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打工掙錢”

記者 張小兵

“仿真花在家裡也能做,我們實行的是計件考核,扎得花越多、掙得錢也就越多。”3月9日,華亭市河西鎮仿真花車間負責人嶽彩霞告訴記者,疫情防控的這一個多月,車間工人卻一天也沒閒著,大家“宅”在家裡,通過製作仿真花,照樣實現了“打工掙錢”。

河西鎮仿真花車間是當地的扶貧車間。2016年,在華亭市相關部門的幫扶下,河西鎮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的一家人造花工藝公司簽訂扎花訂單協議,鎮政府出資54萬元修建了能容納200餘人的仿真花加工加工車間,組織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閒散勞動力製作仿真花。

“往年,工人基本都集中在車間,統一製作加工。”嶽彩霞介紹說,“今年受疫情影響,製作車間轉移到了家中分散加工,但產量和質量一點也沒受影響。”

今年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華亭市各村都實施封閉式管理,許多村民宅在家裡無事可幹。河西鎮鎮黨委政府在嚴格執行防控要求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仿真花加工在家就能製作的優勢,利用手機微信把需要製作的產品指標分配到工人跟前,然後根據工人需要上門提供製作材料,讓他們在家加工,這樣避免了老百姓無事可做扎堆聚集,有利於居家防控疫情的同時,又給農民增加收入,還解決了疫情結束後復工生產的訂單指標,可謂一舉三得。

“我們建立了微信群,最近需要加工製作哪些產品,誰都需要啥材料,我們在群裡通知交流,非常方便快捷。”嶽彩霞說,疫情把大家堵在了家裡,出不了門,有些家庭就全家都加入了仿真花製作隊伍,一家人比賽看誰製作得既快又好,產品數量也因此猛增,有些家庭這一月就掙了四五千塊錢。

68歲的朱金梅就是車間裡的“老”工人了。別看她年齡大,但製作起仿真花,動作嫻熟、手麻利的就像機器。原來在車間統一製作時,她每天工作量最高,平均每月工資能拿到2000元以上。春節和防疫期間,朱金梅在家裡閒不住,堅持在家制作,她加工的產品件件拿得起放得下,個個都能當樣品。“政府提供的這個平臺好得很,呆在家裡就能掙到工資。”朱金梅樂呵呵地說,尤其對於我們農村群眾,非常方便也實惠,每天忙完家務,一家人坐在一起邊看電視邊加工製作,掙得錢維持家裡基本生活開支足夠了。

“只要堅持製作,員工人均月收入達到1200元以上。”嶽彩霞介紹說。

據瞭解,這兩年已先後累計給員工發放工資170餘萬元,還輻射帶動上關、神峪、山寨等鄉鎮的群眾也加入了製作隊伍。

目前,河西鎮仿真花車間主要加工滿天星、梅花、蔥花、藤條、雪球等花型。據初步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全鎮有1300多人在家裡參與到了仿真花加工製作中。“可別小看這些出自群眾家裡的產品,它經過隆德人造花工藝公司驗收後直接發往深圳總部,大部分產品出口到了美國、德國、新西蘭等國家,可以說是‘香’飄國外了。”嶽彩霞說。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在我們這個隊伍裡,這句話最實用。”嶽彩霞說,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工人‘悶’在家裡卻上演了人人是能手、家家是工廠、天天見收入的勤勞致富生動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