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套房幾百幾十萬只能住70年,還幾十年的房貸,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選擇買房而不租房?

T八一


歸屬感。

曾經有這麼一句話:我拼盡全力,才獲得在你旁邊喝咖啡的機會。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大城市中,每年湧入一線城市的外來人口很多,他們拼盡全力,努力學習,工作,才能在城市中剛剛立足,而“原住民”不需要做太多就可以在他們拼命的城市活的很自在。

如何在這樣的城市找到歸屬感,那就是買房。租房只是臨時性的,人家房東不想租了隨時可以把你清走,雖然說想住哪就租哪,但是那樣真的是心裡想的麼?剛剛熟悉了周邊環境就逼迫搬走,久而久之都會煩。


由一趣談


第一、買一套房子,終身歸你,而不是隻有70年。這個概念可能提問之人是混淆了,你想啊,誰買一套房子會住70年呢?大多數裝修十年左右,自己經濟條件好了,裝修也過了十年,舊了,要重新裝修,那就重新換一套,你的房子,是在不斷換房子過程中,年限不斷在延長,何況,即便這個房子你不換,它也不可能堅持到70年,還沒到70年,可能才30多年,就拆了,你住的是新房,又按照70年計算,因此,等你買了一套房子時,就是你終身有一套房子。



第二、房子是固定資產,可以應急備用。你有一套房子了,心裡踏實不說,你生大病,沒錢治療,萬般無奈之下,你可以賣房子治病,再租房子住,如此,還能救你一命,如果你僅僅是租房子,沒有固定資產,生病了,拿什麼去治病?

第三、房子可以增值,給你存錢。目前,房子投資,是最穩妥的投資,如果你把固定的錢,放到銀行裡,是很難錢生錢,如果做其他生意投資,很難變現,甚至一不小心,賠完,你買房子,可以當做一個固定資產,大多數是隻漲價,不降價。

如我四年前,手裡有十幾萬,首付又重新買了一套112平方米房子,那時候,才3000左右,如今,7000多,也就是說,在這4年時間裡,我掙了40多萬,如果你十幾萬放到銀行裡,沒有幾個利息,同時,這些年,逼著你去還房貸,也算是給自己存錢了。


第四、買房有一個踏實可靠的家,不再流浪。不僅僅是自己,包括自己的老婆,你如果愛她,就給她一個可靠的家,讓她有安全感,你總不能經常讓她租房子,流浪街頭吧。

第五、為結婚做準備。沒有房子,誰跟你結婚呢,連老婆都娶不到,所以,殘酷的現實,逼著大家去買房子。

反過來,租房子,沒有這些好處,自然就沒有人去租房子了,租房子的,都是買不起房子的群體,沒辦法,你以為他們願意租房子啊。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首先要糾正一個關於“70年”的概念,大家以為房子只有70年產權,其實這是誤解,房子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房子下面的土地,土地的使用期限是70年,是當年開發商通過招拍掛獲得的,這個證叫做《國有土地使用證》,這上面有清晰的使用起止時間,一般的住宅用地的土地用途是70年使用期限,個別的也有50年的,比如重慶,基本都是50年的使用權。

一句話概括就是土地是有土地使用期限的,換句話說,開發商獲得的是土地的使用權。

而土地上的房子,這個是私人產權,是永久屬於私人的,你買了一套房子,房子就是 永久屬於你私人的,這個是沒有期限的,你的房子結實的話,1萬年以後還是你的。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暈了?房子是永久的,房子下面的土地是有期限的,那麼土地到期後,我的房子怎麼辦?

這個確實是很關鍵的,原來的法律也沒有明確,因為時間還長,所以當時很模糊就過去了,現在這個事情是基本明確了,就是對於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到期後自動續期。

自動續期是啥意思?這個就是我們的管理藝術了,土地到期之後還讓你繼續用這個土地,不會趕你走的,那麼下一個問題又來了?要不要交錢呢?雖然我可以使用,但是交不交錢差別很大啊。

不好意思,這麼關鍵的問題沒規定!暫時擱置爭議把,後面總會有辦法的。那麼有沒有這種案例呢?有的,之前好像是浙江有個地方出讓了一個20年產權的土地,現在到期了,最後的結果就是無需繳納費用繼續擁有土地使用權。這個是目前首個案例,後來好像西安也出現了一個類似的案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搜索一下具體信息。

總而言之,通過這種續期的方式,是把土地私有化這個概念弱化了,反正讓你使用70年之後再用70年,以後還可以使用70年,這個和私有化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講沒有太大區別。在當時計劃經濟思維那麼嚴重的環境下提出這個解決方案真的是一個天才的創意。這是務實的做法。

房地產稅也草擬中,數年後也許就實施了,有了房地產稅,對房子照樣可以收錢了,即便是免費自動需求也沒有關係,從房子和土地中獲得的財稅收入不變就OK了。

上面講了這麼多,可能不是題主所想知道的,租房和買房的區別其他的所有回答都是這個方向,所以我就不再重複了,反而是70年背後真正的含義是沒有人來具體講的,本帖就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壹號股權


我也鬱悶,上海一套房1千萬,而且是很普通的房子。1千萬一年利息100萬,我花50萬可以租價值1億的豪宅一年了。剩下50花了他,豈不是美哉。產權70年其實無所謂,有幾個命比房子長?一般買房的30多歲了,再活50年就厲害了。買房無非是為了面子,還有孩子上學方便,和教育捆綁了。厭倦搬家可以高價和房東籤10年合同或20年合同。我現在很矛盾,在上海無房。可是我有實力買,但又捨不得買。畢竟上千萬不好賺。上海現在買新房的一般置換為主,老房子太老花幾百萬去買又不甘心。


羽墨254331682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花費大量金錢購買房產,而不選擇租房住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首先,房產具有居住功能。俗話說安居樂業,安居在前樂業在後,租房住只是看似能解決居住問題,但不能落戶口就不能享受到市民應享的權利,最重要的一點是租戶的子女不能像房主的子女一樣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在現在的非常時期,租房的這種弊端被無限放大,有很多小區不允許租戶進入,有十座城市甚至都不允許租戶進城。這證明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房產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對所居住城市的歸屬感,從居住角度考慮,租房住只是臨時的,不能長久。

其次,房產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房產的居住功能只是最原始的功能,在現代社會房產還具備金融投資功能。在現在長期通脹的大背景下,房產的保值、增值性使它成為普通人少有的可以對抗通脹的理財工具。而在現在租金年年上漲的局面下,租房住的壓力也很大,而且最悲催的是買房的話還房貸的壓力大是不假,但好歹還是替自己忙活,交房租卻等於變相的替房東還房貸,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也就是說,買房再貴也是投資,租房再便宜也是消費。

所以說,這就是很多人寧可花大價錢買房也不去租房的原因。


雨桐撩樓市


由於房子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大,對絕大部分家庭來說,買房也並不容易。但是我仍然常常告訴大家,房產對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對重要的資產,我們應該儘早買。

可奇怪的是,仍然有一部分朋友會提出疑問-買一套房幾百幾十萬只能住70年,還幾十年的房貸,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

這部分朋友始終覺得租房比買房划算,比買房更合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正確的認識一下房產的70年到底指的是什麼?房貸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又是什麼?買房買的又是什麼?

一,房產的70年產權指的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理解?

很多朋友畏懼買房,其實就是糾結房子的使用年限,他覺得花幾百萬幾十萬買的房子只能住70年,很不划算。

實際上,大部分的購房朋友對房子的使用年限並不是特別的瞭解,都是一些模稜兩可的模糊概念。

我們所購買的房子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房子下面的土地,另一部分就是我們所購買的這一套房子。

所以,我們應該分開來看房子和土地它的使用年限,它的產權性質到底是怎樣的?

土地的使用權:按照一線城市的商品房住宅來看,它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而這7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是指-開發商從政府拿地起算。

換句話說,就是你買的房子,它所在的這塊地的使用年限是70年。

房產的使用權:房產的使用權是永久的,並不是70年,大家一定要區分清楚。

換句話說,你所買的這套房子,它的使用權是永久的,只要房子不倒,房子不塌,它永遠都是屬於你的。

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如果你的房子被拆遷,國家是會根據各個城市的拆遷賠款標準賠錢給你的,或者是食物分房賠房子給你。

非常明確,土地是屬於國家的,它是由開發商向國家租用70年,用於修建商品房,進行商品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其實沒有人真正能夠在一套房子裡面居住70年,據我國的不完全數據統計,大部分的家庭每5.2年都會換房一次。

即便是土地70年的使用權限到期,買房的朋友只需要繳納一部分土地出讓金就可以繼續使用房子,而這一部分土地出讓金是特別小的一部分,甚至比你去租房的一年租金還便宜。

因此,大家一定要把這個土地的使用權限70年和房產的永久使用權限分清楚,一定要正確的去看待,千萬不要搞混淆了,搞混淆了就容易產生焦慮,容易產生擔心。

二,房貸到底是什麼?它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有怎樣的作用和好處?

在第一大點,我們已經把土地的使用權限70年和房產的永久使用權限區分開了,也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

只有當你正確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分之後,才能夠對房地產市場有真正的瞭解。面對買房的時候,才能夠做出一些明智的取捨。

基於大部分的購房者買房並不容易,都是通過首付+房貸來實現,所以我們再來看看房貸到底是什麼?

房貸非常的明確,我們一直強調-它是我們普通老百姓能夠向銀行借到的,貸款金額最大,貸款利率最低,貸款時間最長的金融槓桿。

槓桿原理相信誰都懂,但是用在一些虛擬的財富上,大家可能就不太相信,也不太能夠理解。

但是,房貸這樣的金融槓桿給我們帶來了特別多的好處和作用。簡單歸納一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第1個好處,提高買房的速度,跟進買房的效率。

房子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大,這一點我們不斷的強調,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幾百萬,這就是房子的價格。

對於絕大部分家庭來說,買房並不容易。除了需要花費自己長達10年,甚至20年的積蓄之外,還要通過低首付加上房貸來實現。

這個時候房貸在很多購房者的買房之路上,就發揮著提升買房效率,跟進買房速度的作用。房貸讓絕大部分的購房者能夠快速的買房,能夠快速的擁有自己的房子。

第2個好處,提前鎖定資金購買力,防止工作收益貶值。

我們都知道人民幣在不斷的貶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貨膨脹。

主要表現就是它的購買力隨著時間的往後推移,不斷的在減弱。同樣的10元錢在過去,在現在,在未來,能夠買到的東西是越來越少。

相反,房子的價格卻越來越貴。這也是房子成為絕大部分普通家庭抵禦通貨膨脹有利武器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追其真實邏輯,其實就是房貸的作用。房貸它鎖定了你的資金購買力,讓你未來的積蓄能夠提前使用,能夠不被通貨膨脹稀釋,不讓購買力減弱。

要知道從你房貸審批下來的那一刻,它的數值就沒有發生變化,但是這樣的數值隨著時間的向後推移,它的購買力是在下降的。提前使用就是鎖定購買力,就是防止你以後的工作收益貶值。

第3個好處,和銀行金融系統有直接的聯繫。

我們都知道現代是一個信用的社會,你的財富除了你現在所擁有的,還有你的信用,你的信用就是你未來的財富。

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實際上我們的總財富是今天所擁有的,以及未來的一個信用。

房貸也是絕大部分家庭和銀行有金融聯繫的一個關鍵通道。和銀行保持一定的金融聯繫,對人生一定是有好處的。

可以提升你在銀行金融系統裡面的信用值,未來無論是繼續申請房貸,還是申請其他的貸款創業,都會相對比較容易。

……

的確如此,看似買一套房子要還幾十年的房貸,會特別的困難。

但實際上當你理解到房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之後,理解房貸它的金融槓桿屬性之後。你就會明白,沒有槓桿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早年間通過貸款買房的朋友,日子是越過越好,房子是越積累越多,財富也是越來越多。

或許你也應該多看房帶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善於利用這樣的好處,讓自己的人生也更完美。

三,買一套房子幾百幾十萬只能住70年,還幾十年的房貸,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

通過第一大點我們已經非常的清楚,花幾十萬幾百萬買的房子,70年的居住,其實你應該分開來看土地的使用權限和房產的使用權限,它是有區別的。

至於還幾十年的房貸,在第2大點我們也已經闡述清楚了。房貸的作用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對我們的人生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非常明確,結合第一大點和第二大點,如果你能夠正確的看待,我相信你也會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

當然了,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的原因還有很多,以上兩大點只是一些最關鍵的。

同樣的我們簡單的羅列一下,看看到底還有哪些原因,讓更多的人群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

第1個原因,租房再便宜是別人的,買房再貴是自己的。

有房才有家,這句話在我國根深蒂固的影響著我們。所以我們才會說,租房再便宜也是別人的,買房再貴卻是自己的。

的確如此非常的現實,但卻也非常的真實,房子再貴,這套房子卻是你的資產,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裝修,進行置辦傢俱家電。

而租房就不一樣了房子始終是房東的,你不敢進行裝修,也不敢置辦特別貴重的傢俱家電。

第2個原因,買房才能享受房子綁定的資源。

我們都知道,房子綁定著我們的戶口,婚姻,子女教育,甚至是城市的個人發展空間等等。

逃不開的結婚生子,逃不開的子女教育。現在可不是一臺電風扇,就能把媳婦吹回家的年代了。對於女生來說,有房才有家,有家才有安全感。畢竟女生嫁給你,不僅要照顧你,照顧子女,還得照顧你的父母,而且還要工作。

何況房子綁定了子女的教育,無論是劃片區就近入讀,還是帶重點學區指標的房子。都只有買了房子的人才能享受這樣的教育資源,才能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而這些資源是買房的人才能夠享受的,租房的人是沒辦法享受的。

第3個原因,房價仍有上漲的空間,仍有增值的潛力。

房子除了是普通老百姓抵禦通貨膨脹的有力武器之外,它在未來還有增值空間,還有增值的潛力。

換句話說,房子未來還會繼續上漲,價格會越來越貴,越早買入房子就越能實現財富的增值,財富的翻倍。

畢竟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才處於中期的後半程,只有50%~60%之間。要實現城市化進程的70%,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如果你是買房,你就能夠享受房子上漲帶來的收益。租房就享受不了這樣的收益,反而是你用你的租金幫助業主,幫助房東享受了房產帶來的增值收益。

這一輪去庫存的時候,買了房子的人已經嚐到了爭執帶來的甜頭。基於對利益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當然很多的朋友願意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

……

的確如此,房子的的確確非常的貴,不僅首付款多而且還要申請房貸,還得每個月還月供。

但是當你真正理解到房子是什麼,房貸是什麼,買房的好處是什麼之後,你也會優先選擇買房,而不是租房。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我更建議大家去買房,越早買房越好,不然未來的房價越來越貴,你付出的買房成本會越來越高。

不僅如此,越早買房越能夠讓自己的人生資產化,財富化。強制儲蓄的同時,還能防止自己的工作努力積蓄被人民幣貶值打折。還能夠提前享受房子帶來的資源,甚至可以提前規劃安排子女的教育問題。

我是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重慶地產視野



我們這裡是三線弱,房價卻近萬。當然好一點的小區已經一萬三四了。買一套房子,加上裝修,沒有一百萬是不夠的。

按一套房子一百萬算,從開發商拿地到把房子蓋好,其實也已經過了將近十年。如果按住六十五年算,平均每年摺合人民幣也要一萬五千多塊錢。而在我們這裡租一套房子,大約每個月也就是一千四、五百塊錢。



這樣一算,買房子和租房子比,那就太不合算了。租房子不用投入,一萬七八每年就夠了,而買房子要投入一百多萬,每年的消耗也是要一萬五六。那為什麼人們還要投入一百多萬去買房子呢。原因如下:

一是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有房子才有家。抱人家孩哦,住人家宅哦,終歸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必須買房,住自己家才踏實。


二是現在的年輕人,只要結婚,就得要車要房。你如果沒車沒房,孩子基本上就沒得對象。為了孩子娶妻生子,也要咬緊牙關買房。

三是買房子保值。如果把錢存在銀行,雖然數量年年增長,購買力卻在年年下降。而買成房子,過去是十年幾倍長,現在雖然長勢趨緩,但保持原價還是有可能的。保值的作用很明顯。

四是可得拆遷補償。房子到了七十年後,成為危房,需要拆遷時,按現在的政策看,有房戶可得到一大筆補償款。所以,現在買了房,就等於輩輩有房。為什麼不買呢?

一家不知一家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買房子和租房子那個合算,只有自己能夠算清。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選擇買房而非租房的原因很複雜,簡單說一下個人的理解吧。

1.公租房體系不完善,如果有滿足需求的公租公寓,租金穩定,配套完善,可以滿足各個階層的不同等級的公租房,很多人不會買房。

2.與教育,社保體系相關,假如孩子可以在租房地入學,不需要房產證,水電煤物業收據,購房需求也會下降,誠然在當今大城市學位資源和適齡兒童數量不對等的社會條件下,這是痴心妄想而已。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教育水平的差異,就是所謂學區房的需求,讓重點中小學附近房價居高不下。

3.歸屬感因素,這個既與我國傳統思想有關,也和很多租客的經歷有關。很多租客經歷過每年一次甚至多次租金上漲的問題,甚至被逼的只能捲鋪蓋卷滾蛋的經歷,讓人身心俱疲,自尊受挫,暗自發誓一定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4.經濟方面的因素,住房商品化以來,房價的總趨勢是高歌猛進,租金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購房不僅可以解決個人需求,同時也是一種穩健的投資。

5.婚姻因素,也就是所謂的丈母孃經濟,沒有自己的房子,丈母孃不嫁姑娘,你說怎麼辦?只能掏空兩代人的錢包,硬著頭皮買唄。

最後,說一句符合主旋律的總結,住房不炒,讓房價迴歸到理性區間。


86鑿牆偷杏


首先樓主說的房子只能住70的說法肯定不對的,房產是公民私有財產是受法律保護的在者土地使用期限到期是自動續簽的只不過要交一點費用多少。

再回來說租房還是買房的事情其實是各有利弊有難說哪個好哪個壞,反正選擇權在每個人自己手裡。我目前杭州我比較推薦剛需買房,第一如果覺得自己長時間就杭州發展那麼買房子肯定是首選,男的可能覺得可以租房可是你的老婆肯定不同意,畢竟女人天生缺乏安全感,租房子肯定會讓她們心理上承受著很大壓力。第二對於剛需買房子不但滿足啦自主同時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畢竟如果將來你準備離開杭州那麼房子也是可以買的,隨著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房子大概率是升值的。第三買啦房子後續小孩子教育也能夠得到保證畢竟現在杭州上學都是有房的優先錄取。





程序員T哥


30年50年70年是樓市當中所存在的三個比較有趣的數字,如果從這三個數字出發討論,那麼就有很多人會產生為什麼購房者願意買房子不是去租房子的疑問。



30年

首先,讓我們先來說說30年,這個概念30年是當前住房貸款貸款的最長期限。人生當中能有幾個30年?這是不少人對於房貸所發出的靈魂拷問。覺得有大好的生活不過,卻要揹負貸款前行的人並不是少數。

50年

50年是現在普通住宅設計壽命的最大年限。也就是說如果嚴格執行建築壽命標準,一套房屋壽命達到50年那就不復存在了。如果連房屋都不復存在了,那我們買的房子也就沒有任何的價值了。只不過自房改以後,也還並沒有房屋到達50年的設計壽命。最終房屋到達50年的設計壽命後究竟改如何處置也暫未可知。

70年

70年是當前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不過隨著政策的變化,未來土地到期之後也可以選擇續租,並且續租的成本也並不高。那就是說土地的使用其實可以突破70年這一限制。但是這並不包括當土地年限到達70年後土地被徵收所產生的問題。究竟7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之後,土地被徵收後可不可以獲得徵地的賠償這就不得而知。

我們當前少則花幾十萬,多則花幾百萬買房子。說白了也就只能使用幾十年。那麼幾十年間我們又要揹負幾十年的貸款,這真的划算嗎?為什麼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卻不選擇租房呢?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還是存在於個人的利益之中的。

之前我們經過多次計算對比發現,我們連續租房30年與購房之後還30年房貸最終得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對當前租房成本的考量只是限於當前的租房價格。並沒有考慮到房租的年增長率。最終我們租房所花的錢一定比我們現在買一套房子的總價還要多得多。而同樣在幾十年之後,我們離去能留給家人的有什麼東西呢?租房者可能會留下一筆存款。但是購房者除了存款還能留下一套房子,最終留下的東西還一定是有差異的。

其實我們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給自己的未來奮鬥。所以貸款買房也像是在給今後積蓄能量。只要未來房子還在,那麼還個幾十年的貸款也是沒有什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