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有勝利的可能性嗎?說出你的看法?

無憂歷史


《孫子兵法》說,“天時,地利,人和,吾以此知勝負矣”除了這三樣,若想取得勝仗,須具備“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即政治、天時、地利、將帥、法制,這五者是一個軍隊打仗是否能取勝的關鍵,十分重要。我們從這些方面分析一下中日甲午戰爭,看看清政府有無勝利的可能性。

“道”即為政治,所謂政治,在古時,即為民意,而非君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不明,出師無名,戰爭無義,無端挑起戰爭,是為百姓不容。中日甲午戰爭並不是抗敵入侵,而是應朝鮮邀請出兵的。

“天”即為天時,既指晝夜晴雨、嚴寒酷暑,春夏秋冬四季等氣候條件變化也指所處的周圍環境。甲午戰爭時,清廷軍事上的頻頻失利,讓西方列強倍感失望。

“地”顧名思義,地利,征戰時,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峻和平坦,地域的寬窄,地形的利用等十分重要。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由於北洋水師的軍艦速度太慢,處於很大劣勢。

“將”即為將帥,領兵打仗的軍官。中日甲午戰時日本有士官學校和海\\陸軍大學,軍官受過正規化訓練,清朝提升的途徑還是科考,裙帶關係。

“ 法”即為法制,指軍隊的編制,將領和部下的管理、糧草武器的供應,軍隊法規等方方面面的情況。日本已經建立完備的兵役制度和部隊架構。而清軍是的主力是淮軍,一聽就是地方軍。武器上雖然清軍某方面有優勢,但是總體混雜,後勤供應跟不上。

甲午戰爭是在不知彼知己的情況下打的一場糊塗的戰爭,通過甲午戰爭,可以看到清廷的腐敗和無能,也導致清朝進一步走向衰落和日本快速的崛起。


清晨英語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甲午戰爭清政府沒有任何贏的可能。

清政府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反而為了自己政治需要互相扯皮

在甲午戰爭前,因為兩次鴉片戰爭之敗清政府開展了洋務運動,學習、吸收了一些西方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國力有一定的加強,出現了被所謂的“同光中興”。在1884年的中法戰爭中,清軍雖然敗多勝少,但是至少有了一戰之力。這無疑讓清政府又有了一些天朝上國的感覺,因此對於日本並不是非常重視。

所以在戰爭前中日兩國關係日益緊張時,除了李鴻章深知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經很強大,擔心爆發戰爭外。光緒和朝中大臣大多並不在意,忙著籌辦慈禧的六十大壽,並沒有為戰爭做任何準備。

結果戰爭爆發以後,清軍的戰備嚴重不足,清政府不得不倉促向海外採購軍火以滿足戰爭所需。然而清政府財政緊張,戰爭爆發以後一時無錢可用,外購軍火大受影響。加上戰爭造成的運輸問題,實際上採購的武器彈藥大多在戰後才到,發揮作用有限。

更糟糕的是光緒和帝黨還盲目樂觀,都認為如果爆發戰爭可以親共是那個取勝,加強光緒的聲望,並有意藉此機會剷除他們眼中的後黨骨幹李鴻章。在戰爭爆發以後清流就不斷彈劾李鴻章和淮軍各將,聲稱前線戰敗都是李鴻章賣國所為,要求嚴懲,並用湘軍替代。而山東巡撫李秉衡更是在威海衛-劉公島之戰期間,把山東的清軍全部撤守煙臺等地,不派一兵一卒前去援助。

這種內耗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戰爭的結果。等到湘軍也不堪一擊,被日軍殺的大敗以後,光緒等人才醒悟過來,不過為時已晚。

清軍的戰鬥力也無法和日軍抗衡

在甲午戰爭中,很多人可能更關注北洋水師,所以清軍在陸戰中的表現提到並不多。實際上陸戰的失敗,才是清政府最後乞和的主要原因。

洋務運動中,清政府雖然引進或者仿造了不少西方槍炮,並逐步以西式操典訓練清軍。不過並沒有從根本軍事制度上加以改變,沒有參謀,不懂地圖,沒有近代後勤。因此清軍實質上是裝備了西方槍炮的古代軍隊而已,其戰鬥力提高有限。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清軍的主要對手是國內的農民起義軍,問題並不是很嚴重。甲午戰爭以後,清軍的缺點暴露無遺,在戰場上一敗再敗。而且除了平壤之戰清軍勉強堅守了一天才撤退外,其他戰鬥清軍沒有一次能堅持一天以上,很多戰鬥更是一觸即潰。

在整場甲午戰爭中,17萬日軍的戰鬥死亡只有區區1132人,戰死率只有0.66%。更丟人的是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繳獲的彈藥是消耗總數的數倍,清軍的表現堪比稻草人。

而且要注意的是,甲午戰爭前期清政府投入的淮軍、東北練軍、湘軍還是清朝上下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些部隊陸續損耗,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匆匆投入戰場。

這些新兵大多缺乏訓練,很多人連步槍都不會用,到了戰場上表現更差。所以清政府也難以繼續打下去。

清政府的特性又讓它失去了唯一的取勝機會

甲午戰爭時,清政府唯一的取勝機會是堅決不投降,遷都內陸,然後發動全民抗戰。由於日本軍隊數量有限,而中國國土遼闊,因此有一定機會以國力拖垮日本。

不過清政府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無論是慈禧還是光緒都不願意漢人督撫的權力進一步增加,以免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相比之下,他們寧可向日本讓步,畢竟割地賠款不會真正危及他們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也不可能選擇唯一可能取勝的方法,也就失去了勝利的希望。


不沉的經遠


既然探討可能性,我認為甲午戰爭中清政府有勝利的可能性,理由如下:

1、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

霍去病八百騎兵橫掃漠北,項羽三萬破章邯二十萬的鉅鹿之戰,張遼七千大勝東吳十萬的合肥之戰,綠林軍一萬七千擊潰王莽軍四十三萬等等。


好多人說清政府腐敗無能,當時根本無法與日本強大海軍對抗,絕無勝算,那是不正確的。

2、當時的清政府並非一無是處,海軍實力在亞洲也是一流水平。

雖然1894年時,日本戰艦數量及噸位比清政府多些,倒也沒有達到壓倒性優勢。1894年時清朝北洋海軍有戰艦19艘,日本是33艘。中國的噸位是三萬八千噸,日本達到六萬四千多噸,主要作戰艦數中國是7艘日本是12艘,其中中國有七千噸級2艘,兩千噸級的5艘,日本四千噸級的4艘,三千噸級4艘,兩千噸級4艘。

以上數據可以說明,清政府北洋水師完全有實力與日本海軍抗衡。


3、甲午戰爭清政府的失敗有多種因素造成,並不單單是實力不足,不堪一擊。

若當時李鴻章聽從聶士誠建議先從朝鮮撤軍,甲午戰爭有可能避免或推遲。

若北洋水師正在購置的12門速射炮及時到位,若豐島海戰時李鴻章聽從丁汝昌建議全艦隊出動以多戰少,若豐島海戰時濟遠艦擊中吉野主機房的炮彈炸了,若慈禧不修頤和園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萬兩銀子用於購買作戰艦。那麼甲午黃海海戰很可能是另一種場面。

綜上所述,如果假設成立,那麼清政府還是有勝利的機會的。但歷史不容假設,只能說清政府氣數已盡,命運之神站在了日本一方而已。


獨釣秦時月


嚴格從戰略戰術上說起來是存在的,但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當時的清政府的備選項,所以就被認為是不可能了。

當時唯一的取勝之道就是抗日戰爭中所使用的以空間換時間。遷都再戰,不死不休。從北京遷至西安,西安守不住再遷到西南。當時的日本帝國還沒有二戰時期的軍備規模,和清朝決戰於甲午年,日本政府也有很大的賭國運性質。在日本首相和天皇的桌面上應該一直有一份戰敗或者僵持時期如何處理的計劃。當時日本的主要目標就是臺灣和東北,為了攻打臺灣,日本連天皇的近衛師團都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投入了戰鬥,可以說是賭上了所有的家底。成敗在此一舉,孤注一擲。所以,一旦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日本肯定是最先落敗的一方。因為即使他佔據了臺灣和東北,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臺灣被日本佔領後光是土著居民的反抗就持續了數年之久。所以,這些中華疆域日本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轉化為兵員補給站和後勤基地的。

但是,清朝的統治者不會放棄北京城的繁華和紫禁城的富貴。十幾代皇帝的珍藏,慈禧本人的珠寶、衣物、膳房、珍藏都不可能短時間遷移。這也是為什麼八國聯軍打到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才肯逃走的原因。不是千鈞一髮,她絕對不會同意遷都。歸根結底,是清朝統治者視天下為私產,視百姓為牛馬,視財富如命才會導致甲午慘敗。


經典守望者


甲午中日海戰,清政府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性。總的來講,當時的清政府,吏治腐敗,內憂外患,國力不足,軍隊建設落後,極度缺乏備戰打仗意識。也就是說,清王朝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實力都落後於對手。因而,讓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實力較強的日本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艦艇裝備落後。

清政府的艦艇整體勢力弱於日本。當時,清政府海軍軍艦總數為78艘,總噸位為8萬餘噸;日本為31艘,總噸位為5.9萬噸。

雖然清政府海軍總體上優於日本,但參加黃海作戰的海軍只有北洋艦隊。北洋艦隊的總噸位是3.5萬噸左右,總馬力是42200匹;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噸位是4萬餘噸,總馬力是68900匹;北洋艦隊的航速是10節,日本聯合艦隊的航速是14.5節。


日本艦隊(劇照)

而且,清政府參戰艦艇相對老化,船體結構不牢固,武器裝備老舊,機動靈活性較差。

甲午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國庫空虛的清政府把海軍經費挪用作太后壽辰的慶祝費用。導致本就捉襟見肘的國防開支全面緊縮,難以及時更新艦艇設備 。

慈禧太后(像)

其次,戰爭準備不足。

其一,強軍意識不足。1876—1888年,清政府海軍整軍備戰的意識比較強,購進了不少先進戰艦。但在1888年後,清政府建設、發展強大海軍的計劃裹足不前,導致軍力落後。

其二,實戰訓練不足。甲午海戰爆發前,北洋海軍也有訓練活動。李鴻章曾多次閱視,並給予充分肯定。但是,當時的訓練重常規,實戰訓練力度遠遠不夠。

手拿艦模的李鴻章(劇照)

其三,作戰彈藥不足。據有關北洋海軍士兵的戰後回憶,當時的彈藥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作戰需要。到了戰鬥結束前半小時,“鎮遠”艦的305毫米主炮和150毫米火炮的所有炮彈已經全部打光,僅剩15發穿甲彈。“定遠”艦的情況也是如此。



作戰中的北洋艦艇(像)

而日艦則彈藥充足,直到最後仍能強力炮擊。

第三,管理教育缺失。

其一,高層不懂海軍。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軍衙門,五位大臣之中,沒有一個人出身於海軍或接受過海軍軍事訓練。


總理衙門的大臣(像)

其二,專業人才缺乏。海軍是專業化、技術化很強的軍種,人才建設歷來是海軍發展的根本。甲午海戰前,與日本相比,清政府的海軍人才的教育培養處於較低水平——起步晚、質量差。

1855年,日本就在長崎等地創辦海軍傳習所和多個海軍操練所;1870年,日本兵部省號召“大辦海軍”,採取高、中、低培養相銜接,技戰術合一,院校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真正把提高海軍軍官的素質培養置於海軍建設的頭等地位。

1866年,清政府才建立了第一所海軍學校,即福建船政學堂。此後,一直原地不動踏步走。而且,當時清政府的海軍教育缺乏統一規劃,基本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


船政學堂的學員(像)

其三,精神意志疲軟。清政府與日本海軍院校教育的基礎課程大體相同,都是以學習西方的理工科知識為主。但在軍人的戰爭精神、戰鬥意志的培育上,清政府不如日本。

綜上訴述,在有著獨特的時代背景的甲午海戰中,清政府失敗了,其原因既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上的。


老王頭談歷史


甲午中日戰爭分為海戰和陸戰兩部分,陸戰是朝鮮之戰和遼東之戰,海戰就是黃海大戰以及後來日軍進攻旅順、威海衛軍港。如果我們假設北洋水師在海戰獲勝,那麼即使日軍在朝鮮擊敗清朝陸軍,那麼日本短時間也不可能也不敢繼續進攻遼東擴大戰果,而且北洋水師會徹底掌握黃海的制海權,並且在北洋水師的支援下清朝陸軍的反攻朝鮮半島上的日本陸軍都有可能。

定遠艦

甲午戰爭地圖如果更進一步,最後中國能夠勝利,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得以保存和發展。那麼,對於清王朝將會出現積極的一面。我們不妨設想一下:首先,對於光緒皇帝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眾所周知光緒皇帝是一位傀儡,甲午中日戰爭是光緒皇帝親政後的第一件大事,本來寄希望於“開門紅”,用大清對小日本練練手,也給自己正式上崗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結果卻遭遇“開門黑”。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復原圖

假設,甲午戰爭清朝能贏的話,光緒皇帝將會在政治上得到他想要的答案,這位皇帝的威望和呼聲將會更高。慈禧必然不會繼續阻撓光緒皇帝獲得更大的權力。

清光緒帝

思想開明、有志於學習西方的光緒皇帝,很有可能在接下來有積極的作為。

他利用他在滿漢權貴之間的巨大威望以及西方國家的認可,進一步進行改革,帶領清朝進行華麗轉身,很有可能延長清朝的壽命。當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改革,成功將深陷困局的沙俄帶出危局,也不是沒有先例。

洋務運動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林則徐,魏源,曾國藩等人看到。只有師夷長技以制夷,才能救中國。由此便開始了洋務運動。

少年不知李鴻章,如今真知李中堂

在19世紀60年代清朝上層出現了推崇西方科學技術的洋務派和因循守舊的保守派,洋務派以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包括後來的袁世凱等人物為代表,他們發起了洋務運動。推崇在清朝內建設官辦新型工業,堅持建立裝備近現代武器的新式海軍。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等,便是那時候誕生的。不要太小看了洋務派的成就,後來在近代中國工業上十分有名的漢陽兵工廠,

漢陽兵工廠

漢陽鐵廠,江南製造局等等都是洋務派的作品。可以說,洋務運動為中國近現代工業打下了良好基礎,否則中國工業基礎真的可能連印度都不如。

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運動蓬勃發展,最終以甲午戰爭的失敗,讓這一切宣告終結。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觀點說:日本終結了中國近代的兩次振興,一次是甲午戰爭終結了洋務運動的繼續進行;另外一次就是20世紀30年代對中國的入侵,打破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快速時期。


姜人軍


實力情況要從發展情況來看,19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有三千噸的鐵甲艦,兩千多噸的自衛艦,當時中國是沒有的。甲午海戰時北洋水師早不是遠東第一,其總噸位、總艦船數、主要作戰艦數都遠不如日本,且北洋水師沒有速射炮,日本打6發中國才打1發,炮彈質量太差。

直到1888 年,中國擁有七千級的兩艘,二千級的五艘,日本擁有三千級的三艘,兩千級的三艘,中國擁有18 艘艦艇,日本24 艘艦艇,但艦的數量比中國多。從艦的質量水平來看,中國已經超過日本。

但在後來的發展中,中國主要的艦隻沒有什麼變化,只增加了一艘廣甲艦,直到1894年北洋海軍19艘,日本是33艘。中國的噸位是三萬八千噸,日本達到六萬四千多噸,主要作戰艦數中國還是七千噸級2艘,兩千噸級的5艘,日本這時候四千噸級的4艘,三千噸級4艘,兩千噸級4艘。主要作戰艦數中國是7艘日本是12艘。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開戰之初,如果李鴻章聽從聶士誠建議先從朝鮮撤軍,甲午戰爭有可能避免或推遲;若北洋水師正在購置的12門速射炮及時到位,如果豐島海戰時李鴻章聽從丁汝昌建議全艦隊出動以多戰少,若豐島海戰時濟遠擊中吉野主機房的炮彈炸了,如果不修頤和園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萬兩銀子把作戰艦加兩倍,黃海海戰很可能是另一種場面。

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滅而告終。

從歷史趨勢看北洋水師的覆滅帶有一定必然性,但甲午海戰的失敗有許多偶然因素,不排除中國取勝的可能。清朝政府從各個方面存在問題,一個根本是沒有世界眼光,再一個不真正瞭解外國,包括李鴻章對外國比較熟悉的,實際上侷限性很大。





文旅攬勝


歷史沒有假設。

清國之亡國,非亡於辛亥革命,實亡於甲午戰爭。甲午之敗把我國現代化運動的第一階段的科技現代化成績冤枉地報廢了,甲午之敗也使那個有見識、有權力、集中興名臣於一朝的官僚集團膽戰心寒而全部自動或被動靠邊站,對變法圖強喪失信心,這一集團既靠邊站,朝廷走向兩極分化,皇帝與太后不能靠邊站,乃各趨極端,一分為二。林肯說:“一個分裂的房屋是不能站立的。’大清王朝這座房屋哪能例外呢?”

甲午掀起了新一輪瓜分中國的狂潮,倫敦報紙說:“中國為東方一團大物,勢已動搖,今歐洲之入,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凡與中國交涉者亦為之大變,中國被日本重拳橫擊,使其水陸之師一齊放倒,故各國乘此微弱,群相吞噬。”德國報紙說:“自中日失和之後,我歐洲之人皆欲瓜分中國,蓋中國如俎之肉,人皆可得而一臠也。”俄國《新聞報》說:“要緊緊抓住中國甲午戰敗的太好時機,乾淨利落解決中國問題,由歐洲幾個主要國家加以瓜分。”《泰晤士報》說:“關於中國的潛力以及中國迷夢已醒的種種神話已經被這次戰爭完全澄清了。中國是一盤散沙,它只有通過外力才有可能打起精神和組織起來。”而德皇威廉二世卻說:“日本戰勝中國,對西方來說或許是夢願的開始,在一個西化的日本領導下,中國巨大的潛力將被激發出來,中日合流的黃禍將在成吉思汗後再度橫掃世界。”

然而清國真的沒有贏的希望嗎?不是的,日本在此戰雖連連取勝,但這種勝利卻接近失敗。日本參戰的7個師團死傷3萬人,除此外因戰爭壓力過大而自殺的也不少。截至馬關議和,仗才打了8個月,日本的人力、物力、財力已消耗殆盡,連外相陸奧宗光都說:“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而去年來繼續長期戰鬥之我軍人員、軍需已告缺乏。”所以日本希望早日議和。

其實在馬關議和前日本佔領的地方很有限,只有遼寧的四分之一,山東的十分之一,臺灣的二十分之一,並末攻下中國的一個省會。日本想在談判桌上敲詐更大的利益,就要在戰場上佔有更多的地區,不得不讓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在更多的戰場受到更大的損失。如在澎湖,日軍自稱“患瘟疫而亡者達980入,患肺結核者更不計其數,死亡和患傳染病者佔我軍五分之一”,可見日軍也快扛不住了,所以日本更加緊和談。當然如果和談破裂,日本可能會進攻北京,但當時日軍已全部來到中國,本土只剩警察。而清軍主力雲集京津,即使日軍僥倖打進北京,只要清國能堅持抵抗,日本只會陷得更深、輸得更慘。慈禧打算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出時,清軍將領一致反對停戰,他們都看出日本快撐不住了,認為打下去日本就完了。統率關外諸軍的劉坤一說:“倭寇是遠道而來,論形勢我為主,日本為客,我們以逸待勞,日軍孤懸海外,怎能在我國久留?時間一長他就撐不住了,因此,‘持久’二字就是我們擊敗倭寇的絕招。”

連威海衛之戰臨陣脫逃的山東巡撫李秉衡都說:“日本戰時經濟狀況不佳,如果用拱手送給日本的2億兩白銀練兵,中國肯定可以自強,我願統軍與日本血戰到底,將功贖罪。”

赫德在開戰前就說:“日本在這場戰爭中料將勇猛進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國方面不免又用老戰術,但它只要經得住失敗,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數上的優勢轉移局面,取得最後勝利。”戰時他說:“如果戰爭拖長,中國的資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難的本領也必將勝過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訓練、組織能力。”《泰晤士報》在1895年也認為日軍在中國已陷入困境,戰爭的轉折點即將到來。

恭親王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我們對這場戰爭處理得不夠明智,有些官員表現不稱職,不能勝任國家的責任。由於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們大清國在這次戰爭蒙受了巨大的痛苫和損失。我們清國人遵守法度而日本人祟尚武力。我們知道自己在軍事上比較薄弱,因此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假如日本能本著友好的態度與清國協商,達成和平是可能的。然而假如日本人的要求過於苛刻,那我們只好繼續戰鬥。”恭親王得知馬關議和的條款後,覺得過於苛刻,也堅決請戰。

在此期間,清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宋育仁提出了奇襲日本本土的計劃,他打算向英國購買5艘軍艦、10艘魚雷艇,裝載2000澳大利亞僱傭軍,出發後打著澳大利亞商船的旗號,奇襲長崎。但是此計劃末被清政府採納,因為這無異於羊入虎口,成功幾率微乎其微。 最終慈禧喪失了抵抗的意志,不僅讓日本人白白拿走2億兩白銀和寶島臺灣,還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寬容從來不是軟弱,我們對日本的寬容也絕不是軟弱。每個民族都有足夠的勇氣忍受其他民族造成的痛苦,同時也有足夠的勇氣寬容其他民族,我們中華民族可以寬容日本民族,但我們絕不能忘記歷史,絕不能忘記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甲午一去不復返,強國千載空悠悠。 清政府不想打日本抓住機會從而走向富國強兵之路 清政府之所以和談,害怕北京失守並對其統治產生影響,為此願意和日本和談不管會不會賠款、割地就為了止戰。日本政府抓住機會獲取大量賠款從有足夠資金髮展自己,日本就此騰飛富國強兵。 可我們設想另外結局,清政府發佈全國動員令,完全有可能打贏這一仗,日本綜合實力原低於清政府,不願意繼續打下去只想見好就收,打下去不穩國家政治。


乏味的生活1982


沒有,有句話是咋說的,千軍萬馬一條龍,當時誰掌管中國,是慈禧。國民黨時期又咋樣,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是一樣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衝直撞,蔣介石及國民黨政府敢管嗎?只有到了毛澤東時代,從紫石雲號開始,英美在中國橫行霸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然後是朝鮮戰爭,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的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上,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毛澤東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幾十年了,但是人民永遠忘不了他。一個國家需要像毛澤東這樣的大智大勇,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每次集會的時候,毛澤東最常用的一個口號就是“人民萬歲”。一個領袖心裡全裝著人民,人民能不懷念他嗎?


東郭先生4540


戰爭是力量的競賽,更是是軍力的競賽。對這場戰爭主要從軍力方面分析一下:

從軍隊數量上看。

1893年,日本陸軍有7個師團,將近7萬人,甲午戰爭中派到中國和朝鮮作戰的兵力是17萬多。

中國雖然軍隊總數較多有100餘萬,但舊八旗、綠營幾無作戰能力,有作戰能力的只有三分之一。日本參謀本部曾估計中國軍隊有效實力是35萬。

中國軍隊雖然數量佔優,但軍隊裝備、編制、訓練、官兵素質和教育程度、士氣、戰術等方面與日本軍隊還有一定差距。

從裝備方面看。

整體上日軍優於中方,但並沒有那麼懸殊。一方面,日軍的裝備遠不及西方,另一方面,中國經過30年的洋務運動,武器裝備得到了很大的改進。

比如,在海軍上,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37艘,總噸位59000餘噸;北洋海軍有軍艦22艘,魚雷艇12艘,總噸位41200噸。

另外,北洋戰艦的功率、航速、艦齡、火炮等均劣於日軍,只有定遠、鎮遠兩鐵甲艦可以日軍造成較大威脅。

從其他方面看。

在軍事制度、組織方面,日本已實現近代化,但中國軍隊卻沿用原湘軍的營制,兵種單一,對外作戰上,指揮不靈活、配合不好,與日軍的師團制形成鮮明對比。

另外,中國軍隊沒有嚴密的指揮系統,沒有司令部,沒有參謀官,戰鬥部署基本只憑指揮官拍腦袋決定。各軍平時各駐一地,互不隸屬,缺乏訓練,也未組織合成演習。

還有在軍人教育水平上差距較大。日本陸軍高級軍官有一半或進過本國軍事學校、或到西歐學習過軍事。

而中國陸軍高級將領沒有一個進過新軍事學校,大多是行伍出身的舊式軍人。中國武備學堂雖也培養出了一些學生,但卻沒有指揮軍隊之權。

日本士兵的教育普及程度也比中國士兵高出很多。

人、武器、組織制度是軍隊戰鬥力的三個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務運動以來中國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軍事技術,而忽視了制度和人的改變,這成為了清軍的基本弱點。

除過以上,在作戰準備上,中國軍隊也不夠充分。

日本在維新政權建立後,便以對外侵略擴張作為基本國策。其策略又是對歐美強國暫時妥協,而把中、朝作為首選侵略對象。日本海軍就是以中國海軍為假想敵建設的。

而同樣發展軍事工業,編練新軍的的中國,只是為了抵禦外國侵略,並無向外之意。

因此,中國缺乏充分的準備,也是戰爭被動的原因之一。

這就像是二戰中,蘇聯對德國,一開始沒有充足的準備,而德國早就做好了閃擊蘇聯準備,使得戰爭一開始,蘇聯就陷入被動挨打之中。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場戰爭清政府會敗,但敗的過於慘重,整個北洋水師遭到全軍覆滅,這是清政府所沒有想到的。

因此,從當時戰爭的準備、武器裝備、軍隊戰術素養與士氣等方面來看,這場戰爭清政府是沒有勝利的可能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