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不是不相信歐洲,是已經不敢相信了

【塞爾維亞:不是不相信歐洲,是已經不敢相信了】

1882年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幫助下獨立,成為列強肢解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勢力的一枚棋子。

塞爾維亞:不是不相信歐洲,是已經不敢相信了

20世紀初,在列強的攛掇下,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在兩次戰役中充當急先鋒,但卻在戰爭中得罪了奧匈帝國。

一戰中,奧匈帝國徹底吞併塞爾維亞。戰後,為了貫徹對奧匈帝國的肢解政策,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伏伊伏丁等奧匈帝國原勢力範圍被劃歸塞爾維亞,並在日後成立南斯拉夫王國。

然而好景不長,二戰中南斯拉夫被軸心國所瓜分,匈牙利佔領南斯拉夫部分邊陲地區,保加利亞則分得了馬其頓及科索沃地區,斯洛文尼亞被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瓜分,黑山成為意大利保護國。剩下的地區則成立了克羅地亞獨立國和塞爾維亞救國政府,兩個傀儡政權。與一戰一樣,南斯拉夫終究沒能等到英法等列強的空頭援助。

二戰後在強人鐵托的帶領下,塞爾維亞等地共同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但隨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冷戰的結束,西方加強了對南斯拉夫的滲透。

對於西方陣營的分化,南斯拉夫各加盟國陷入激烈爭吵,塞爾維亞與黑山堅持一個統一的聯邦政府;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則要求民族自決,並希望施行資本主義;而波黑、馬其頓則表態不明,介於兩者之間。

最終的結果是誰都不服誰,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同時宣佈了獨立,南斯拉夫內戰爆發。而此時北約直接干涉南斯拉夫內戰,導致波黑、馬其頓又宣佈獨立,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僅剩支持統一的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以表示自己繼承南斯拉夫聯邦。

然而歐美各國拒絕承認南聯盟是南斯拉夫的繼承者,並積極策劃塞爾維亞國內的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為主)獨立。釀成轟動一時的"轟炸南聯盟"事件,在北約的強烈干涉下,南聯盟軍放棄其軍事行動,科索沃被轉交給北約管轄,科索沃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

2003南聯盟改名"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黑山獨立。塞爾維亞又回到獨立最初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