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历史丨卢作孚民众教育的起步——成都通俗教育馆


北碚历史丨卢作孚民众教育的起步——成都通俗教育馆
北碚历史丨卢作孚民众教育的起步——成都通俗教育馆

在卢作孚主导的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一流的人才,无从主导一流的事业;而没有优良的教育,平庸的大众中也难有一流人才的造成。学校有兼善,组织有少年义勇队,机构有图书馆……从这些设施中,不难看见卢作孚在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设置的教育目的。如此成熟的考量和成功的规划让人惊讶于卢作孚的天才,其实天才也经过锻炼;在北碚之前,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卢作孚已经牛刀小试,为自己的民众教育发出了先声。

1920年,一封万言书被递交给川南泸永镇守使、永宁道尹杨森。在这封论述精到的信简里年轻的卢作孚提出“一切政治改革,应自教育入手,而以教育统治人心,为根本准则”的主张。恳切的言辞打动了杨森,几年后,卢作孚被他招至麾下,在杨森主政的川南大展宏图。

北碚历史丨卢作孚民众教育的起步——成都通俗教育馆

青年时期卢作孚

1924年春,卢作孚被委任为通俗教育馆筹备主任,旧有的商品陈列馆成为通俗教育馆立馆的场地。面对一片残败,他清晰地规划出通俗教育馆的构造:博物、图书、体育、音乐、讲演、出版、游艺、事务8个部分。商品陈列馆的旧有场所也按需变换:广场改为公共体育场;原有8间陈列室改为博物馆,其它房屋改造为图书馆、音乐室、体育室、讲演室、游艺室、事务所、电影室、饮店、动物园等。

北碚历史丨卢作孚民众教育的起步——成都通俗教育馆

卢作孚更邀省二女师庶务郑壁成任博物部主任,聘高师体育教授陆佩萱为体育部主任、音乐教授叶伯和为音乐部主任,公所教育课聂灿宵课长为出版部主任、刘仲容课长任讲演部主任,请高师图书馆主任穆耀枢襄助图书馆等。到1928年,通俗教育馆有了近50人的精干队伍。

在信息网络不甚发达的近代,大部分民众对文字和书籍都是隔膜的,在这种情况下,实物的展览展示和启发作用尤为突出,通俗教育馆也以此为急务。在开馆前,除选择商品陈列馆之陈列品外,通俗教育馆多方征集陈列品,扩充史地、美术、自然各类陈列品,后又向成都各海陆空校以及各工厂、商号征集陈列品。在转借诸收藏家、借用新创作美术品、剥制新标本、发掘和采集古物后,丰富的陈列品得到有序布置。

北碚历史丨卢作孚民众教育的起步——成都通俗教育馆

1924年8月8日,通俗教育馆正式开馆,开馆以后,除常规展览外,在国庆、元旦、春节、夏节、秋节等节庆纪念日还举办各类专题展览会,如在国庆日陈列与辛亥革命战争、人物等有关的各种印刷品及照片,在夏节收陈屈原像等与夏节有关的陈列品,在1924年9月举办古物展览会、10月举办古泉展览会,11月举办菊花会,1925年6月举办照片展览会等。

任通俗教育馆首任馆长的卢作孚随后还制定了《成都市立通俗教育馆暂行简章》,他规定通俗教育馆的宗旨是“引导市民爱国心理,提高市民常识,启迪市民知识而涵养其灵性,以促进社会之文化。”事实上,通俗教育馆在后来的日子里也较为成功地实践了这一宗旨:当时成都市人口31万余人,到馆的参观人数“以全月统计而论,最多在八万人以上,全年之中游全馆者达七十余万人……

展示古代灿烂文化,展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传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教化和感受,培养家国情怀,养成社会新的风尚,这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教育方式让“任何时候到过通俗教育馆的人们,都对这一新的公共事业发出了深厚的感情”,而主导这一试验的卢作孚,也就这样在成都迈开自己民众教育的一大步,发出了民众教育的先声。


以史为鉴,但,不以史论今!

书写北碚情怀!

书写你心中的北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