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有胜利的可能性吗?说出你的看法?

无忧历史


《孙子兵法》说,“天时,地利,人和,吾以此知胜负矣”除了这三样,若想取得胜仗,须具备“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即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这五者是一个军队打仗是否能取胜的关键,十分重要。我们从这些方面分析一下中日甲午战争,看看清政府有无胜利的可能性。

“道”即为政治,所谓政治,在古时,即为民意,而非君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不明,出师无名,战争无义,无端挑起战争,是为百姓不容。中日甲午战争并不是抗敌入侵,而是应朝鲜邀请出兵的。

“天”即为天时,既指昼夜晴雨、严寒酷暑,春夏秋冬四季等气候条件变化也指所处的周围环境。甲午战争时,清廷军事上的频频失利,让西方列强倍感失望。

“地”顾名思义,地利,征战时,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和平坦,地域的宽窄,地形的利用等十分重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由于北洋水师的军舰速度太慢,处于很大劣势。

“将”即为将帅,领兵打仗的军官。中日甲午战时日本有士官学校和海\\陆军大学,军官受过正规化训练,清朝提升的途径还是科考,裙带关系。

“ 法”即为法制,指军队的编制,将领和部下的管理、粮草武器的供应,军队法规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日本已经建立完备的兵役制度和部队架构。而清军是的主力是淮军,一听就是地方军。武器上虽然清军某方面有优势,但是总体混杂,后勤供应跟不上。

甲午战争是在不知彼知己的情况下打的一场糊涂的战争,通过甲午战争,可以看到清廷的腐败和无能,也导致清朝进一步走向衰落和日本快速的崛起。


清晨英语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甲午战争清政府没有任何赢的可能。

清政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反而为了自己政治需要互相扯皮

在甲午战争前,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之败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学习、吸收了一些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国力有一定的加强,出现了被所谓的“同光中兴”。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清军虽然败多胜少,但是至少有了一战之力。这无疑让清政府又有了一些天朝上国的感觉,因此对于日本并不是非常重视。

所以在战争前中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时,除了李鸿章深知日本的军事实力已经很强大,担心爆发战争外。光绪和朝中大臣大多并不在意,忙着筹办慈禧的六十大寿,并没有为战争做任何准备。

结果战争爆发以后,清军的战备严重不足,清政府不得不仓促向海外采购军火以满足战争所需。然而清政府财政紧张,战争爆发以后一时无钱可用,外购军火大受影响。加上战争造成的运输问题,实际上采购的武器弹药大多在战后才到,发挥作用有限。

更糟糕的是光绪和帝党还盲目乐观,都认为如果爆发战争可以亲共是那个取胜,加强光绪的声望,并有意借此机会铲除他们眼中的后党骨干李鸿章。在战争爆发以后清流就不断弹劾李鸿章和淮军各将,声称前线战败都是李鸿章卖国所为,要求严惩,并用湘军替代。而山东巡抚李秉衡更是在威海卫-刘公岛之战期间,把山东的清军全部撤守烟台等地,不派一兵一卒前去援助。

这种内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战争的结果。等到湘军也不堪一击,被日军杀的大败以后,光绪等人才醒悟过来,不过为时已晚。

清军的战斗力也无法和日军抗衡

在甲午战争中,很多人可能更关注北洋水师,所以清军在陆战中的表现提到并不多。实际上陆战的失败,才是清政府最后乞和的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虽然引进或者仿造了不少西方枪炮,并逐步以西式操典训练清军。不过并没有从根本军事制度上加以改变,没有参谋,不懂地图,没有近代后勤。因此清军实质上是装备了西方枪炮的古代军队而已,其战斗力提高有限。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的主要对手是国内的农民起义军,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甲午战争以后,清军的缺点暴露无遗,在战场上一败再败。而且除了平壤之战清军勉强坚守了一天才撤退外,其他战斗清军没有一次能坚持一天以上,很多战斗更是一触即溃。

在整场甲午战争中,17万日军的战斗死亡只有区区1132人,战死率只有0.66%。更丢人的是在甲午战争中,日本缴获的弹药是消耗总数的数倍,清军的表现堪比稻草人。

而且要注意的是,甲午战争前期清政府投入的淮军、东北练军、湘军还是清朝上下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部队陆续损耗,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匆匆投入战场。

这些新兵大多缺乏训练,很多人连步枪都不会用,到了战场上表现更差。所以清政府也难以继续打下去。

清政府的特性又让它失去了唯一的取胜机会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唯一的取胜机会是坚决不投降,迁都内陆,然后发动全民抗战。由于日本军队数量有限,而中国国土辽阔,因此有一定机会以国力拖垮日本。

不过清政府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都不愿意汉人督抚的权力进一步增加,以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相比之下,他们宁可向日本让步,毕竟割地赔款不会真正危及他们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也不可能选择唯一可能取胜的方法,也就失去了胜利的希望。


不沉的经远


既然探讨可能性,我认为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有胜利的可能性,理由如下:

1、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

霍去病八百骑兵横扫漠北,项羽三万破章邯二十万的巨鹿之战,张辽七千大胜东吴十万的合肥之战,绿林军一万七千击溃王莽军四十三万等等。


好多人说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根本无法与日本强大海军对抗,绝无胜算,那是不正确的。

2、当时的清政府并非一无是处,海军实力在亚洲也是一流水平。

虽然1894年时,日本战舰数量及吨位比清政府多些,倒也没有达到压倒性优势。1894年时清朝北洋海军有战舰19艘,日本是33艘。中国的吨位是三万八千吨,日本达到六万四千多吨,主要作战舰数中国是7艘日本是12艘,其中中国有七千吨级2艘,两千吨级的5艘,日本四千吨级的4艘,三千吨级4艘,两千吨级4艘。

以上数据可以说明,清政府北洋水师完全有实力与日本海军抗衡。


3、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有多种因素造成,并不单单是实力不足,不堪一击。

若当时李鸿章听从聂士诚建议先从朝鲜撤军,甲午战争有可能避免或推迟。

若北洋水师正在购置的12门速射炮及时到位,若丰岛海战时李鸿章听从丁汝昌建议全舰队出动以多战少,若丰岛海战时济远舰击中吉野主机房的炮弹炸了,若慈禧不修颐和园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万两银子用于购买作战舰。那么甲午黄海海战很可能是另一种场面。

综上所述,如果假设成立,那么清政府还是有胜利的机会的。但历史不容假设,只能说清政府气数已尽,命运之神站在了日本一方而已。


独钓秦时月


严格从战略战术上说起来是存在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当时的清政府的备选项,所以就被认为是不可能了。

当时唯一的取胜之道就是抗日战争中所使用的以空间换时间。迁都再战,不死不休。从北京迁至西安,西安守不住再迁到西南。当时的日本帝国还没有二战时期的军备规模,和清朝决战于甲午年,日本政府也有很大的赌国运性质。在日本首相和天皇的桌面上应该一直有一份战败或者僵持时期如何处理的计划。当时日本的主要目标就是台湾和东北,为了攻打台湾,日本连天皇的近卫师团都由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领投入了战斗,可以说是赌上了所有的家底。成败在此一举,孤注一掷。所以,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日本肯定是最先落败的一方。因为即使他占据了台湾和东北,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台湾被日本占领后光是土著居民的反抗就持续了数年之久。所以,这些中华疆域日本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转化为兵员补给站和后勤基地的。

但是,清朝的统治者不会放弃北京城的繁华和紫禁城的富贵。十几代皇帝的珍藏,慈禧本人的珠宝、衣物、膳房、珍藏都不可能短时间迁移。这也是为什么八国联军打到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才肯逃走的原因。不是千钧一发,她绝对不会同意迁都。归根结底,是清朝统治者视天下为私产,视百姓为牛马,视财富如命才会导致甲午惨败。


经典守望者


甲午中日海战,清政府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性。总的来讲,当时的清政府,吏治腐败,内忧外患,国力不足,军队建设落后,极度缺乏备战打仗意识。也就是说,清王朝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实力都落后于对手。因而,让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较强的日本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舰艇装备落后。

清政府的舰艇整体势力弱于日本。当时,清政府海军军舰总数为78艘,总吨位为8万余吨;日本为31艘,总吨位为5.9万吨。

虽然清政府海军总体上优于日本,但参加黄海作战的海军只有北洋舰队。北洋舰队的总吨位是3.5万吨左右,总马力是42200匹;日本联合舰队的总吨位是4万余吨,总马力是68900匹;北洋舰队的航速是10节,日本联合舰队的航速是14.5节。


日本舰队(剧照)

而且,清政府参战舰艇相对老化,船体结构不牢固,武器装备老旧,机动灵活性较差。

甲午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国库空虚的清政府把海军经费挪用作太后寿辰的庆祝费用。导致本就捉襟见肘的国防开支全面紧缩,难以及时更新舰艇设备 。

慈禧太后(像)

其次,战争准备不足。

其一,强军意识不足。1876—1888年,清政府海军整军备战的意识比较强,购进了不少先进战舰。但在1888年后,清政府建设、发展强大海军的计划裹足不前,导致军力落后。

其二,实战训练不足。甲午海战爆发前,北洋海军也有训练活动。李鸿章曾多次阅视,并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当时的训练重常规,实战训练力度远远不够。

手拿舰模的李鸿章(剧照)

其三,作战弹药不足。据有关北洋海军士兵的战后回忆,当时的弹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作战需要。到了战斗结束前半小时,“镇远”舰的305毫米主炮和150毫米火炮的所有炮弹已经全部打光,仅剩15发穿甲弹。“定远”舰的情况也是如此。



作战中的北洋舰艇(像)

而日舰则弹药充足,直到最后仍能强力炮击。

第三,管理教育缺失。

其一,高层不懂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五位大臣之中,没有一个人出身于海军或接受过海军军事训练。


总理衙门的大臣(像)

其二,专业人才缺乏。海军是专业化、技术化很强的军种,人才建设历来是海军发展的根本。甲午海战前,与日本相比,清政府的海军人才的教育培养处于较低水平——起步晚、质量差。

1855年,日本就在长崎等地创办海军传习所和多个海军操练所;1870年,日本兵部省号召“大办海军”,采取高、中、低培养相衔接,技战术合一,院校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真正把提高海军军官的素质培养置于海军建设的头等地位。

1866年,清政府才建立了第一所海军学校,即福建船政学堂。此后,一直原地不动踏步走。而且,当时清政府的海军教育缺乏统一规划,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船政学堂的学员(像)

其三,精神意志疲软。清政府与日本海军院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大体相同,都是以学习西方的理工科知识为主。但在军人的战争精神、战斗意志的培育上,清政府不如日本。

综上诉述,在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的甲午海战中,清政府失败了,其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


老王头谈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分为海战和陆战两部分,陆战是朝鲜之战和辽东之战,海战就是黄海大战以及后来日军进攻旅顺、威海卫军港。如果我们假设北洋水师在海战获胜,那么即使日军在朝鲜击败清朝陆军,那么日本短时间也不可能也不敢继续进攻辽东扩大战果,而且北洋水师会彻底掌握黄海的制海权,并且在北洋水师的支援下清朝陆军的反攻朝鲜半岛上的日本陆军都有可能。

定远舰

甲午战争地图如果更进一步,最后中国能够胜利,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得以保存和发展。那么,对于清王朝将会出现积极的一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首先,对于光绪皇帝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众所周知光绪皇帝是一位傀儡,甲午中日战争是光绪皇帝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本来寄希望于“开门红”,用大清对小日本练练手,也给自己正式上岗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结果却遭遇“开门黑”。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复原图

假设,甲午战争清朝能赢的话,光绪皇帝将会在政治上得到他想要的答案,这位皇帝的威望和呼声将会更高。慈禧必然不会继续阻挠光绪皇帝获得更大的权力。

清光绪帝

思想开明、有志于学习西方的光绪皇帝,很有可能在接下来有积极的作为。

他利用他在满汉权贵之间的巨大威望以及西方国家的认可,进一步进行改革,带领清朝进行华丽转身,很有可能延长清朝的寿命。当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成功将深陷困局的沙俄带出危局,也不是没有先例。

洋务运动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等人看到。只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救中国。由此便开始了洋务运动。

少年不知李鸿章,如今真知李中堂

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上层出现了推崇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派和因循守旧的保守派,洋务派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包括后来的袁世凯等人物为代表,他们发起了洋务运动。推崇在清朝内建设官办新型工业,坚持建立装备近现代武器的新式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等,便是那时候诞生的。不要太小看了洋务派的成就,后来在近代中国工业上十分有名的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

汉阳铁厂,江南制造局等等都是洋务派的作品。可以说,洋务运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否则中国工业基础真的可能连印度都不如。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蓬勃发展,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让这一切宣告终结。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个观点说:日本终结了中国近代的两次振兴,一次是甲午战争终结了洋务运动的继续进行;另外一次就是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的入侵,打破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快速时期。


姜人军


实力情况要从发展情况来看,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有三千吨的铁甲舰,两千多吨的自卫舰,当时中国是没有的。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早不是远东第一,其总吨位、总舰船数、主要作战舰数都远不如日本,且北洋水师没有速射炮,日本打6发中国才打1发,炮弹质量太差。

直到1888 年,中国拥有七千级的两艘,二千级的五艘,日本拥有三千级的三艘,两千级的三艘,中国拥有18 艘舰艇,日本24 艘舰艇,但舰的数量比中国多。从舰的质量水平来看,中国已经超过日本。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中国主要的舰只没有什么变化,只增加了一艘广甲舰,直到1894年北洋海军19艘,日本是33艘。中国的吨位是三万八千吨,日本达到六万四千多吨,主要作战舰数中国还是七千吨级2艘,两千吨级的5艘,日本这时候四千吨级的4艘,三千吨级4艘,两千吨级4艘。主要作战舰数中国是7艘日本是12艘。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开战之初,如果李鸿章听从聂士诚建议先从朝鲜撤军,甲午战争有可能避免或推迟;若北洋水师正在购置的12门速射炮及时到位,如果丰岛海战时李鸿章听从丁汝昌建议全舰队出动以多战少,若丰岛海战时济远击中吉野主机房的炮弹炸了,如果不修颐和园三海工程把省下的1500万两银子把作战舰加两倍,黄海海战很可能是另一种场面。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而告终。

从历史趋势看北洋水师的覆灭带有一定必然性,但甲午海战的失败有许多偶然因素,不排除中国取胜的可能。清朝政府从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一个根本是没有世界眼光,再一个不真正了解外国,包括李鸿章对外国比较熟悉的,实际上局限性很大。





文旅揽胜


历史没有假设。

清国之亡国,非亡于辛亥革命,实亡于甲午战争。甲午之败把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的科技现代化成绩冤枉地报废了,甲午之败也使那个有见识、有权力、集中兴名臣于一朝的官僚集团胆战心寒而全部自动或被动靠边站,对变法图强丧失信心,这一集团既靠边站,朝廷走向两极分化,皇帝与太后不能靠边站,乃各趋极端,一分为二。林肯说:“一个分裂的房屋是不能站立的。’大清王朝这座房屋哪能例外呢?”

甲午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伦敦报纸说:“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入,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凡与中国交涉者亦为之大变,中国被日本重拳横击,使其水陆之师一齐放倒,故各国乘此微弱,群相吞噬。”德国报纸说:“自中日失和之后,我欧洲之人皆欲瓜分中国,盖中国如俎之肉,人皆可得而一脔也。”俄国《新闻报》说:“要紧紧抓住中国甲午战败的太好时机,干净利落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泰晤士报》说:“关于中国的潜力以及中国迷梦已醒的种种神话已经被这次战争完全澄清了。中国是一盘散沙,它只有通过外力才有可能打起精神和组织起来。”而德皇威廉二世却说:“日本战胜中国,对西方来说或许是梦愿的开始,在一个西化的日本领导下,中国巨大的潜力将被激发出来,中日合流的黄祸将在成吉思汗后再度横扫世界。”

然而清国真的没有赢的希望吗?不是的,日本在此战虽连连取胜,但这种胜利却接近失败。日本参战的7个师团死伤3万人,除此外因战争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也不少。截至马关议和,仗才打了8个月,日本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消耗殆尽,连外相陆奥宗光都说:“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人员、军需已告缺乏。”所以日本希望早日议和。

其实在马关议和前日本占领的地方很有限,只有辽宁的四分之一,山东的十分之一,台湾的二十分之一,并末攻下中国的一个省会。日本想在谈判桌上敲诈更大的利益,就要在战场上占有更多的地区,不得不让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在更多的战场受到更大的损失。如在澎湖,日军自称“患瘟疫而亡者达980入,患肺结核者更不计其数,死亡和患传染病者占我军五分之一”,可见日军也快扛不住了,所以日本更加紧和谈。当然如果和谈破裂,日本可能会进攻北京,但当时日军已全部来到中国,本土只剩警察。而清军主力云集京津,即使日军侥幸打进北京,只要清国能坚持抵抗,日本只会陷得更深、输得更惨。慈禧打算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出时,清军将领一致反对停战,他们都看出日本快撑不住了,认为打下去日本就完了。统率关外诸军的刘坤一说:“倭寇是远道而来,论形势我为主,日本为客,我们以逸待劳,日军孤悬海外,怎能在我国久留?时间一长他就撑不住了,因此,‘持久’二字就是我们击败倭寇的绝招。”

连威海卫之战临阵脱逃的山东巡抚李秉衡都说:“日本战时经济状况不佳,如果用拱手送给日本的2亿两白银练兵,中国肯定可以自强,我愿统军与日本血战到底,将功赎罪。”

赫德在开战前就说:“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老战术,但它只要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取得最后胜利。”战时他说:“如果战争拖长,中国的资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难的本领也必将胜过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训练、组织能力。”《泰晤士报》在1895年也认为日军在中国已陷入困境,战争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恭亲王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们对这场战争处理得不够明智,有些官员表现不称职,不能胜任国家的责任。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们大清国在这次战争蒙受了巨大的痛苫和损失。我们清国人遵守法度而日本人祟尚武力。我们知道自己在军事上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日本能本着友好的态度与清国协商,达成和平是可能的。然而假如日本人的要求过于苛刻,那我们只好继续战斗。”恭亲王得知马关议和的条款后,觉得过于苛刻,也坚决请战。

在此期间,清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宋育仁提出了奇袭日本本土的计划,他打算向英国购买5艘军舰、10艘鱼雷艇,装载2000澳大利亚雇佣军,出发后打着澳大利亚商船的旗号,奇袭长崎。但是此计划末被清政府采纳,因为这无异于羊入虎口,成功几率微乎其微。 最终慈禧丧失了抵抗的意志,不仅让日本人白白拿走2亿两白银和宝岛台湾,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宽容从来不是软弱,我们对日本的宽容也绝不是软弱。每个民族都有足够的勇气忍受其他民族造成的痛苦,同时也有足够的勇气宽容其他民族,我们中华民族可以宽容日本民族,但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绝不能忘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甲午一去不复返,强国千载空悠悠。 清政府不想打日本抓住机会从而走向富国强兵之路 清政府之所以和谈,害怕北京失守并对其统治产生影响,为此愿意和日本和谈不管会不会赔款、割地就为了止战。日本政府抓住机会获取大量赔款从有足够资金发展自己,日本就此腾飞富国强兵。 可我们设想另外结局,清政府发布全国动员令,完全有可能打赢这一仗,日本综合实力原低于清政府,不愿意继续打下去只想见好就收,打下去不稳国家政治。


乏味的生活1982


没有,有句话是咋说的,千军万马一条龙,当时谁掌管中国,是慈禧。国民党时期又咋样,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是一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敢管吗?只有到了毛泽东时代,从紫石云号开始,英美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然后是朝鲜战争,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的老老实实回到谈判桌上,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是人民永远忘不了他。一个国家需要像毛泽东这样的大智大勇,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每次集会的时候,毛泽东最常用的一个口号就是“人民万岁”。一个领袖心里全装着人民,人民能不怀念他吗?


东郭先生4540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更是是军力的竞赛。对这场战争主要从军力方面分析一下:

从军队数量上看。

1893年,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将近7万人,甲午战争中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

中国虽然军队总数较多有100余万,但旧八旗、绿营几无作战能力,有作战能力的只有三分之一。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有效实力是35万。

中国军队虽然数量占优,但军队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术等方面与日本军队还有一定差距。

从装备方面看。

整体上日军优于中方,但并没有那么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远不及西方,另一方面,中国经过30年的洋务运动,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比如,在海军上,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

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军,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以日军造成较大威胁。

从其他方面看。

在军事制度、组织方面,日本已实现近代化,但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兵种单一,对外作战上,指挥不灵活、配合不好,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鲜明对比。

另外,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战斗部署基本只凭指挥官拍脑袋决定。各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未组织合成演习。

还有在军人教育水平上差距较大。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习过军事。

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军人。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出了一些学生,但却没有指挥军队之权。

日本士兵的教育普及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出很多。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这成为了清军的基本弱点。

除过以上,在作战准备上,中国军队也不够充分。

日本在维新政权建立后,便以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其策略又是对欧美强国暂时妥协,而把中、朝作为首选侵略对象。日本海军就是以中国海军为假想敌建设的。

而同样发展军事工业,编练新军的的中国,只是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并无向外之意。

因此,中国缺乏充分的准备,也是战争被动的原因之一。

这就像是二战中,苏联对德国,一开始没有充足的准备,而德国早就做好了闪击苏联准备,使得战争一开始,苏联就陷入被动挨打之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清政府会败,但败的过于惨重,整个北洋水师遭到全军覆灭,这是清政府所没有想到的。

因此,从当时战争的准备、武器装备、军队战术素养与士气等方面来看,这场战争清政府是没有胜利的可能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