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路條” “疫”路平安——鄧州市林扒鎮嚴格實施“路條”出行制度

“安全是最重要的,特殊時期程序多點讓我們更放心,也不覺得繁瑣,我們家人都很支持配合這項工作。”家住鄧州市林扒鎮彭莊村的村民彭昌然說。

日前,彭昌然要去林扒社區的衛生院看病買藥,在經過彭莊村監測點時,醫護人員為其消毒、測量體溫,確保沒有問題後,由該村村幹部為她開具“路條”,登記完信息後,才走出彭莊村。

隨後,林扒社區的醫護人員再一次對彭昌然進行消毒、測量體溫,村支書林光眾拿著她的“路條”反覆對比信息,確認無誤後才准許彭昌然進入林扒社區衛生院看病。像彭昌然這樣手持“路條”的村民,該鎮每個村每天只有5個名額。

自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後,林扒鎮立即行動,周密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全鎮的頭等大事來抓,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紮實推進疫情排查防控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根據該鎮實際,因地制宜、創新制定防控制度,率先對各村進行封閉式管理,防止病毒輸入。

“疫情防控重點是要對村民群眾的出入進行嚴格管控,要確保其科學性、針對性和精準性。”該鎮黨委書記袁基幹說。於是,該鎮就制定了群眾出入計劃,設計了一張被稱為“路條”的《疫情防控通行證明》,上面住址、身份信息、事由、出行地點等信息一目瞭然,再由村支書籤字蓋章,留下存根,才允許村民出行,沒有“路條”的人員禁止外出,一律勸返。

“路條”由鎮疫情防控辦每天統一發給各村(社區),每個監測點限定5張,主要用於急需外出就醫的村民,同時,對每張“路條”進行日期編號,發放多少,收回多少,詳細登記梳理出每位出村人員的行動軌跡,要求每張“路條”僅限當天當次使用。

“最初實行確實是有一些村民不太理解,認為出行不方便,為日常生活增加了很多麻煩。”林光眾說。實行“路條”機制,就要先取得群眾理解,該鎮通過講政策、張貼宣傳彩頁、小喇叭等多種宣傳形式,讓村民們瞭解隔離的是病毒,不是自由的想法,由被動居家變為主動居家。

近40歲的王海建家住林扒社區,不久前,因需進城採購生活物資為由,要求村幹部開具“路條”。“‘路條’是要給真正有急需的村民,生活物資保障鎮裡已經有安排了,你這個理由不滿足開具‘路條’的條件。”經過村幹部的反覆解釋,做思想工作,講解利害關係後,王海建被勸返居家。

第二天,意識到自己錯誤的王海建帶著幾箱方便麵和飲品,送給監測點的工作人員,並表示要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居家,絕不給社區添麻煩。

“路條”雖然限止了村民的出行,但是針對日常生活保障,該鎮創新工作機制,實行由黨員、村組幹部分包區域管理模式,建立“便民之家”微信群,為村民群眾解決日常生活所需,同時聯繫該鎮兩家超市,作為生活物資配送地點,調配專用配送人員和車輛,專門為群眾提供“代購”服務,減少居民出行,防止病毒傳播。

林光眾展示了“便民之家”的運行,只見當天上午十點左右,家住林扒社區的黑小燕,在“便民之家”微信群“艾特”了該鎮家家福購物廣場的負責人,發佈了自家需要購買油、蔬菜、麵粉的信息,十一點之前她購買的物資已經到達了家門口。

“物資配送的車輛和人員也需要經過各監測點的嚴格消毒後,才允許把物品放到村民的家門外,商家與村民只能進行網上轉賬,無需面對面接觸。”林光眾說。

一張薄薄的“路條”就是一份真實的職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守好門,把好關,履好職,盡好責,不放過一輛車,不漏掉一個人,最終我們一定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袁基幹表示。 (郝豔茹

袁基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