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和30歲考上公務員,有什麼本質區別?來多角度分析"優劣勢"

考上公務員,意味著端上“鐵飯碗”。可是,不同年紀的考生,考上公務員之後,在發展前途上,到底有沒有差別?比如,一個23歲考上公務員,另一個人30歲才考上公務員,他們倆誰的可塑性更強,誰的前途更好?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從多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22歲考上公務員,經歷如同“一張白紙”

首先,如果一個人22歲考上公務員,這對他在機關的工作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畢竟沒有什麼工作經歷,在體制內,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可塑性非常強。由於你才剛剛大學畢業,完全沒有在其他崗位上鍛鍊過,也完全沒有受到職場的人情世故的“薰陶”。這樣的人,更容易勝任崗位的要求,更容易服從安排,也更熱愛學習和工作,不僅容易得到領導的器重,也容易得到同事的喜歡。

反而到了34歲,這個年紀考上公務員,對於你在公務員機關的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34歲,意味著你之前已經找過了好幾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職場老油子”,對於工作,更多是單純是一份養家餬口的職業,一定程度上,缺乏工作的激情。與此同時,這個年紀的公務員,普遍缺乏較強的可塑性,想要改變他們,實在是太難了,因此,對於這個年紀才剛剛開始步入公務員機關的人來說,領導很難委以重任。

在仕途上來看,22歲考上更好

再從我們首要關注的晉升提拔角度來看,越早考上公務員,仕途越好。很顯然,22歲成為一名公務員,在體制內更有前途。大家知道公務員的晉升,通常情況下,是一級一級地進行的。從科員提拔為副主任科員,從副主任科員到主任科員或正科級幹部,從科級幹部到處級幹部,每一步的提拔升遷,都需要經歷至少2~3年的時間。22歲考上公務員,到退休之前,也許能夠成為一名廳級幹部。但是,34歲才成為公務員,想要成為一名正處級幹部,也許都會花費10多年的時間。


23歲和30歲考上公務員,有什麼本質區別?來多角度分析


大齡考上公務員,或許會錯過晉升的好機會。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於大齡考上公務員還是有很多優勢的。

1.直接變成老油條

如果剛從學校畢業,就考上了公務員。因為你經驗少、臉皮薄,很有可能被使喚,累活雜活都交給你。

大齡公務員混過社會,很清楚這些貓膩,很快的就能從一個公務員新人的身份轉變成“老油條”。

2.崗位選擇

30多歲,一般不會考慮哪些基層公務員或者那些比較累的崗位。如果你選擇這麼累的崗位,何必會選擇體制內呢?你將對自己的崗位選擇慎重考慮,大概率進入邊(清)緣(閒)部門,朝九晚五沒有壓力爽得不要不要的,錢拿的和一線苦逼部門一樣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