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公元450年7月5日,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郊刑場,一隊全幅武裝的士兵正押著一輛囚車緩緩駛進。囚車上,是一位年約七旬、頭髮花白而凌亂的老人,車子的顛簸,使他的身體不住地搖晃,呆滯的目光難掩心中的驚慌、恐懼和無助。

道路兩旁,擠滿了圍觀的人群,不時傳來低低私語:"知道嗎?這個人幾天前還是我們大魏國的司徒,現在落到如此下場!"

"聽說,朝廷已經下令,不但處斬他的家族,連他的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要滅族呢!嘖嘖,全是高門大戶哩!"

"知道是因為什麼嗎?"

"你沒看到天壇路邊碑石林上刻的《國書》嗎?就是他安排人乾的,把皇上祖宗八代那些亂七八糟的醜事全刻上了,惹惱了皇帝唄!佈告上說就是因為這個。朝廷裡的事,誰說得準呢!"

"快看快看,那些士兵在幹什麼?"

順著目光望去,只見剛才還全幅武裝的押運士兵,紛紛解開了褲子,一邊朝老人身上撒尿,一邊大呼小叫地嘲笑起鬨。騷臭的尿液將老人的全身都溼透了,口裡發出陣陣嘔吐和慘叫聲,不少圍觀群眾下意識地捂住了口鼻,甚至不忍直視地轉回頭去。

不多時,隨著行刑官一聲令下,一切都歸於平靜······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崔浩形象圖


這不是小編杜撰的故事情節,而是有史為證:"及浩幽執,被置檻內,送於城南,使衛士數十人溲其上,呼聲嗷嗷,聞於行路。"(《北史》)

這位受辱而死的老者就是北魏大名鼎鼎的第一謀臣崔浩,北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歷經三朝,官至三公之一——司徒。

作為北魏的一品高官,崔浩之死,創造了一個歷史之最——宰相級別的大臣,被殺並受辱,他是最慘的一個。"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為報應之驗也。"(《魏書》)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被誅,崔浩到底經歷了些什麼?他的死因真的是因為"《國書》事件"嗎?為什麼"世皆以為報應之驗也"?要弄清這些疑問,不妨先大體瞭解一下崔浩的人生經歷。

1、 謀略蓋世,自比張良,無愧北魏第一謀士

崔浩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出身名門世家——清河崔氏,其七世祖就是三國曹魏時的高官,其父崔宏從小就有"冀州神童"之稱,歷仕前秦、後燕,北魏時任吏部尚書、天部大人,累封白馬公。

崔家與當時的高門大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世代聯姻,崔浩的母親出身范陽盧氏,是西晉文學家盧諶的孫女,崔浩本人前後兩任妻子,皆為太原高門郭逸之女,崔氏家族連姻皆為高門士族。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


長江後浪推前浪,相比其父,崔浩更是才貌雙全。史載其"纖妍潔白如美婦人""才藝博通,究攬天人,政事籌策,時莫之二。"(《魏書》)——當時的人沒有趕得上他的。剛滿二十歲就入朝為官,擔任直郎,因才能突出不斷升遷。道武帝拓跋珪時期,崔浩和父親崔宏同朝為官,父子二人經常跟隨道武帝並駕齊驅,羨煞眾人。

崔浩最大的功績是幫助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期間,他為拓跋燾出謀劃策,在北魏滅胡夏、北燕、北涼,徵柔然、吐谷渾等割據勢力時,舌戰群臣,力排反對勢力,為拓跋燾出謀劃策,顯示了超常的智慧謀略,為北魏統一北方,結束十六國混戰局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當之無愧的北魏第一謀臣。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騎兵戰鬥力強大


太武帝拓跋燾對崔浩極為信任和倚重。攻滅北涼後,曾當著被俘國君沮渫蒙遜的面,誇讚說:"這就是崔公,謀略出眾,當今無人能比,我的軍事大計,都要先聽他的意見,成敗都取決於他。"還曾當著幾百名降俘的高車首領,指著崔浩說:"此人身材纖弱,不能拉弓使槍,但他胸中所藏的東西,比甲兵還厲害!"

崔浩以自己的才能謀略贏得拓跋燾的寵信,拓跋燾遇到什麼疑難問題,都會詢問他的意見。曾命令眾尚書:一切軍國大計,你們做不了決定的,都要向崔浩請示再執行。崔浩也頗為自負,經常自比張良,並聲稱自己在研究古事方面,還超過了張良。"常自比張良,謂己稽古過之。"(《魏書》)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太武帝拓跋燾


2、奉詔修史,受辱身亡,"國書事件"惹禍端?

關於崔浩之死,史書中記載比較明確,即,崔浩奉命修史,對北魏皇室先人的事蹟寫的過於詳細,並將史書刻在石碑上,被認為是故意顯露皇室醜陋之事,引發眾怒,被太武帝下令處死。

"浩盡述國事,備而不典。而 石銘顯在衢路,往來行者鹹以為言,事遂聞發。"(《北史》)對此,《魏書》和《資治通鑑》也有記載,內容大同小異。

但這一說法並不為後世採信,認為"國書事件"只是引發崔浩被誅滅族的導火索,小編也持相同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條一條來反推。

首先,前車之鑑,崔浩不可能不吸取教訓。北魏史書此前已經進行了多次修撰。第一次是拓跋珪時期的鄧淵修撰《代記》,作為北魏第一部史書,難免要追記北魏皇室拓跋先族的事蹟,而鄧淵就是在這上面栽了跟頭,《代記》只修了十卷,還沒完工,鄧淵就稀裡糊塗被賜死了,史家多認為鄧淵是因為如實記錄了拓跋先族的某些"醜事",觸怒了拓跋珪,便找了個藉口將其處死。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統一北方


其時,崔浩之父崔宏正在朝中為官,和鄧淵是同僚,對鄧淵之死肯定心知肚明。事情僅過去幾十年,作為一個熟讀經史的文臣,崔浩對此豈能不知?所以,他對史料的刪減留取,定會仔細斟酌。

第二,崔浩有過修史經歷。公元429年,太武帝拓跋燾曾命崔浩牽頭續修國史,編寫班子就有鄧淵之子鄧穎,經過一班人合作編撰,編修《國書》30卷。這次的編修,肯定對拓跋先族的史料進行了整理取捨,也得到了拓跋燾的認可。不然,崔浩早就惹禍上身了。

另外,崔浩慘遭滅族時,距他修完史書已經過去了五六年,這麼長的時間裡,對史書的重要章節,太武帝能不審閱?如果存在"備而不雅"問題,崔浩能安然無恙嗎?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都城平城遺址


第三,崔浩性情機敏,聰明謹慎。他身歷三朝,對皇帝的喜好、性情極為了解。有一件事很能說明他的機敏。道武帝晚年猜忌心重,濫殺大臣,朝臣都人心惶惶,躲著道武帝。崔浩卻忙於政務,有時整天都不回家,從未觸怒過道武帝,相反,道武帝還經常派人給他送粥。

崔浩對拓跋燾瞭解更多,拓跋燾被立為太子,就是崔浩極力進諫的,拓跋燾和崔浩相互欣賞,君臣相得,皇帝喜好什麼、厭惡什麼,聰明的崔浩自然瞭然於胸,不太可能如此大意,將皇帝不喜歡的內容編入史書。

所以,國書事件,絕不是崔浩之死的真正原因。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拓跋燾能征善戰


3、恃寵而驕,積怨甚多,蛛絲馬跡探死因

"國書事件"引發的崔浩慘案,作為北魏乃至歷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歷來被認為是一樁"冤案"。關於其真正死因,後世學者多有探討,主流看法是崔浩崇尚漢家儒學,掌權後採取的滅佛政策、重視士族門第、重用士族漢人,觸犯了鮮卑貴族的利益,引發了鮮卑貴族集團與漢人士族集團的矛盾,太武帝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不得不將其誅殺。

這些無疑是崔浩之死的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全部。綜合史料記載和崔浩的人生經歷,其受辱身亡的背後,既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如前面提到的宗教之爭、鮮卑傳統與漢化文治的民族矛盾和利益之爭;也有其自身為人處事、性格特點的原因。

不管是深層的社會原因,還是自身性格、處事不周等原因,歸總起來,就是積怨甚多,引發眾怒。

我們通過散見於各種史料中的蛛絲馬跡,來看看導致崔浩是如何引發眾怨的。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地圖


性格特點:鋒芒太露,樹敵太多。崔浩歷經三朝,早在道武帝時就深受寵信。明元帝時,又經常出謀劃策,協助明元帝攻城掠地,屢立戰功,獲賞無數,史載兩人經常談到半夜,備受信賴。

有才華,出身好,受寵信,常立功,所有這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難免引起同僚的妒忌。而崔浩恃才傲物,性格直露,得理不讓人,更容易引起同僚的忌憚。史載太武帝即位時,朝臣就忌憚崔浩性直剛硬,一起排斥詆譭他,拓跋燾雖然知道他有才能,但礙於眾人的一齊抵制,只好暫時將崔浩免職。"太武,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毀之。帝雖知其能,不免群議,故浩以公歸第。"(《北史》)讓他以白馬公的身份回家待命。

但鑑於崔浩的才能突出,太武帝不久就重新起用他。在配合太武帝東征西伐中,崔浩出謀劃策,雖然立下了大功,但也因為多次和反對出戰的保守派當面辯論,得罪了一大批皇室貴族和漢人士臣。

崔浩害死李順就是例子。高平王李順很有才華,也是北魏名臣,崔浩和李順還是親戚,但在出征伐北涼的問題上,崔浩支持,李順反對,兩人多次在皇帝面前辯論。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佛寺形象圖


史載崔浩做夢都想將李順致於死地。後來,終於讓崔浩抓住了李順接受北涼賄賂的把柄,在太武帝面前奏了一本,不久李順又因處事賞罰不公,被太武帝新帳舊帳一起算,砍了腦袋。

除了李順,當時的朝臣大將因為意見不合,被崔浩怒懟結怨的還有好多,如長孫嵩、奚斤、劉潔、公孫表,等等。其中既有鮮卑貴族,又有漢人士族。

為人處事:恃寵專權,目中無人。才能突出、皇帝寵信、地位提升,使崔浩的性格也慢慢發生了變化,他再也不是當初那個處事小心謹慎的崔直郎了,而是恃寵而驕,獨攬朝中大權,除了皇帝,誰也不放在眼裡,哪怕是太子。"魏司徒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寵任,專制朝權。"(《資治通鑑》)

崔浩曾不經任何程序,一次將幾十個士族子弟直接提拔為冀、定、相、幽、並五州的郡守。當時負責監國的太子拓跋晃說:"地方主官管理百姓,應由有經驗的人擔任,這些新提拔的,應該先做郎吏,而將那些長期任職沒得到提拔的人擔任郡守。"但崔浩不聽,仍然讓他推薦的人前去上任。

中書侍郎高允聽說後,對東宮博士管恬說:"崔浩就要惹禍上身了!為了自己的私心而與殿下爭勝,將來怎麼能保全自己呢?"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軍隊出征


輔政傾向:偏袒南朝,屢阻南伐。

崔浩輔佐北魏朝廷,統一北方,功績赫赫,但細讀史書,不難發現,雖然在北征柔然、胡夏、北涼等割據政權中,出謀劃策,甚至不惜為此得罪朝臣,但對北魏南伐劉宋,明顯表現出消極傾向。

據粗略統計,崔浩至少先後六次力勸北魏朝廷出征南朝。雖然有些勸阻理由,不無道理,但事後來看,未必盡然。

比如,聽到南朝劉裕死去的消息後,明元帝拓跋嗣想趁其內亂攻佔劉宋洛陽、虎牢等軍事重鎮,崔浩引經據典,據力勸阻。後來明元帝執意出征,崔浩又建議只奪取土地,不攻佔城池。但明元帝和朝中大將堅持攻佔城池,親自率軍出戰,果然攻佔了洛陽、虎牢、滑臺等軍事要地。


從第一謀臣到受辱滅族:崔浩之死是千古奇冤還是自取其禍?

北魏軍攻城戰


崔浩多次勸阻南伐,難保不引起太武帝的懷疑。《宋書》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北魏河北太守柳光世是崔浩的姐夫,公元450年,拓跋燾南征時,崔浩"密有異圖",柳光世組織河北部分義士作內應。後來事洩,崔浩被誅,河東柳氏受牽連被誅殺了很多人,柳光世南逃倖免於難。明確指出崔浩之死是因為"密有異圖",事情洩露,招致被誅身亡。

因《魏書》《北史》等史料沒有相應記載作佐證,後世史家多認為不可採信,但聯繫到崔浩生前屢阻南伐,又覺得不無道理。

崔浩之死還有一個原因是貪腐不廉。崔浩被捕後,太武帝親自審問,崔浩承認自己接受賄賂。而太武帝一貫倡導清廉節儉,嚴懲貪官汙吏。崔浩"牛羊蓋澤,貲累鉅萬。衣則重錦,食則梁肉。"(《魏書》)而太武帝生性節儉,一貫嚴懲貪官汙吏,崔浩的鉅額財富和奢侈生活,與太武帝的要求反差太大,更何況他自己承認收受賄賂。

太武帝晚年多病,脾氣反覆無常,經常濫殺大臣。崔浩的所作所為,得罪了包括太子、鮮卑貴族、漢人士族、普通百姓在內的一大批人。雖然從單個事件看,罪不至死,但積少成多,積怨成深。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攻擊,再加上太武帝晚年的暴躁多疑,崔浩最終受辱被誅,雖然令人扼腕嘆惜,但歸根結底,還是自取其禍。

(參考史料《魏書》《北史》《資治通鑑》《宋書》)

PAGE

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