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打了孩子,心情很沮喪,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風自江南來


電視劇《安家》圓滿地大結局了,劇中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最終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看過劇的都知道,房似錦是房家的第四個女兒,剛生下來就差點被親媽潘貴雨扔到井裡淹死,幸虧爺爺趕來救了房似錦,潘貴雨給這個女兒取名叫“房四井”。

幼年的房似錦常常捱打,每次只要一進屋,就能嗅出誰不高興。不等他們抄傢伙她就跑,為逃避捱打,她練就了逃跑的能力。

我們可能不會像房似錦媽媽那樣把孩子當成出氣筒,但是情緒上來了,忍不住動手打孩子卻是時常發生。打完孩子心裡自責,不打孩子一時難忍,當媽媽永遠都難以兩全。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無論問題大小,事情的錯與對,先打一頓再說。父母總是在暴打孩子一頓之後,才會覺得孩子從此銘記於心,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在孩子身上屢屢不能解決的問題,背後可能都是家長教育方式的問題。

但對我們來說,即使已經意識到了打孩子不對,卻也很難時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忙碌一天回家後看到滿地狼藉,或者精心準備收拾半天,被孩子毀於一旦的時候,我們常常“忍不住”就打罵了。

根本問題在於,打罵是最簡單最懶惰的一種方式,可它也是最沒效、副作用最大的一種。

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被動服從,培養不出有內驅力的孩子:

你可以通過打罵讓孩子不玩電腦,但是沒辦法因此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你可以通過打罵逼孩子每天練琴,但是沒辦法因此激發孩子對於音樂的熱愛;

你可以通過打罵讓孩子服從於你,但是沒辦法因此獲得孩子對你的愛和敬佩......

不僅不會讓孩子有內驅力,打罵孩子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給他們的一生都帶來負面影響。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爸爸媽媽平常看起來都是很斯文禮貌的樣子,他們的孩子也很乖很可愛。可就是這樣看起來品性純良的三口之家也逃脫不了“打孩子”的命運。

這個孩子被問道“你爸媽打你麼?”

他很大方地說,“打啊!”

“他們拿什麼打你?”

“衣架!鐵的衣架死命地打!”

“為什麼會打你啊?”

“因為他們覺得我有時候學習小毛病多,作業寫不好。”

“打你哪裡?”

“全身都打。”

“你被打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

“恨不得拿刀殺了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到,研究表明,就算是懲戒孩子某種具體的不良行為,體罰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懾作用只是暫時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憤怒情緒、復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視卻異常強烈。

很明顯,打孩子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體傷害遠遠超出了其短暫的約束效果。

曾轟動一時的藥家鑫殺人事件,就是將這種心理仇恨轉移到了無辜者身上。

2010年10月,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將一女性撞倒後,拿出隨身攜帶的單刃刀連刺八刀致該女性死亡。

一個在大家眼中溫和羞澀又受過藝術薰陶的人為什麼會殺人?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記者採訪後得知,原來,為了讓孩子好好練琴,藥家鑫的父母會用皮鞭抽他,並且還將他關在地下室裡暗無天日地練琴,這種生活逼得他曾想自殺,他的童年非常痛苦、恐懼和憤怒。

當他開車撞人並發現被撞的人在記他的車牌號時,他的恐懼洶湧而出,童年的憤怒如洪水般宣洩出來,於是就有了他瘋狂殺人的舉動。

我們以為,給了孩子那麼多的愛與關懷,偶爾打罵孩子就沒關係,但孩子記憶最深的,卻是鞭子和傷疤。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在外面的世界受了傷,可以回到父母的懷抱裡,但如果孩子在家裡受了傷,他們應該去往哪裡?

鄭淵潔在作品《父與子》裡寫:

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生養孩子註定艱難,但是打罵孩子要儘量避免。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他們畢竟只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教導,家庭的薰陶,而不是一頓粗暴的打罵。

既然選擇了成為父母,那就好好承擔起父母的責任來,不是嗎?


至尚學邦


非常理解題主的心情,作為家長,有時候面對頑劣的孩子,不打?自己被氣的牙根癢;打了自己又後悔自責加心疼。

我小時候就老聽我爺爺說:棍棒底下出好人。在爺爺奶奶的心裡,棍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把你打疼了,你就不會記住。這招對有的孩子管用,對有的孩子來說卻是越打越油,最後成了無用功。

小七覺得,教育孩子要建立在對孩子的理解基礎上。自己的孩子是什麼脾氣秉性,是否能講清楚道路還是必須上棍棒?有的孩子是響鼓不用重錘,有的是需要道理加小懲,教育方法是要根據自己孩子來決定的。

其次就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背後的原因。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發生,就如同雪崩的背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一樣。

題主特意聲明二胎教育的很好,那麼老大的叛逆會不會是因為題主對老二的關注表揚較多而忽略了老大呢?孩子畢竟是孩子,不管多大,內心還是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注肯定和表揚的。

千萬別以為這是她應該做的好的,孩子還是需要鼓勵和表揚的。


芝麻辰小七


不應該打。


重慶開州長沙大面村人


您好,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非常喜歡與人分享,您的問題,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回答。

一、作為家長,我們如何緩解這樣的情緒?

現在學校還沒開學,我們老師也是在家裡上網課,所以,每天我都是在面對三個侄子的學習問題,您的心情確實非常理解[玫瑰]。通過最近這段時間,我總結出幾條有助於孩子學習的建議。

(一)關於孩子的學段重點我們要清楚:

(1)一二年級語文以學習字詞為主,識字量多一些,會寫課本內要求會寫的字,能夠把課文讀熟就很好(✪▽✪)

數學方面就需要考驗孩子的計算能力,這些並不難,多練就可以。所以,我十分推薦每日練習口算。

(2)三四年級就要注重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過,在家裡上網課,孩子們的練習題上就會有許多閱讀題,挺考驗孩子們的。對於課文的理解非常重要,需要多多重視,每天如果時間不會很緊張,可以考慮回看一些重點課文。

(二)關於孩子的時間安排,我們一定要重視。

每天孩子需要學習幾節課,分別在什麼時間段,中間的時間做什麼,一天除了完成老師的作業,還需要給孩子們其他什麼作業,我們要做好安排。

我的三個侄子分別是三年級、一年級和學前班。每天早上我們都是準時觀看直播課。(每人輪流,一人半小時)聽課的人認真聽課,還沒輪到的先佈置一些習題,例如,計算題,課本練習,生字抄寫。學前班就是以練字,十以內加減計算,拼音為主。

(三)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理解孩子,家裡環境,當然無法像學校那樣,所以,學習時間不宜過長,二年級的孩子以學習半小時後,休息十分鐘為佳。

從家長方面談完,我接下來從老師的角度談談,老師希望家長的配合工作。

現在孩子們上網課,家長們大部分都比較抓狂,不過,我們要認識到一點:現在的網課,既不是我們老師希望的,也不是家長們希望的,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明白,您希望孩子回學校上課,老師也十分渴望回去上班。

既然孩子在家裡學習,那麼我們家長即使沒辦法一直陪著孩子學習,也要對學校佈置的每日作業,儘量配合老師。

(✪▽✪)

開學後,孩子們這段時間如何學習,有沒有學習將一見分曉,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的知識點不多,注重字詞學習,多認字,讀熟課文,會寫課本上的會寫字就可以😊所以,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喲。建議每天可以給孩子至少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喲。

以上是我對您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大家對於直播課,老師方面的工作如何看待呢?歡迎大家和我分享[玫瑰]



芳芳的說說想想


打罵教育絕對是最愚蠢最糟糕的教育。打罵或許能暫時糾正孩子的某個行為,但經常性的打罵很可能讓孩子形成封閉式的性格,不善於與人相處,在職場上缺乏競爭力,同時,也會跟父母形成無法改變的隔閡,不再無話不說,不再因為跟父母共同生活而有幸福感。找幾本育兒書籍來看看吧。


特斯拉2019


建議看看李玫瑾教授的青少年心理講座視頻


火紅年代69


平時要啥給啥給了八年,現在你跟人說教不懂事了?


能說什麼啊


教育孩子,是要根據他的興趣愛好,擅長,意願,把他打造成“最好的他”,而不是根據你的意願,打造成“你滿意的他”,你要根據他的好的,正確的意願,鼓勵,支持他做,從他做的過程,結果中表揚他哪裡做好,做對了,儘量不要批評指責。可以幫助他分析,儘量尊重他自己的決定。🐸🐸🐸🚶🚶🚶


向日葵8853161210914


想要孩子不成為熊孩子,那麼就想要避免家長成為熊家長。我們要知道,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很多行為和思想,與家長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說,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因此,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要發揮榜樣作用,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讓孩子有樣學樣。換句話說,如果家長是一個溫文爾雅、待人禮貌、講道理的人,那麼他的孩子必然不會差到哪裡去;相反,如果家長自己“熊氣沖天”,就不要怪孩子不學好了。

很多家長非常寵溺孩子,對孩子從來是有求必應,事事遷就,只要不哭鬧,怎麼玩都可以。於是,孩子到了外面,以為和家裡一樣可以胡作非為,坐飛機坐汽車隨意踢椅背;在圖書館裡大聲喧譁;搶奪別人的玩具;甚至動手挑釁他人……因此,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明確規則和界限,因為在孩子的世界中,並不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是家長應該知道。這時候就要發揮家長的引導作用,給孩子有約束的愛,讓孩子承受自然後果,那麼孩子就不會變“熊”了。


萌娃家庭教育


先把自己教育下,小孩子懂啥,天性貪玩,讓她想幹嘛就幹嘛唄,不要把他的愛好扼殺,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千萬不要逼她做不想做的事,那樣會產生逆反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