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离点的退役军人力量


2020年3月24日,历时50天,在每一个战“疫”工作者的忘我工作下,国内的疫情终于趋于稳定,我们紧绷的神经得以稍许松弛,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战“疫”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但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往常一样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仍有一群人正战斗在“高危之地”,他们是战斗在境外返哈人员集中隔离点的退役军人局“战士”——金广来、刘玉军、姜浩、李惠、孙奚望、任艳雨!


站好最后一班岗,决胜疫情正当时!


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他们曾坚守在小区卡点,他们曾奔波于发放消毒酒精的小区单元,他们曾穿行在超市药店的市场监管,他们曾是“红色逆风突击队”的一线战士。


坚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离点的退役军人力量


而在如今这个“冬去春来”的交接点,他们仍旧承受着战“疫”50天的疲累,绷紧神经继续战斗着!


用领导给大家打气的一句话说,“新区复工了,百姓安宁了,这个苦我们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战士们受得值!”


每天,他们身着隔离服工作到深夜,兵分两路实施接收转送任务,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离酒店与社区之间,与意大利、日本、韩国、伊朗4国的返哈人员“零距离”接触、“手递手”服务。


虽然,这些返哈人员已解除14天隔离,但仍需留在小区观察,这样的“零距离”又怎能不危险?


坚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离点的退役军人力量


在隔离酒店,他们要在这个境外返哈人员非常密集的空间里,为护送人员点名、办理交接手续、签字、提行李,同车护送;在接送途中,隔离人员的情绪焦躁,嫌程序麻烦,他们要耐心解说开导;出现晕车的人,他们要想办法处理解决;孕妇、孩子他们都要悉心照顾,多一分体贴;行李多,他们穿着不透气的隔离服也要楼上楼下的搬运;在护送车内的密闭空间,他们要打电话沟通好各社区,确保第一时间送达小区,“手递手”顺利交接。


直到看着走进小区远去的背影,他们的任务算是基本完成。那些许久未相见的家属,得以见面时,对工作人员感谢、感激的话语,哽咽而真诚,那份感动、心安是减除疲累的最好“灵丹”。


坚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离点的退役军人力量


他们是护送者,也是服务员,还是工作人员。每每工作到深夜九点多钟,终于可以回家的时候,他们还要汇总报表,完成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这份辛苦与危险,连续作战50天的他们咬紧牙关硬扛着。


50天,或许算不上多久,但是每一个战“疫”的逆行者,谁不知道这50天的工作强度,但他们仍选择坚持到底,因为他们是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战士”,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军人的光环”,那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还有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信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都是他们奔走的动力源泉!


坚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离点的退役军人力量


每天清晨,他们并不能睡个懒觉或陪陪家人,他们早早出门,工作在复工一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各项工作逐一推进,稳步落实,在机关岗位上随时待命、准备接收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的“隔离点”接送任务,周而复始,日夜鏖战。


日复一日的坚持,“两个阵地”的坚守,或许境外返哈人员还会陆续增多,而我们唯有为他们祝福,共同祈盼着,战“疫”胜利的春天!


坚守在“隔离点”的最美逆行者!你们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