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人生潮起潮落,活著才需要勇氣

漂泊的遊子都對家鄉有一種特別的思念,對童年有一種難以忘懷的割捨。麥家的《人生海海》就是以家鄉為背景的一部小說。

麥家,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代表作有《風聲》、《暗算》、《解密》、《刀尖》等,其作品被譯成30多種語言,《解密》被翻譯成33種語言,是世界圖書館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被《經濟學人》評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說”,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唯一入選該文庫中當代作家。

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潮起潮落,浮浮沉沉。

小說以“我”為敘述者,講述這村裡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其實主要是“上校”的事情,他是一個怪人,人們私下裡都喊他“太監”,他沒有妻兒,和老母親一起生活,他整天不去幹活,但是他家的生活卻是村裡最好的,村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對“上校”的下半身很感興趣,但是又都不敢問。人們私底下都叫他“太監”可以當他們遇到不管大事還是小事的時候,都會找“上校”解決,“上校”也很樂意幫助他們,就像老保長罵爺爺時說的話一樣,雖然大家都喊他“太監”,可是村裡是有誰是把他當成“太監”的,他們都把他當“皇帝”一樣。

爺爺急於除去父親是“雞姦犯”而陷害“上校”去報警以後,村裡人知道這個消息都像炸鍋一樣,人們對爺爺時恨之入骨,“我們”一家都是他們的仇人,村民們對“我們”一家展開瘋狂的報復,爺爺為此喝藥自殺,“我”也被父親偷偷送走。

麥家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大源鎮蔣家門口村,麥家兒時家庭政治地位比較低下,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家裡的幾頂黑帽子使麥家從小就被別人歧視,沒人願意跟他交朋友,甚至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汙辱他。這在《人生海海》裡也有相似的橋段,當爺爺因為舉報“上校”而成為全村人的公敵時,“我”也是跟著遭殃的,首先沒有人願意和“我”一起玩,沒人願意和“我”坐同桌,老師也跟著說些陰陽怪氣的話,昔日裡最好的朋友,帶頭在“我”的桌子上畫叉,課桌上如同蜂窩一樣佈滿了叉。

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年輕有為的“上校”,自從17歲去當兵,一路自學成才,成為國民黨的得力干將、有名的外科醫生、優秀的解放軍。但是每個人都有秘密,越是出色的人故事越多,“上校”在抗戰時期,為了獲得敵人的情報,升入虎穴,不幸淪為日本人的玩物,被日本人在小腹上刻字,這些字成為“上校”一輩子的恥辱,他苟且的活著。因為小瞎子“我們”一家也是不幸的,爺爺自殺,父親和爺爺決裂,“我”遠走他鄉,孤苦伶仃地活著。

“這是我的勝利,饒過了他,也饒過了自己,我戰勝了幾十年沒戰勝的自己,彷彿經歷了一場激烈的鏖戰。敵人都死光了,一個不剩,我感到既光榮又孤獨,孤獨是我的花園,我開始在花園裡散步,享受孤獨留給我的安寧。

小說的最後,大家都達成了“和解”,我不再那麼痛恨村裡那個大惡人,“上校”瘋了以後,反而不在乎他的恥辱,到處把字展示給陌生人看。

人生海海,人生真如大海一樣,潮起潮落。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是我的英雄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