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分析美国为何这样应对新型肺炎!

Nicholas Christakis(尼古拉斯 克里斯塔基斯)是社交网络研究研究学者,他最近写了一本书,叫做蓝图(blueprint),之前他还写过一本书叫做大连接(connected),国内有译本。


哈佛教授分析美国为何这样应对新型肺炎!


蓝图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由生理、基因和进化所产生出来的的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共性。他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社交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由于至关重要,所以针对这项功能的自然选择塑造了八项人类社交的共性,包括个体身份辨识、对配偶父母子女的爱、友谊、社交网、合作、族内认同感、一定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基于社交的学习。这八项共性虽然不能决定每个人类社会的独特形态,但能够决定人类社会大体的边界和基本特质,而且,他们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又反过来成为人类物种生存的重要环境,进一步影响自然选择的进程,对这些社交共性起到强化作用。

哈佛教授分析美国为何这样应对新型肺炎!


总之,他就是觉得社交也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本领,对人类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21 号这位学者接受了采访,谈到了他对的新型肺炎疫情发展的一些观点,从中倒是可以看到一些欧美国家在处理这种流行病毒时候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在我们西方国家那些看来不可思议的做法和选择。


哈佛教授分析美国为何这样应对新型肺炎!

首先关于美国的疫情。他认为按照这个状态下去,最后可能要有约 35000 人因此死亡。

现在欧美所提出的这种 social distancing (保持社会距离)的遏制疫情的办法,主要出于几个目的:

1、 为什么不像武汉那样彻底封城两三个月,是因为欧美国家没有中国这种动员力和付出巨大牺牲的能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权衡欧美一旦彻底封城也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失业、社会安全、人们心态变化等带来的伤害,选择了目前的方式。

2、通过保持社会距离的方式,可以使得每天的病例可以减少一些,使得医疗体系不至于被挤得崩溃。

3、可以推迟最终大的冲剂来到的时间,争取时间来等待疫苗。

4、主持人问到武汉在一月中旬就已经情况严重,后续政府迅速封城,他怎么看?他的看法是,武汉封城为世界赢得了大约 6 个多星期的时间,很遗憾美国没有利用这些时间来更好的准备医疗物资和设计医疗系统的应对方案。

5、他认为病毒还会重来,很可能会在今年冬季,所以事情还没完……除非那时候有了疫苗就没问题了。

6、他呼吁人们更多的用科学和客观理性的观点看问题,不能过于主观,病毒不是因为你看不见就不存在了,最后还是要依靠科学解决问题。

7、主持人问道他意大利也采取了中国的抗疫方式:封城,你怎么看?他说,意大利做的太迟了一点,所以情况还是很严重。比如采取了保持社会距离这样的方法,一般也要三个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8、他打了个比方,现在保持社会距离延缓疫情的方式,就好比水库崩塌了,我们尽可能把水势减缓,但最终还是那么多水会冲过来,所以最终还是会要面对严峻的结果。

哈佛教授分析美国为何这样应对新型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