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心不逐境,境不礙人。返是何物?(轉)


《虛雲和尚全集》 禪林網2019-07-25

虛雲老和尚:心不逐境,境不礙人。返是何物?(轉)


原題:答陶冶公居士十二問

(一)

問:

經雲理可頓悟,若人信得自心之理,可稱悟否?抑屬知解?不名為悟。

答:

頓悟斷惑親見,名正見。由聞入信,惑業未脫,名為知解。

(二)

問:

所謂實悟者,果別有一番境界,剎那真性流露耶?

答:

喻以二人,一人親到縉雲山,一目瞭然。一人未到,依圖表說,疑惑不無。

(三)

問: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其界說如何?亦同三關否?

答:

由習有厚薄,權有關辨之說。若本具自性,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四)

問:

祖雲“若人一念頓了自心,是名為心”,作何解說?

答:

果真明自心,如伶人登臺,一任悲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五)

問:

參話頭,看起看落,執者為當。真參實學下手功夫如何?

答:

若真用功人,法法皆圓。若初心人,返觀能參看者是誰。

(六)

問:

欲塞意根,除著看話頭,尚有其他方便否?

答:

放下一著。

(七)

問:

吾人日常見色聞聲,是真性起用否?抑系識用事耶?

答:

是則總是,非則皆非。

(八)

問:

欲在一念未生前著力,有何方便?

答:早生了也。

(九)

問:

宗云何離心意識參?意識當離,心性亦應離乎?離之雲者,殆即無住心之謂歟?

答:是離離者。

(十)

問:

欲做反聞聞自性功夫,但耳不能如眼之可以閉而不見。有何方便?

答:

心不逐境,境不礙人。返是何物?

(十一)

問:

獨頭意識從何而來?起時如何對治?

答:

來亦是幻,對治什麼?

(十二)

問:

若人信得及即心即佛,平日但做保任功夫,不令走作攀緣,不參話頭可乎?

答:

知即便休。參與不參,妄想恁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