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小學老師來說,自媒體視頻教學有沒有前途?

司徒小喬


你這個問題問對人了。關於中小學老師做自媒體的問題我研究了很長時間。現在我做的還不錯,一點建議供你參考。

文章最後,我會告訴大家一個重要信息。


首先,教師做自媒體必須知道哪些內容屬於教育領域。

教育領域包含5大類。

  1. 科普
  2. K12
  3. 高等教育
  4. 興趣技能
  5. 職業教育

每大類裡面包含的小類如下圖所示。

領域的界定非常重要,持續發佈教育領域的內容,垂直度越高,賬號越優質。


其次,教師做自媒體如何選擇創作方向?

我覺得要考慮以下幾點。

  1. 自己擅長什麼?做自己喜歡的知識分享不僅有專業度而且能夠持續生產內容,這非常重要。如果一味模仿別人,哪個內容觀眾喜歡你就做哪個,這樣賬號容易混亂。
  2. 今日頭條鼓勵你創作什麼?這就好比國家的大政方針,頭條鼓勵的創作內容更容易得到推薦。建議你可以去看看頭條剛剛出的《2020內容創作發展趨勢報告》,總體來說對教育內的創作是鼓勵的。所以,做教育輸出的一定要堅持下去。
  3. 你的內容受眾人群多不多。

首先,你的受眾群體是誰?比如,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那就是給高中生看的。

其次,受眾人群在今日頭條裡多不多?高中生物是一個小科,而且頭條上靜下心來學習的人只是少部分。所以,看你內容的群體是比較少的。


不僅僅是高中生物,我發現做學科知識分享的閱讀量相對其他領域而言,都比較低。那些粉絲量很高的大V,閱讀量也一般般。

但是,學科知識分享有些內容看的人相對多一點。比如小升初知識分享、與中考,高考有關的知識分享、英語,特別是成人英語、科學等等。觀察這些內容,你發現,要麼是學生的剛需,要麼是有趣味,要麼是針對大人的。


頭條上學生群體很少,現在小孩子都是拿手機玩遊戲,看抖音,很難沉下心在頭條上學習。有些老師的專欄賣的火爆,都是家長給孩子買的,至於買了學習沒有,還真不敢保證。這樣的發展不是良性的,家長只是花錢買安慰,久而久之,知識付費的需求就越來越少了。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這種情況呢?

其實對於大人來講,有很多高中生物知識是他們不知道,也想要了解的。如果把受眾群體由學生變成大人,這樣看的人會比較多。而且生物這門學科,有很多大家感興趣的內容,你懂的。但是,要注意不要違規,違規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所以,我建議你把內容改一改,把標題改一改。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一個重要信息。

雖然你看到有些創作者的閱讀量不高,但是也許別人的單價很高。

不能光憑閱讀量來判斷自媒體是否值得做。閱讀量最高的要數遊戲領域了,一個吃雞視頻幾百萬的閱讀量,但是它的單價比較低。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教育領域的單價是相對比較高的。

綜合來說,教師做自媒體是非常好的選擇。我做了一段時間了,沒有選擇我的專業數學創作,而是選的別的方向,我覺得這是明智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寫的問答和視頻。


助力教師成長,讓教學更輕鬆!關注我,關注教育自媒體的發展!


鄒智明微課堂


前途各自有別,這個用自媒體視頻來談前途不大合適。

不過,我個人預測,也許將來從某個階段起,能夠製作簡單視頻的話就像是現在能夠寫作文一樣,算是文化的技能和文化水平表達的工具吧。


狐步探長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名體育教師,由於工資的侷限,最近也在從事一些自媒體自運營。而且,也像您一樣,查看了很多教育自媒體個人運營的一些賬號。

分析播放量:

1.由於文化課教學類的視頻,接受面還是很窄的,關注這類視頻的人群多為孩子的家長、孩子和一些任課教師,其他人是不會關注的,而且,孩子自己能關注這類視頻本身不是很多。

2.因為教學類的視頻,尤其是文化課教學,知識專業性比較強,其他人是不會觀看的,覺得無聊。

堅持運營:

每一個領域,由於個人得教學形式和視頻質量都會影響個人賬號得播放,但是,我個人認為做自媒體教育一定要堅持和持續得輸出,輸出一定要成體系,不要隨便得發,讓關注你得人能很方便得從你的視頻中得到想要的東西。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視頻形式。慢慢的積累粉絲,時間久了自然會有好轉的。

個人想法:自媒體還是很有前景的,但是個人運營收益不一定能匹配自己的付出,但是您持續輸出內容的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堅持下去,會有好的結果的。加油。


廣場舞花樣跳繩小課堂


有前途的,因為現在有很多都是,網上視頻教學。


農民工九叔


自謀體視頻大多數是比較短小,可以傳遞一些信息。如果要作為知識性質的教學,我認為是不合適。一個知識點的教學,不但需要深入淺出的敘述,還需要多方求證,雙向互動。想通過自謀體教學,顯然是不夠,學習者沒有興趣。


林山風影


沒有前途,因為孩子們都不自覺


馬哥音悅影視臺


司徒小喬你好,我是初中數學高分課堂,一名一線教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自媒體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興的一個產業,對於中小學老師來說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加入到這個大潮之中,對於自媒體視頻教學有沒有前提我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對於我們老師自己來說是一個接受新事物,拓寬視野的一個機會,通過製作教學視頻我們學會了熟練運用電腦的視頻製作功能,學會了用手機攝像機等拍攝視頻的能力,同時由於自媒體的廣泛傳播性,一個人就是一個品牌,如果你足夠優秀,那麼自媒體就是一個放大鏡可以把你這鐘專業能力呈指數倍放到,讓更多的人看到你,喜歡你,從你這裡學到東西,那麼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成就感。而且現在微信平臺、微信公眾號、頭條系的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快手短視頻日活躍人次都在四億以上,你把自己的教學視頻,育兒心得等都可以在這些平臺上展示,已經有同行走在前列,在教育這個類別有著很多上百萬粉絲的大號,有的老師粉絲多了之後可以開通個人的專欄,直播等方式變現,很多也收入百萬了。

第二:從學生端來說,我們在教室裡上課,一節課上完之後,除了一黑板的粉筆末,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學生如果沒有聽懂,作為老師要反覆的再講解,這不僅佔用老師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效率低下,如果我們製作成教學的短視頻,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用電腦打開想看幾遍看幾遍,老師也可以騰出手進行其他教學研究工作,更利於知識的傳播和重複使用。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薄看法,希望對您有用,若有其他問題在評論區留言。


初中數學高分課堂


其實您可以做成全冊的視頻,可以給大家免費觀看1到2集,後面付費觀看。

不過高中視頻 確實沒怎麼人看,(畢竟高中生太忙了(忙著王者,忙著戀愛), 小學英語或者低年級語文數學,看的人比較多


搞笑紅人匯


中小學網絡教育視頻對中小學教師來說就是千軍萬馬要過獨木橋,最後只有個別突出的老師能生存。

如果你十分優秀,你做網絡教育視頻可以前途無量!

如果你比較優秀,可以去嘗試挖掘你的潛力。

如果你是普通水平,那麼這可能是丟飯碗的前兆。

恕我直言。


雨佳吟


其實我也是一個“嫩頭青”,是從一個數年的頭條讀者,轉變成一位數天的“自媒體新手”,就因為這次疫情的出現,轉變了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此,無奈之下,我也得給學生“停課不停學”。我想這些作品棄之不捨,乾脆上傳,當做自己的記錄的自己學習的一個工具吧,也可以為更多人提供學習的便利,分享資源,所以這個心態很重要,如果一來就想著成千上萬的粉絲,多少流量,估計會很失望!畢竟志同道合者,說不定還在路上呢……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畢竟我們需要大量的輸出,肯定就需要大量的輸入,其實我們平日裡做的一些工作,從來沒有整理過,好好回想,正所謂“雁過留痕”,這樣也可以促進我們必須自我修煉,何樂而不為?!

最終需要的是堅持,堅持,堅持!我也在路上,攜手了很多與我志同道合者,聆聽他們與我指點迷津,為我鼓勵喝彩,一路向前,他們也成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源泉!

我是樂學同行君,願與君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