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慧娟:筆墨丹青凝聚起戰“疫”的精神力量

“困難有時是一種凝聚力,凝聚起萬眾一心。當我們把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偉大的中華民族必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面對肆虐的疫情,著名畫家、齊白石藝苑院長齊慧娟如是說道。


齊慧娟:筆墨丹青凝聚起戰“疫”的精神力量


中國畫《合鑄平安 》作者:齊慧娟
作為齊白石先生的孫女,一直以來齊慧娟謹遵祖父對後輩的教誨,把對祖國和生命的熱愛融進藝術作品。疫情發生後,她以荷花、和平鴿為元素創作了國畫《合鑄平安》,並通過光明網書畫頻道發起的“眾志成城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徵集活動進行了網絡展播。

齊慧娟:筆墨丹青凝聚起戰“疫”的精神力量


中國畫《荷花 》作者:齊慧娟
“荷花象徵著和諧、平安,同時也寓意著齊心合力。當年爺爺獲得世界和平大獎的時候,畫的是和平鴿。所以我把和平鴿與荷花結合在一起,體現的是一種凝聚精神,這也是我們戰勝疫情的精神力量。”齊慧娟說,疫情當前,藝術家不能像醫生護士一樣衝在前線,想要做出自己的貢獻,唯有用手中的筆,潑墨作畫,為在前線艱苦奮戰的同胞們加油鼓勁。
或許是因為血脈傳承、點滴薰陶的原因,齊慧娟從小就喜愛畫畫。在齊慧娟心裡,爺爺齊白石不僅是一座豐碑屹立在心中,同時也是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峰,激勵著她前行。“他是一個傳奇,是歷史上年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北漂。60歲到了北京,但他從來不故步自封,一直在畫畫的道路上探索。”齊慧娟說,爺爺從學畫畫開始,就沒有一天不畫畫,去哪兒都帶著筆墨紙硯,正是這種對待藝術的執著,才成就了他。

齊慧娟:筆墨丹青凝聚起戰“疫”的精神力量


中國畫《報平安 》作者:齊慧娟
齊白石對待藝術的認真、執著、不懈努力,也深深影響著齊慧娟。她說:“爺爺讓我明白,一個人不管多大歲數,不管成就如何,只要去探索、追求,就永遠有上升的空間。既然我從事這份職業就要對得起它,我要把中國藝術鑽研透徹,我要更好的提高它!”

齊慧娟:筆墨丹青凝聚起戰“疫”的精神力量


中國畫《百毒不侵》作者:齊慧娟


與西畫追求形似不同的是,中國畫注重的是神似,寥寥幾筆,卻表現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在齊慧娟看來,要畫好中國畫,從表象走向精神層面,少不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滋養。“我畫畫不僅參照爺爺,還會博採眾家之長,比如徐悲鴻,八大山人等,都會學習。除此外,我會多看書,多接觸一些歷史性的東西,比如史記、民俗等,只有通過方方面面的涉獵,才能讓其畫作更有精神性,”齊慧娟說。
筆墨當隨時代。這次疫情,書畫家們用一幅幅作品勾勒出共克時艱的手足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傳遞了人間真情。齊慧娟說,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積極向上,困難是暫時的。心懷美好,就能戰勝它。而她也希望像爺爺一樣,不虛度每一日,在藝術上,爭取能夠推陳出新,形成自己的風格,把中國藝術更好的傳承下去。(光明網 記者劉希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