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宣佈進入為期6個月的災難狀態,跨境賣家該怎麼辦?

昨天,亞馬遜跨境賣家因為平臺停止非生活類用品以及醫療用品發貨到FBA而“炸開鍋”;


今天,Shopee和Lazada賣家因為菲律賓封城、當地物流停止服務而“亂了腳”;


不只是菲律賓,馬來、新加坡、印尼都相繼宣佈主要城市“封城”,開始限制人員流動,要求大眾做好預備和管理,隨時進入“隔離”狀態,以防止疫情繼續蔓延。


全球疫情的影響下,跨境出口行業正在經歷“雷陣雨”。

菲律賓宣佈進入為期6個月的災難狀態,跨境賣家該怎麼辦?

目前,針對菲律賓站點,Shopee已經關閉了賣家後臺的COD功能入口,Lazada也將在今天開始相繼關閉所有菲律賓站點賣家的COD功能。


Lazada平臺表示:3月17日後生成的訂單,不計入賣家訂單取消率考核,並建議已經點擊RTS的訂單暫時不要繼續發貨。


現階段,不少賣家認為,疫情影響的未來幾個月,有海外倉囤貨的一部分賣家會是最大的獲利者;而絕大多數依靠自發貨的賣家很可能會進入“停滯期”。


在國內疫情高峰期,跨境賣家因為國內貨源、物流等因素的影響,發貨成為大問題,部分賣家為了儘快的補充庫存,輾轉多方尋找貨源進行大批進貨;


然而,庫存補充了,貨還是發不出去了;原本應該是賣家發展動力的大批庫存瞬間變成巨大的壓力。


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讓不少賣家瀕臨崩潰。在菲律賓的影響下,賣家也開始擔心,其他站點的貨物出口是否也會相繼進入“限制”狀態。


另一方面,Shopee和Lazada是東南亞消費者月活量最大的跨境平臺,物流無法配送,勢必會讓許多當地的顧客降低消費慾望。


在前段時間,各市場就因疫情的影響產生了許多物流延遲的訂單,顧客的購物體驗直線下降,投訴情況嚴重,訂單取消率持續攀高,店鋪的經營情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老店鋪的權重也紛紛下降,導致跨境賣家更加信心不足。

菲律賓宣佈進入為期6個月的災難狀態,跨境賣家該怎麼辦?

這次的疫情,對跨境賣家來說是是嚴峻的挑戰,跨境電商行業是否會遭遇“大洗牌”還很難做出論斷。但是,在疫情的衝擊下,不少賣家開始意識到“跨境+本地”模式的重要性。


“跨境+本地”的模式,既能享受本地強有力的先天條件,提供差異化服務;又能充分利用跨境貨源的優勢,優化供應鏈。同時,還能夠提高賣家的抗風險能力。


Shopee和Lazada一直堅持在保留東南亞本土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從春節至今,平臺對本土的扶持力度又更進了一步。所以,跨境賣家可以結合自身條件考慮,下一步是否要拓展本地的業務,也可以利用“休假期”尋找和開發更多的合作項目。


當然,眼下的主要目標還是:笑著活下去!


菲律賓宣佈進入為期6個月的災難狀態,跨境賣家該怎麼辦?

林超Mike:跨境電商前線實戰賣家,專注東南亞電商市場,分享有用運營選品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