義),還有一種瘟疫期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恐慌。

對未來的不確定的恐慌情緒一旦在社會上蔓延開來,會擊潰現行社會的所有的秩序,暴亂事件的頻繁發生是必然的結局。所以,各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時束手束腳的背後,就是出於避免引起社會恐慌的考量。即使在我國,在疫情初期,一些地方官員也還是希望“捂蓋子”,內緊外鬆,極力避免出現社會的恐慌情緒。直到確認人傳人的情況,才發現事態已經控制不了,瘟疫也因此爆發。

恐慌情緒一旦形成,就很難祛除。政府公信力不足以控制事態,人們會拼命地囤積物品,用來彌補自己心中的不安全感。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嘛!戴口罩其實也是一個祛除恐慌情緒的辦法,因為政府畢竟有了舉措,人們心中的危機感可以依託口罩的存在而有了安慰。歐洲各國政府搶奪醫療資源(如口罩等),也是在向民眾傳遞,政府已經開足馬力,十足誠意來應對瘟疫,藉此來撫慰民眾。

可是,其他國家不具備要求全民戴口罩的條件,他們怎麼辦呢?

政府可以拖延檢測,避免告知人們真實的情形,避免太多人因為恐慌而集中消耗醫療資源,防止醫療系統被擊穿的後果出現。可是政府這種放任自流的辦法,是建立在信息不透明的基礎上的。現在的世界,自媒體非常發達,普通人掌握的信息量遠超過往,政府實施愚民的能力降到了最低。

當人們發現政府意圖讓瘟疫自由傳播,依靠群體免疫,犧牲幾十萬人去硬剛病毒的時候,人們的恐慌情緒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可是歐美國家的人們,他們雖然號稱發達國家,其實都沒有什麼儲蓄的習慣,他們連工資都是周結的。他們要囤積貨物來抵消自己的不安全感,又沒有什麼錢,怎麼做呢?

口罩的生產能力是沒有的,即使有一些存貨,數量也不多,且多數被政府徵用。那麼,他們能夠囤積的,只能是一些看起來又很大,易於保存,而花費很少的貨物了。在所有的貨物中,衛生紙無疑是具備這些特點的。看著屋子裡囤著一大堆的衛生紙,雖然還沒有想到究竟有什麼用,但是民眾空落落的心得到了安慰。

如果他們有足夠的錢,他們難道不想囤糧食、武器、醫療物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