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房產中介真的像《安家》一樣嗎?

江湖人稱溜溜溜


你知道附近學區房都有哪些?需要了解的還有很多不止是這一個,包括房地產基礎知識,權證知識,都是慢慢的積累,如果兩個月還在迷茫,第一就是自己不太適合,第二就是老闆確實不咋地不過一般都是第一個,老闆的作用是幫助你學習,但是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學習那就沒辦法了,

所以房地產是比較辛苦的,新人流動很快,不開單罰款也很多,不過上海中介的佣金比例還是比價高的,可以保證2個月開單就可以掙到錢,平時的話就做做租賃就可以 ,上海租賃佣金提百分之35-50,基本你租出去一套4000塊錢的房子基本就有1400的佣金,按百分之50來算的


H東野君剪輯


Q:有無底薪?

有,但是開單後要返還給公司。

假使員工底薪為4k/月(稅前),如果該員工連續四個月不開單,公司仍會照4k標準給員工發底薪,該員工在第五個月開單,提成25k,那麼,第五個月將會扣除前四個月的底薪共計16k,屆時應得提成就是25000-4000*4=9000元。加上五月份的底薪(扣除稅費和五險一金後),拿到手的大約11000-12000左右。

:“開單吃三月”是真的嗎?

除在北上廣這種超一線城市以外,國內其他城市的房價遠沒有電視上看到的那麼高,目前成都、武漢、南京、重慶的房價一般在1.5-3萬/平左右。比如說一套2居室的房子,建面大約90平米,套內大約70-75平米,取房價中間值2.25萬元/平米,二手房交易是按建築面積計算,則約為200萬元。中介收費一般是房款的2%左右,加上貸款和各種稅費,就按2.5%計算吧,那就是200*2.5%=5萬元。

一般人看這5w元一定會覺得很高,但房產中介工作人員實際拿到的並沒有那麼多。因為所有的中介費要全部交回公司,由公司根據客戶交(貸)款進度和工作人員實際工作情況發放,而且並不是100%全部發放給工作人員,房產中介公司為了維持經營,一般會拿走中介費的50-80%(每個公司規定不一樣,管理費的比例也不一樣),員工只能得中介費的20-50%。

遇到公司厚道,它可能會抽50%的管理費,那員工就可以提成50000*50%=25000,加上底薪(扣掉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至少也有26000-27000吧。

Q:包吃包住?

不包。

任何費用,如吃住,出差車旅費,電話費等全部自行承擔。關係好的可以一起合租,很多成家的員工當然就會自己獨立租房。

Q:辦公環境?

去過房產中介諮詢過都能有大概瞭解。一般有空調、配一臺電腦及一部座機電話,會提供一整套房產中介專業知識系統培訓。

培訓的同時自然也有考核。初學者每日一考,考企業文化考房產售前售後服務流程,要求每週每人至少三次到業主做家訪,用心維護業主,約客帶看,找盤租盤售盤均可;帶看過程中如果客戶評價率低,說明真服務沒做到位,約客的帶看人員將被罰款,降級或做淘汰。

Q:工作時間?

早上8點—晚上10點,這算是正常的下班時間,10點半左右也常見,而經常下了班還要回家更新網絡,維護客戶端,每天12點才辦完公;一週有一天休息,這一天,你要隨時看群信息,上級的一聲令下,隨時得到位(即全年無休,24小時隨叫隨到),這一天,你還是需要花時間去學專業知識;你承受多大的壓力,就會有多大的回報。雖然短期內確實會負債累累,但是高壓力高投資,回報也是相應的。

Q:賣出一套房子要多久?

作為二手房的房產中介,你不可能全市所有二手房都要做,你只能做你那門店周邊樓盤的二手房。打個比方,你所在的門店周邊大大小小一共有30個樓盤。那你只能做這30個樓盤的生意。不能跨區做。就像《安家》裡徐姑姑給老嚴夫婦找鋪面一樣,他推薦老嚴夫婦到其他區去做生意,就要把客戶轉給其他區門店的工作人員。當然,你可以和其他區門店工作人員協商好:客戶是我的,房屋你給客戶找,成交後我倆按比例提成。

你現在周圍只有30個樓盤,就只能做這30個樓盤的生意。但30個樓盤的房子不是全部能交易,而是有業主要出售,才能交易。比方說,一個樓盤同時段大約有10戶要出售,那30個樓盤就是300個房源。不要以為300個房源很多,生意一定好。房源多就意味著這裡的房子好賣,競爭壓力也大,說不定周圍大大小小的房產中介門店有20-30個之多。

你想想,平均每個門店10-15套房源,每個門店一般都有5-20人(門店大小不同,工作人員人數就不同),按平均法則分到每個人頭上又有多少套呢?而且不是每個月都能保持平均每個樓盤出10套房源的(這只是理想狀態)。如果這300套房源裡有一部分是獨家房源,不是公共盤,那這20、30家門店的工作人員每人分到的房源就更少了。更何況房產中介這行不是吃大鍋飯不是平均主義,真的是一步一腳印努力,爭先恐後與別人競爭、搶出來的業績。

如果能開發出獨家房源(業主只授權給你一家門店銷售他的房子),那就是極好的!肉爛了在鍋裡,不管怎麼賣付出多少努力辛苦,總是能賺到中介費的

Q:有銷售套路嗎?

套路是必然有的,隨便舉個例子:溢價。溢價銷售一般是賣家和房產中介達成了銷售的協議,比如賣家約定賣掉這套房,需要拿到手200萬,其他不管,那麼比較牛的房產中介說不定就能把這套房賣到210萬,中間的10萬塊就是房產中介的溢價,至於這部分溢價怎麼分,賣家和中介可以提前約定。

Q:除了房產交易,中介還需做什麼?

跑盤、瞭解樓盤、房源基本信息、熟悉周邊小區環境狀況、學校、超市、醫院、交通等各種各樣事無鉅細的情況,還要發傳單、貼紙條、打電話、網絡發佈房源信息,或利用其他方式等收集客戶信息、聯繫客戶,看房、帶看。帶看一次、兩次、三次……直到成交。簽署合同成交後,才開始進行後期交易手續。

Q:員工普遍學歷?

在房產中介這個行業,學歷和業績真的毫無規律。整體來說,這個行業裡面確實大部分人是低學歷,碩士和博士幾乎一個都沒有。很多做到經理,區域經理,大區總監的優秀領導人也基本上是初中畢業的,或是小學畢業。當然年紀都不小了,或許跟那個時候大學生比較少有關係。而許多業績做的好的本科生,和高業績的低學歷者,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閃光點。說的簡單點,

假如一個研究生做業績很牛逼,並不是因為他有這個碩士學位而業績高,而是因為他本來就挺牛逼的。

現在進有些公司開始有學歷要求了,比如鏈家,大專以下學歷就進不去了。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這行業有一些專業證書,對學歷也是有要求的。但學歷跟業績,我認為沒有規律。

最後分享一個段子,其實不僅針對房產中介這個群體,可能作為銷售都要有這樣的變通能力和頭腦。

今天接了房產中介的電話:買不買房子?再不買,2020年底放開調控,房價又要漲。

我說:已經有幾套了,沒有錢也沒有購房資格,不想買了!

房產中介停頓了一下:那你的房子賣嗎?房產稅今年可能要出臺了,現在房價這麼高,恐怕到時候會跌很多。

我感覺不說實話就不行了,就對他說:我其實沒有房,也沒錢買房,現在待業。

房產中介沉默片刻:明天有個樓開盤,白天排隊100,晚上自帶凳子排隊150,包盒飯礦泉水,另外拉一個朋友來看盤,單獨獎勵20,來嗎?

我說:天太冷,排隊時間又長,不想來。

房產中介:週末還有一個樓盤開發商找群演,抗議開發商降價,鬧"退房",年齡要求30-50歲,男女皆可,需要推搡保安,砸售樓部摔杯子,不用賠錢,需要有演技,有狀態,情緒要亢奮,300一上午,要來嗎?

我說:感冒了,醫生讓臥床休息,不想動。

房產中介:那能玩手機嗎?在貼吧發一個你在某新樓盤剛買了新房,評價下質量好,回覆一層樓10元。


多加青菜


您好!我之前就是從事房地產銷售行業,所以非常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中介時候的一些經歷和體會吧。

最近房地產題材的都市職場劇《安家》(原名:賣房子的人)正在各大電視臺和頻道熱播,反映了一群房產中介從業者的行業故事。其實裡面感覺最荒誕的就是房似錦為了賣掉房子,自己給房子裝修,這個在現實行業中是非常少會有業務員這樣做,很容易血本無歸。其他內容就不再贅述,就直接給大家分享一下中介行業的日常及一些小套路吧。


①其實大家可能最想知道的就是房產中介到底掙不掙錢,是否真的像電視劇裡

所演的那樣,一套洋房掙了幾百萬,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其實這個還是要看個人能力,有的業務員勤勤懇懇的幹了一年到頭可能還會欠一屁股債,有的業務員可能一年就能財務自由,就像賣洋房,這其實只有少數的職業房產經理人才能做到,一般這種大客戶是不會隨便去街上拉一個房產中介說你幫我找一套一個億的房子吧,,所以看完電視劇後,想進軍房地產中介的朋友可要三思了哈哈。

另外中介是可以賺差價的,就拿房子均價1W來說,一套兩室90平就是90W。有能力的中介會賺差價,就是跟房東談到80W然後自己入手,這裡就是所謂的撿漏,然後再按照市價出讓掉。


日常1:房產中介平時上班都是在幹嘛?

其實現實中的房產中介並不像電視裡演的那在大辦公室裡辦公。平時都是8點半上班,有勤快的會7點多就到店,開始在網絡上搜集新出的房源,然後打電話詢問信息,比如說賣價,房子狀況,如何看房這類的問題。9點到10點會發一下網絡房源提帖子,行業稱為(發端口)。發完端口呢就是去早上聯繫過的那些新出房源裡,去房間裡拍下照片,這是為了給客戶發。照片拍完基本也就中午或者下午了,中午休息時間看個人安排,有的在外跑業務,有的睡大覺。下午基本就是約客戶看看房子,以及看完房子厚跟客戶交流,詢問客戶的意見和跟房東溝通。

日常2:房產中介都是這樣衣著光鮮嗎?

其實平時都是穿著公司的統一工裝,其實就是廉價西服,一般新員工都是淘寶150左右一身哈哈,,所以看起來一般在大街和小區裡奔波的房產銷售衣服一般都不會太合身,就是這個原因,只有做的時間長一些的或者職位高的,會去定做一些稍微高檔的西服。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買房時候的一些


1:買新房找中介比直接去樓盤更實惠?


這個是怎麼說呢,就是很多人買新房不願意去找中介,而是直接去樓盤買。其實這樣是不太合適的,其實找中介可以給你拿到更低的優惠價,因為中介作為房產銷售還是可以起到很大的推銷作用,所以樓盤開發商一般都會為了儘快成交,而給中介更大的優惠點,這樣行內的中介人員都願意幫開發商推銷房源,達到共贏。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介可以給你返傭~一般新房的佣金是總房款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拿一百萬的房子來說,你在這個中介手裡成交了,他可以得到兩萬塊的佣金,這時候你就可以跟他溝通,讓他給你返一部分的佣金。他不願意幹,總會有人乾的。


2:房產中介給你說的最低價就是最低價了嗎?


這個不能說的太絕對,但是一般情況下,業務員都不會太早告訴你房子的底價,因為人都有這種心理:你去買衣服,衣服進價30元。老闆說100,你肯定想還價。老闆說50

,你肯定還想還價,如果老闆直接說這個衣服進價30元,您肯定還想再便宜一些,但是已經是進價了,老闆肯定不會再便宜,這時候你就會感覺老闆一分錢都不便宜,一生氣索性不買了。

賣房子也是這樣嘛,業務員直接給你說了底價,你肯定還想再談價位,這時候業主不願意便宜了,而你又想要便宜,房產中介就夾在中間兩頭為難,最後還有可能造成成交失敗。

所以,大家賣房子時候,記得不要太著急問中介房子底價,要慢慢套出他的底價,最後抓準一個比市場價稍微低一點的價位,就可以直接入手了,畢竟也沒有那麼多的漏可以撿。


以上,就是本人從事房地產行業時候認識到的一些東西,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講述了。

如果您感覺我的回答有幫助,就請麻煩動動發財的小手點點轉發及右下角的贊吧!!

祝所有看過我帖子的朋友今年都能買新房~~


巨魔光影



其實《安家》很真實,算是最貼切的房產中介電視劇了,(只是相對於其他電視劇,真實只是在服化道上,以及對這個行業的表面刻畫)以下是真實案例:

從事房產中介三年,講一件我秒殺售房的事蹟,至今覺得神奇,所以過去一年多了,仍然歷歷在目。

那時候我還在用安居客(一個發佈房源軟件),某一天有個客戶在聊天軟件上給我留了言,問我一套一百多萬的房子的情況,附加了姓名和電話號碼。這是絕無僅有的事:居然有人會在看房平臺上留下電話號碼?又是大房子(樂山房子平均五六十萬),立馬來了興趣,馬上問了問房東那套房子的情況,還好,沒賣。立刻給客戶打了過去,問了需求,加了微信,就給他找了十來套符合要求的,篩選後剩下四套房子,約好之後的某一天看房,帶看前期工作準備完畢。

19年1月2號,那天我休息,睡到中午十一點半,突然想起今天那個客戶可能要來看房子。立刻打電話過去,那個大哥很守信,說下午一點過來。

我起床穿衣,立刻去公司門店借了鑰匙,十二點半給他打電話:“喂,馮大哥,鑰匙我拿到了,我一點在新廣場等你好不。”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問句,但卻堵死了他的許多可能性的拒絕。

那邊說,“新廣場?哪裡的房子?”

我有點懵,立刻回答,“就是時代廣場十四樓啊!無敵視野,170平米超大平層啊!”

那邊停頓了幾秒,“時代廣場的房子不安逸,不看。”

我急了,剛還誇你守信,這就反悔啦?咋和說好的不一樣呢?我下意識地發問,“哪裡不安逸呢?”

“房子舊了,零幾年的房子,十幾年了。”

還好我準備多套房子,立刻反問,“那萬和華庭的房子怎麼樣?躍層,帶四五十平米大平臺,豪裝大四房三衛。”

“萬和華庭啊!幾樓的?多少平米?”

“產權八十九,送下來兩百多,三樓,馮大哥,您知道的,只有二三樓才會有平臺。”

“好,我馬上來看看,你什麼時候到?”

我舒了口氣,“十五分鐘。”

掛了電話,我料定,他一定在其他地方看過房子,甚至剛才,他就在看房子。無可厚非,樂山房產中介幾千人,一個客戶幾家搶,上百萬的客戶,能只找我一陌生人?

到了小區,先去看了下房子,開了密碼鎖,巡視了一週,和上次看沒兩樣。保證了門可以打開,確認屋內衛生乾淨,我趕緊去了大門等候。

對方遲到了三分鐘,打電話確認了人,我說,“馮大哥,您好!”

對方一男一女,男的四十左右,頭有點禿,微胖,不高,但一身乾淨,衣服不算便宜。女的三十出頭,沒怎麼打扮,長相平平。實話,幾秒內,我不怎麼看的出這兩人的經濟檔次。

男的說,“久等了。”

我一邊說沒有,一邊引路。

到房子裡之前,我沒說一句關於房子的話題,全程聊家常,談新聞,說天氣。這是房產中介人上道後的溝通技巧,看房之前,最好在房產之外讓客戶與我有所交流,便於客戶記住我。

打開了門,我一邊走一邊介紹:產權89,實際兩百多,躍層,樓下一室兩廳一廚一衛一平臺,您看這平臺,足夠寬敞,擺幾桌酒席都夠了。樓上三室兩衛。裝修算的上豪華,儘管這個小區一般是躍層,但帶四五十平臺的房子不到十套,目前,能有大平臺,躍層,豪裝的房子,高鐵區域,這套房獨一無二。

之前談話裡,他喜歡大房子,更喜歡平臺,我就著重強調平臺。

看了一兩圈,平臺上走了走,他坐在沙發上,點了一隻煙,也發與我一支,說,“這房多少錢?”

“房子148萬,有個車位,需要另談。”我如實回答。

“房子是好房子,就是有點貴。你問房東,130萬乾的起不?”他吸了口煙,問我。

我心裡一驚,當面還價,差距不大,這是看上了的跡象,以我對房東的瞭解,130萬不一定會賣,但兩方約在一起了,談一談,添個幾萬絕對沒問題。當時心想,今天我會不會賣出職業第一套超過百萬的房子?

幹了幾年了,談價上一定要波瀾不驚,我說,“可能有點惱火,前幾天有個客戶還了129萬一次性,要求房東面談,房東不見面。”

他沉思了一下,女人走到平臺上,說,“這上面好吵啊!”男人隨即起身走到平臺上。

致命缺點還是被發現了,這房子那都好,就是平臺臨大馬路,車水馬龍,噪音嚴重。

他倆在平臺上來回踱步了幾分鐘,接了兩個中介電話,果然不出我所料,這兩天一直在看房子。掛了就埋怨噪音,且反覆說了三次,我沒能解決掉這個問題,只能用萬年不變的那句話搪塞: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就看您覺得優點和缺點比孰輕孰重。

由於客戶檔次很高,這種客戶決不能明著逼,他不再談價格,我便轉移話題,欲情故縱,說,“要不看看其他房子?對比一下。”

他說,“好。”

走出單元門,我立刻問,“這房子哪些地方您看的上?”

他說,“裝修不錯,平臺大氣。”

“那哪裡您無法接受呢?”

他脫口而出我明知的答案,“吵。”

看來短時間他不會考慮這套房子,我突然想起來,最開始說吵的是女人,這應該是他老婆,看來做主人也許是女人。

我立刻問,“姐姐,您覺得呢?”

她說,“唉,如果這個平臺朝著小區內就好了。”

我繼續問,“沒辦法,平臺都在商鋪上,都朝外。翡翠那邊有個底樓帶花園的房子,花園前後近百,房子在中庭,很安靜,只是房子套內小了點,三房,面積一百三,要不去看看?”

由於客戶性質是改善性住房,還是比較高端的改善,他倆經濟實力不錯,我開始調整我說話的腔調,做到不急不緩,不卑不亢,要在明裡暗裡拔高對方的地位。

大哥說,“我就住翡翠,想換個環境。”

他又接了一箇中介電話,談話裡應該是個普通小區,他說那房不安逸,綠化小,小區環境不好。

我突然意識到,大房子,大平臺,要的就是稀缺,稀缺體現的就是檔次。

他掛了電話,我立刻說,“馮大哥,位置您可能不太喜歡,但那房子好,底樓帶前後花園,大門從花園裡進,獨門獨戶,買的是平層,享受的是別墅的待遇,才125萬。小區安靜,容積率極低,裡面住的都是老闆,差一點都是白領,好多房東都在國外,年末才回家一趟,足夠靜謐舒適。”

我戳中了他心坎,他聽了,立刻說,“看看也無妨。”

由於他接了幾個中介電話,我不敢騎電瓶等他(我沒車),怕中途被其他中介一個電話叫走了,所以冒著電瓶車被偷的風險(若把房賣了,兩三千又何妨?),我直接說,“馮大哥,我打的來的,我做您的車過去吧。”

他很客氣的讓我坐上了副駕駛,臥槽,奧迪A8,我不懂車,但也知道,這車一般配置都得近百萬。

這斷然是個有錢人。我更加註意我的談話,告訴自己,接下來的談話:規矩、老實、專業、不勢力、拔高對方身份……

我是中介行業裡少有的獨來獨往,怕很多事情沒有注意到,所以帶客戶時,我要不停地在腦海裡推算,觀察客戶一言一行,分析對話的所有細節,進而尋找最佳應對。

到了第二個小區,我不停地給他們介紹這個小區的一草一木:房齡、戶數、佔地面積、業主人群……

房子的確豪氣,直接從花園進入,前花園有四五十平米,復古磚,腐木圍欄,圍著一圈花草,獨門入院,田園風光,遠離喧譁,彰顯不凡。

進門後,三室兩廳雙衛,客廳新中式風格,房間比較溫馨,廚房後院花園四十平米,除了一樓光線暗淡之外,幾乎沒缺點。

兩人逛了幾圈,男人問,“多少錢?”

我說,“房東報價125萬。”

他又給我發煙,問我有沒得少。

我說,“這種檔次的房東客戶,一般不與我們談價,不過您可以還個價,我去試試底。”

他電話又響了,與中介討論之前看過的一房子,電話裡得知,他曾經還過價,對方說幹不成,此刻讓他去談,他說今天沒空,明天看時間。

這是託辭,看來那套房他不怎麼滿意,我也明白,這人對房產所知不多,憑一時心情判斷,也會靠第一眼下定,今天不讓他訂房,放跑了,恐再無機會。

我立刻追問,“這房滿意嗎?”

他說,“滿意是滿意,就是價格有點貴,多層的房子,125萬,快一萬一平了,樂山房子電梯房才五六千。”

擺明了是在殺價,我說,“馮大哥,這小區共兩百多套房,佔地四十來畝,容積率翡翠片區是最低的了,前後帶花園的只有七套,整個翡翠也難找一套裝修的不錯還要出售的,稀缺就是價值,也彰顯尊貴。”

他沒有正面回答,“這小區還有其他的嗎?”

聽到這話,我有些失落,但他這麼問,至少小區他看上了,我說,“剛好還有一套。”

那套房在更裡面,少一個花園,低一個檔次裝修,位置也差一個階梯,價格當然就少了二十五萬,他看不上,看了一圈搖搖頭,然後出了門。

我無計可施,正一邊走一邊用微信讓店面同事找房,文字還沒編輯好,正好走到了剛才那套房前,男人問,“這房的確不錯,你再打開我看看。”

老天眷念,看來今天還有戲,我說,“好。”立刻開了門。

他進去逛了一圈,與女人耳語了幾句,說,“兄弟,你看這房一百一十萬能行不?”

這個價格很可能幹的起,這房賣了三個多月了,上次有人還一百萬都約到了面談,一百一十萬一定有可能,再說,我不信他不添。

這房若賣了,我可以拿一萬以上,內心無比狂喜,但我面無表情,很誠懇的說,“我試試。”

接下來這個電話堪稱我職業生涯的神來之筆,我撥通電話,當著客戶的面,還了108萬。為啥?一來體現我的專業,二來表明我站在客戶這邊,為他們節約錢。在二人眼裡,定能博得許多好感。

房東肯定不幹,我試了一下水,有的談,估計在十萬以上。放下電話,我轉頭對男人說,“大哥,抽根菸,等五分鐘再試他一下。”

男人說不急,我們三人坐在花園裡,閒談了幾句雜事。然後再撥通房東電話,繼續當著客戶面,直接跟房東說:客戶可以添,但沒見到人,但您沒說少多少,人家就沒說添的實數,我是這樣想的,客戶很有誠意,您也誠心賣,如果您今天下午有空的話,要不我安排您兩方見個面,都是緣分,您說行不?

房東同意了,半小時能來。

哈哈哈哈,就差最後一步了,我差點沒壓住內心的狂喜,冷靜了好幾秒,才表現出平靜。

正準備動身時,男人卻說,“有一個問題,兄弟,我沒那麼多現金,我要按揭。”

我說沒問題,這房可以按揭。

“但我兩口子名下兩套房子還有銀行貸款,這套恐怕無法貸款吧!”

我頓時石化了,這一盆冷水潑的我一陣寒顫,這搞個屁啊?

住房貸款夫妻最多能貸兩套,第三套絕無可能,他們錢不夠,必須貸款,這事無解,但真的無解嗎?

我定住了幾秒,問,“兩套房都是住宅房產嗎?”

男人說,“一套翡翠四期,還有一套是江臨小區的。”

兩套都是住宅,我再問,“能否先還一套貸款,這樣這套只算第二套,可以貸款。”

“但我目前只能拿出六十來萬現金,貸款最少的那套也有十幾萬,還了錢夠嗎?”

夠個屁!第二套只能貸款一半,這房多層的,128平米,評估價頂天6000一平,首套貸款最多也就50萬。

無可奈何,只有求助了。

我說我打個電話問問,立刻撥通了後勤權證電話,他們聽了唉聲嘆氣,直說幹不起。我再問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那邊告訴我,除非銀行關係特別硬,但貸款就少了,五成都夠嗆。

我放下電話,看到了男人失落的眼神,女人沮喪的神情,透漏出他們的心願:就要這套房子,想讓我幫他們搞定。但我就一業務員,這事怎麼搞?

房產交易又不止一條路,這條路的確不通,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路嗎?無法貸款,那就試試分期,儘管事蹟少的可憐。

我說,“大哥,貸款是沒戲了,但您能否分期,一年內把錢全部給齊,我找房東談談,看能行不?”

大哥立馬搖了搖頭,“我現在負債嚴重,到處都有花銷,一年內拿出一百多萬,我撐不起。”

完了!真的無解了。

聽說掉下懸崖的人在空中會不停揮舞手臂,試圖抓住任何東西,祈求生路。我差不多就這心情,走投無路了也要再掙扎一下,這可是一百多萬的大單,上萬工資啊!我去年四個月沒開單啊!月月一千多啊!信用卡已經欠一萬多了啊!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啊!

絕不能就此放棄,絕不能放他們走。畢竟,這種改善性客戶確定買房念想就一瞬間的事,一時興起就買了,但轉念一想就不買了,典型的三分鐘熱度。

今天放他們回去了,哪怕我想到辦法解決了付錢的問題,他們極有可能反悔。所有的消費都是衝動消費,回家了,兩口子討論幾句,和親戚朋友商量,又被其他中介干擾,一對比旁邊新樓盤,這小區十多年了,太舊;回想翡翠電梯房才五六千,這套還是二手房,太貴;門前樹木茂密,又是一樓,太暗;本來就住翡翠,換房還在翡翠,何必……無數理由可以讓他們另尋新歡。

況且這房掛出來幾個月,一直沒賣出去,這個區域,一百多萬的房子,還是平層,又是他媽的多層,賣主極難找,這樣的客戶,絕不會遇到第二個,至少我沒那個運氣。

萬念俱灰中,真的是靈光一閃,我想起了傳說中的從沒見過的假離婚買房事件,離婚可以使一人名下無房產,立即恢復自由,什麼首套二套,限買限貸,都成了上輩子的事。

但於情於理,我不可能建議他們假離婚,一來,若二人對婚姻無比崇尚,絕不敢草率對待,此話一出,我鋪墊了半天的良好形象頓時坍塌,自尋死路,成交斷無可能。二來,若二人假離婚後,因其他瑣事生了嫌隙,最後真離婚了,我不就成了罪人?這年頭,夫妻又有多真呢?

我退而求其次,換了個類似的方案:“唯一的辦法,找一個你們身邊最信任最靠譜的人,最好是親戚,最好是晚輩,寫在其名下,以其名義貸款,月供您來還,過幾年,等經濟不緊張了,再過戶回來,於他人,幾乎沒影響。”

兩人一愣,對視,沉默,然後豁然開朗,女人說,“要不寫在你侄女名下?”

男人二話不說拿起手機就打了電話,幾句話後,開懷一笑,臉上盡是無邪,像個孩童,對我說,“兄弟,還是你有辦法,我的兄弟夥信的過,侄女兒算我養大的,絕對可靠。”

幾分鐘前天堂地獄的,這下我可沒那麼樂觀,這事還有一個漏洞,我說,“您侄女兒婚否,多少歲?”

大哥說,“二十二,沒結婚。”

果真如此,我苦笑到,“有個問題,單身年輕人,貸款四十萬都夠嗆,除非銀行關係特別硬,這套房才能貸的下來。”

大哥嘻嘻一笑,“兄弟,這就不必操心啦!不滿你說,我妹夫是銀行行長,一句話的事。”說罷打開手機,兩句話搞定。

內心無比竊喜,但我臉上只有微微一笑,立刻讚歎大哥人脈廣,圈子大。

但此時,避免夜長夢多,我立刻帶上他們去了公司總部。已經到了這裡了,但事情還有一半沒做,我不敢鬆懈,接下來才是關鍵,這種案例不少,本來臨門一腳了,就因為一句話就把自己玩死了。說句誇張的,啥都談好了,馬上籤合同交錢,一個眼神沒對,客戶可能立馬反悔走人。

和客戶提前溝通了談判的技巧,之後接到房東,去談單室前試探了幾句,安排兩方見面,雙方聊聊家常,東拉西扯,然後還價,你來我往,幾個來回,我和店長從中斡旋,半個小時後,敲定價格,110萬。打合同、簽字、交錢。都是常規手法,無比順利。

出了大門,送走房東客戶,五點多了,肚子咕咕叫個不停,才想起來,我一天沒吃飯了,這上萬工資,著實不好掙啊!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


小伍愛影視


安家介紹的是一個上海大型連鎖的公司……安家天下,其中的一個門店情況,我看了十幾集房四井她媽上門要錢這個片段。

通過了解可以知道,四井來之前,店裡業績產出主要考兩人,一個是凱文一個人老騷男,其他三個,女的是吃底薪無上進心,農村娃來了一年多沒開一單,有上進心沒有方向,985是來混資歷,混完一年去總部發展,店長是本地人,在這開店開了十幾年,拿手絕活是賣老洋房,店長是典型的老好人,在門店對下屬好,在家裡對老婆好。

現實中中介場景和這完全不同,方方面面吧,首先從企業說起,安家天下在一線城市實力較強,所以員工福利待遇好,像那個女的來了兩年多吃兩年多底薪,我告訴你,現實中只有北上廣深大型中介企業能夠養的起,像武漢這種二線城市,大型中介都是隻管前三個月的底薪,只後是隻有提成沒有底薪,說白了一切考自己,公司不養閒人。

再說門店了,這家門店有兩個辦公室一個會議室,一個辦公區一個衛生間一個洗手檯還有前臺,佔地面積少說有80平米以上,現實中這種80平米以上的門店稱為大店,那麼有大店肯定有小店,而且小店更多,店裡才六個員工,我告訴你,現實中像這種80平米以上的店基本上至少有12個人,不然根本店長是虧損的,上海三環內80平米的臨街商鋪少說一個月租金2.5萬起步,加上給員工的工資,水電生活用品日常開銷,你以為工作環境這麼好啊,而且安家裡面口號是一致對外的,四井來了,農村娃投靠過去了,那個豪宅哪裡同店業務員競爭,店長不讓員工優先帶客戶,四井還搶了店裡老員工的單子,而且還是連環單,一次成功,現實中二手房帶看轉化率基本上在30:1,也就是說三十次帶看才能成交一個客戶,像老油條一年多有房子就帶第一集那家人看,不下於30次吧,我只能說在下佩服,沒有四井這種洞悉客戶真正需求的眼睛,你認為你有四井的火眼精晶你也可以的

最後說一下門店環境,每個行業都是僧多肉少,該是你的你不去爭取那你就餓肚子,活該,現實中同事不算計你算我輸,說好一致對外,其實誰知道呢,人心多變,很難的,我想說的是這個門店的工作環境是想象中最完美的,做夢夢裡有的


九叔帶你看科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明確一點安家只是一部電視劇,裡面演的叫戲,不要拿現實去和她比較,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首先房地產行業,上個時代的暴利產業,黑幕很多,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競爭激烈,如果都像電視劇一樣的小白兔,在現實中都得餓死,這個行業完全是靠賣房掙錢的,房屋中介遍地開花。


還有裡面成交的過程,基本就是老闆你覺得咋樣,老闆說行,那籤合同吧,好的。一套能賺幾萬幾十萬佣金的房子你不付出代價想要拿到錢,那不是開玩笑麼,如果要達成一個幾千萬的房子,是你空口白話幾下子就開的了得,沒有誰是傻子。


還有裡面的房子,個頂個的標準間,現實中哪有這樣的,多數都破破爛爛的。


所以看電視劇我們就消磨時間好了,別想太多。


影電愛鵬大


最近孫儷和羅晉主演的《安家》廣受網友們的熱議,主要是圍繞著一個房產中介到處買房子的故事,然而房產經紀人這個職業也被網友議論紛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現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會不會有這樣的房產中介!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他們的辦公環境,辦公區、會議室、洗手間還有前臺,目測也得有七八十平米,而店裡卻只有幾個員工,但是在現實中像這樣的門店,員工可能會翻一倍甚至更多,畢竟老闆都想把利益最大化,其次就是房租問題,在一線城市一個月的租金也是不小的開支。

其次,員工朱閃閃兩年一直沒有開單,只是拿著底薪混日子,然而在現實中卻是,如果三個月沒有業績就會把你辭退,畢竟你沒能給公司帶來效益,如過都像朱閃閃一樣,這工作也未免太輕鬆了!

最後,每個行業都是僧多肉少,如果你不去努力,該是你的也會被別人搶走,嘴上說好的一致對外,然而人心是善變的!現實中的房產經紀人比這難得多,作為我們來說,還是本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心態來對待,畢竟影視劇為了呈現某些理念會有誇大的成分!


大家要抱著平常心來看《安家》,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就行了!


爆米花電影願


看電視劇《安家》這部劇講述了房屋中介那些套路背後的故事,也又一次戳中了當前人們心中的痛點,無論是買或賣一套房子真不容易啊!

劇中的細節在這略過,感興趣的話可以網上看下劇情,下面聊聊現實中的房地產:

作為一直關注房地場市場的和之前服務過房地產公司的媒體人,其實個人認為,這才剛剛開始,未來賣房子將會變得更不容易,競爭更加激烈,因為房地產行業買房市場已經到來。

在經濟學中,買方市場又稱之為“買主市場”。主要講的是商品供過於求,賣主之間競爭激烈,買主處於主動地位的市場。具體到房地產上,就是房子建得越來越多,開發商已經掌握不了主動權,再也不會像十多年前,一開盤就能清空,人們爭想搶購的局面將難以出現。曾經人們認為“地產商寧願把房子炸了,也不會降價銷售”,但是從近期一些地產商的表現來看,房地產商為了生存,還是會主動降價賣房的。

如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受制於疫情的影響,各大售樓部關門、停止營業,樓盤停工停產,房地產行業整體處於寒冬之中。在這個關鍵時刻,恆大率先打響了網上打折銷售的第一槍,隨後碧桂園、萬科等房企也相繼跟進,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就是要吸引買方的眼睛,爭取把自己家的樓盤的賣出去,早早的回籠資金,保證資金鍊的正常運轉。這要是在賣方市場的時候,是不可想象的,開發商哪裡會傻傻地打折賣房,不漲價就是好的了。

其實,買方市場的形成,也在於這十多年裡房地產的飛速發展。過去炒房客大量湧入樓市,帶來了巨大的投機需求,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樓市供不應求,開發商蓋房子的慾望不斷攀升,導致房子蓋得越來越多。但是房子總是會到夠住的那一天,屆時,買方將在選擇房源的時候具有更多的選擇性,賣房子也會越來越難。

曾經聽一個房產中介經理說過,做中介最大的特點是閒不下來,它不像一般的銷售業務,會隨著顧客的積累,而變得更加輕鬆。賣房經濟人則不然,賣掉了之後,又得尋找新的顧客,基本上第二次打交道的機會很小。鑑於這種職業的特性,加之買方市場的形成,我相信,房地產行業,特別是做銷售,隨著競爭的愈加激烈,為了業績的提升,焦慮將是難免的。





紫馬奔騰


《安家》一集不落的看到現在,基本可以總結為: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關於中介的模塊都很真實,但是為了突出電視的效果,會誇張一些。

接下來,我說說現實中的中介:

1.形象:每天必須黑皮鞋,黑西褲,白襯衣,秋冬還得穿西裝外套,打領帶,帶工牌,缺一不可。

說來很奇怪,他們店清一色帥小夥,幾乎沒有胖的,都乾乾淨淨高高瘦瘦。而且如果你瞭解點中介,基本上能從領帶的顏色分辨出來是哪一家,因此形象很重要,這也是房似錦為什麼會開始要求大家統一工裝的原因。

2.上班時間:24小時待命。《安家》預告裡徐姑姑婚禮上交換婚戒時都在接電話,這個毫!不!

誇!張!任何時間回覆顧客的信息都是第一位的,哪怕在開車、洗澡、年夜飯,只要系統信息一響,立馬抓起手機。我老公曾經連續三個月一天不休息,每天正常上班點從早八點到晚九點,如果晚上談單之類的,就沒有時間界限,凌晨三四點簽單回來第二天一早又要上班的情況超多。

3.工作難度。可能因為電視劇需要有矛盾衝突、吸引力等效果,所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把業務員經歷的事情都演上一遍,所以電視裡看著簽單很簡單,其實——相當難!尤其是新人,運氣好的可能會很快開單,但是個人感覺中介行業沒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裡所說的不是朱閃閃那種工作模式下的一年)根本出不了師。有時候一個顧客要帶著看三四十套房子,感覺所有條件都談妥了,最後還是籤不成。就像徐姑姑說的,一般一個難纏的房東都會遇到一個難纏的客戶,有的人在意的問題簡直五花八門,刷新你的三觀。

4.社會地位。其實,房產中介在社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電視劇裡演的讓學渣媽媽搬家、幫助男人跟小三分手…….這些素材都可能真是存在,只不過有些誇張。起碼,如果你是一個房東,千萬不要對中介頤指氣使,如果你是個客戶,也不要百般刁難,起碼的尊重要給,你對他們好了,他們給你的回饋絕對是你想不到的。比如房子價格,比如交易日期。一個專業又有經驗的中介會讓你的房子很快賣植.也會計你很快買到件價出晶高的房子。白然.也能計你花冤杆錢。

然後,說幾點安家裡作為電視劇非常良心的地方:

1.新老搭配。任何一家成型的中介,都是三兩個老員工,加一群新員工。新員工永遠是跑腿幹事的,比如去老洋房裡收拾東西等等,都是新人在幹,因為你沒資歷,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是交學費。

2.帶看、復看等專業詞語,看來導演和編劇是下過功夫的,裡邊的用詞真的很專業。

3.演員演技:婁關山的角色塑造的相當相當成功,中介行業大部分都是這種家境不好,不太開竅卻又異常努力的農村孩子,他們不在乎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地方,但是默默無聞地努力,不停的追趕。整部劇裡,這個角色是最讓我感動的,能映射身邊的好多朋友,比較有共鳴。劇中的配角就不說了,郭濤海清什麼的,個個都很驚豔。關於主角,除了第一集覺得孫儷的臉有點彆扭,兩個人的演技都非常棒,分寸把握的很好。尤其是羅晉,演技真的是驚豔到我了(不要怪我,以前只看過他演的新版三國演義,除此之外,總感覺演的都是爛片,所以一部都沒看過…….羅晉粉不要打我)再說一下不太好的幾個地方:

1.房似錦和徐姑姑的身世,一個比一個慘,這身世設定的讓人有點出戲。

2.前幾集房似錦搶王子健的單子,這在現實中絕對是不存在的,別說是店長了,普通員工也沒有這麼光明正大搶單的,要是放在以前,哪怕有一點搶單或者攪和單子的跡象,都要走人的。

還有什麼想不起來了,總之是一部很好的劇,不知道為什麼網上那麼多批判的言論,我看劇很挑的,這部劇人物設定、演員演技、情節推進、故事邏輯都上好。至於那些小瑕疵,不影響大局。


雲邊雜貨鋪y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安家介紹的是一個大型連鎖的公司……安家天下,其中的一個門店情況,我看了十幾集房四井她媽上門要錢這個片段。

從瞭解中可以看出,在房似錦來之前,店裡的業績產出主要是兩個人來測試的,一個是凱文,另外三個是老騷男,另外三個是不受基本工資激勵的女人,農村孩子來了一年多,一個也沒開,他們很有上進心,沒有方向,985是把他們的資質混在一起,經過一年的發展到總部,店長是本地人,在這裡開了十多年的店,他們很有技術,店長是典型的好人,他對商店裡的下屬和家裡的妻子都很好。

實際上,中介的場景與此完全不同。讓我們從企業開始。首先是一線城市家庭比較強,所以員工福利也不錯。比如,來了兩年以上的婦女,基本工資是兩年以上。我告訴你,現實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大型中介企業才能支持她。在武漢這樣的二線城市,大型中介企業只管理前三個月的底薪,之後,除了提成,沒有底薪。說白了,公司不支持閒人。

此外,該店還設有兩間辦公室、一間會議室、一間浴室、一張洗手檯和一張前臺,面積至少80平方米。實際上,這樣一個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上的店叫做大店,所以大店裡面一定有小店,而且小店比較多,所以店裡只有6個員工。我告訴你,實際上,這樣一個面積超過80平方米的商店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至少有12個人。否則,店長就會賠錢。上海三環80平方米的街邊商鋪,起租每月至少2.5萬。再加上員工的工資,水電和生活用品的日常開支,你覺得工作環境這麼好,家裡的人也跟外面一樣多。思靜來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們也加入了過去。同一家店在哪裡的那家豪宅員工競爭,店長不讓員工優先考慮顧客,思晶也搶了店內老員工的名單,而且還是一系列單品,一個成功,在現實中,二手房帶看的轉化率基本上是30:1,也就是說,帶看30次能和客戶達成交易,就像老油條帶房子一年多,第一集跟家人在一起,不少於30次,我只能說我很佩服,沒有思靜是一隻能瞭解客戶真實需求的眼睛。你認為你可以擁有思靜的火眼

最後,我想談談商店的環境。每個行業僧多粥少。如果你不為它而戰,你會餓的。你活該。實際上,如果你的同事不信任你,你就會失敗。據說你應該與外界保持一致。其實,誰知道呢,人是變化無常的,是困難的。我想說的是,這家商店的工作環境是想象中最完美的,你的夢裡也有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見解,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祝大家每天工作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