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熟語解釋 (7)


中華熟語解釋 (7)


601、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於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為良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603、殺風景——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

  604、殺雞焉用牛刀——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605、殺人不見血——殺人不露一點痕跡。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陰險毒辣。

  606、殺人不眨眼——殺人時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極其兇狠殘暴。

  607、山銳則不高——比喻人太露鋒芒,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609、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裡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後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610、山雨欲來風滿樓——欲:將要。比喻局勢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

  611、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比喻兩頭沒有著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613、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樑: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614、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615、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61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617、蛇化為龍,不變其文——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618、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幹下去。

  619、身後識方幹——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後才被重視。

  620、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621、身在江湖,心懸魏闕——魏闕: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築,用作朝廷的代稱。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後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

  622、神不知,鬼不覺——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624、神龍見首不見尾——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飯——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不能再改變。


中華熟語解釋 (7)


  626、勝敗乃兵家常事——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627、勝不驕,敗不餒——勝了不驕傲,敗了不灰心。

  628、勝讀十年書——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穫。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629、失敗為成功之母——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630、失之東隅(yú),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631、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毫、釐: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632、獅子大開口——比喻要價或所提條件很高。

  633、溼肉伴乾柴——形容拷打。

  634、十八層地獄——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死後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635、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636、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難遇到一次。

  637、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638、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639、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畫構思精密,不輕易下筆。

  640、十萬八千里——形容相距極遠。

  641、識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642、識時務者為俊傑——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幹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64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644、使功不如使過——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645、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46、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647、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648、事實勝於雄辯——事情的真實情況比喻雄辯更有說服力。

  649、試金石——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

  650、是可忍,孰不可忍——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中華熟語解釋 (7)


  651、手無縛雞之力——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弱、力氣小。

  652、守如處女,出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653、書同文,車同軌——車軌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國家統一。

  654、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655、樹倒猢孫(猻)散——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臺,隨從的人也就一鬨而散。

  656、樹欲靜而風不止——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颳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鬥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657、數東瓜,道茄子——形容說話羅唆,沒完沒了。

  658、耍花腔——用虛假而動聽的話騙人。

  659、雙斧伐孤樹——指嗜酒好色,摧殘身體。

  660、水火不相容——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相容。

  661、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危險。

  662、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663、水至清則無魚——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664、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665、說時遲,那時快——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666、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說怎樣就怎樣,不能更改。

  667、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668、死馬當活馬醫——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669、死無葬身之地——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

  670、死諸葛能走生仲達——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人雖死,餘威猶在。

  671、四海之內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672、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673、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674、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675、歲寒知松柏——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中華熟語解釋 (7)


  676、損人不利己——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677、損有餘補不足——減少多餘的,補充欠缺的。

  678、他鄉遇故知——在遠裡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興的事。

  679、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680、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681、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682、泰山不讓土壤——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麼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683、貪多嚼不爛——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684、湯裡來,水裡去——指銀錢隨手來隨手去,留不住。

  685、堂上一呼,階下百諾——諾:答應。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68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68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688、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689、替罪羊——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690、天低吳楚,眼空無物——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691、天高皇帝遠——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權力達不到。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69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693、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694、天下烏鴉一般黑——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一樣的壞。

  695、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

  69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697、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698、天字第一號——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個字。指第一或第一類中的第一號。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強的。

  699、挑得籃裡便是菜——比喻得到一點就行,毫不挑剔。

  700、跳到黃河洗不清——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中華熟語解釋 (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