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李鴻章這一生前有虎,後有狼,進退兩難,而在這進退兩難之際還要給人當刀子使,可謂是命途多舛。

甲午戰爭之後,俄國趁虛而入,企圖以“共同防禦日本”為由頭,通過賄賂李鴻章,讓清政府簽訂《禦敵互相援助條約》,而這所謂的相互援助條約表面上是一個幌子,實際上就是希望清朝能給他們沿海口的開放權以及修建鐵路等等方式,而這一行為也是俄國的陰謀詭計,想以此來納入東三省為俄國的勢力範圍。對這一行為,李鴻章想必也是清楚的,不過慈禧這頭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大局”,自然是棄車保帥,接受了這一“賣國行為”。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然後在簽約的前期,意外發生了,一個被日本《天津日日新聞》聘用的中國記者沈藎,運用自己的人際關係拿到了《中俄密約》(這一點上有可能是日本人暗中作梗,以此想借沈藎之手打亂這一條約,為此做出一個計劃)。

對於沈藎而言,看到這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自然是怒不可遏,最後將這一份草稿遞交給了天津英文《新聞報》,之後這一條秘密協定就不再是秘密了,被眾人知曉。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對於這一條秘密協定,在當時的社會各界引起的可不是一陣躁動,要知道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國人的愛國之心熱漲,都是一致對外,而這個協定的公開,無疑是引得了眾怒,國人紛紛想要報國,清政府卻在背地裡賣國,這無疑是寒了一大批人的心。於是對此就開始了激烈的抨擊,整個大清朝也為之轟動。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慈禧見狀,擔心會激起更大的民變,最終選擇了服軟,沒有和俄國簽訂這一項協定。然慈禧是服軟了,這個氣頭沒地方出,那個洩露這件事的人,就成了罪魁禍首,於是慈禧就下令嚴查,結果沒多久就查到了沈藎頭上。

對於慈禧而言,沈藎就是壞了自己的“好事”,當即就給了沈藎“斬立決”,可後來又改了,因為慈禧的七十大壽降至,不以如此,於是就改令“著幾日立斃杖”。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沈藎被押入大牢,共有8名獄卒,每人手持木棍,對沈藎進行了連續四個小時的行刑,直到昏死過去依舊沒有停止,堂司以為將沈藎徹底打死了,遂許就著令停手,可沒多久沈藎發出了微弱的聲音,乞求“速用繩絞”,負責行刑的堂司見狀也是有些害怕,於是下令用繩子勒死了沈藎。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對於沈藎的死,國內先進人士自然是怒不可遏,就連一些西方國家也對次西遊一些議論,那個時任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理循就曾多次給沈藎伸冤,在《莫理循眼裡的近代中國》一書中就額可以看到。

沈藎的死慈禧雖有份,但日本人也脫不了干係,沈藎一腔熱血,最終卻被人當槍使,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