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分析美國為何這樣應對新型肺炎!

Nicholas Christakis(尼古拉斯 克里斯塔基斯)是社交網絡研究研究學者,他最近寫了一本書,叫做藍圖(blueprint),之前他還寫過一本書叫做大連接(connected),國內有譯本。


哈佛教授分析美國為何這樣應對新型肺炎!


藍圖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關於由生理、基因和進化所產生出來的的人類與人類社會的共性。他認為人類作為一種社會動物,社交是至關重要的生存技能,由於至關重要,所以針對這項功能的自然選擇塑造了八項人類社交的共性,包括個體身份辨識、對配偶父母子女的愛、友誼、社交網、合作、族內認同感、一定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基於社交的學習。這八項共性雖然不能決定每個人類社會的獨特形態,但能夠決定人類社會大體的邊界和基本特質,而且,他們所決定的人類社會又反過來成為人類物種生存的重要環境,進一步影響自然選擇的進程,對這些社交共性起到強化作用。

哈佛教授分析美國為何這樣應對新型肺炎!


總之,他就是覺得社交也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本領,對人類生存起著重要作用。

21 號這位學者接受了採訪,談到了他對的新型肺炎疫情發展的一些觀點,從中倒是可以看到一些歐美國家在處理這種流行病毒時候的思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那些在我們西方國家那些看來不可思議的做法和選擇。


哈佛教授分析美國為何這樣應對新型肺炎!

首先關於美國的疫情。他認為按照這個狀態下去,最後可能要有約 35000 人因此死亡。

現在歐美所提出的這種 social distancing (保持社會距離)的遏制疫情的辦法,主要出於幾個目的:

1、 為什麼不像武漢那樣徹底封城兩三個月,是因為歐美國家沒有中國這種動員力和付出巨大犧牲的能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過權衡歐美一旦徹底封城也會帶來其他問題,比如失業、社會安全、人們心態變化等帶來的傷害,選擇了目前的方式。

2、通過保持社會距離的方式,可以使得每天的病例可以減少一些,使得醫療體系不至於被擠得崩潰。

3、可以推遲最終大的沖劑來到的時間,爭取時間來等待疫苗。

4、主持人問到武漢在一月中旬就已經情況嚴重,後續政府迅速封城,他怎麼看?他的看法是,武漢封城為世界贏得了大約 6 個多星期的時間,很遺憾美國沒有利用這些時間來更好的準備醫療物資和設計醫療系統的應對方案。

5、他認為病毒還會重來,很可能會在今年冬季,所以事情還沒完……除非那時候有了疫苗就沒問題了。

6、他呼籲人們更多的用科學和客觀理性的觀點看問題,不能過於主觀,病毒不是因為你看不見就不存在了,最後還是要依靠科學解決問題。

7、主持人問道他意大利也採取了中國的抗疫方式:封城,你怎麼看?他說,意大利做的太遲了一點,所以情況還是很嚴重。比如採取了保持社會距離這樣的方法,一般也要三個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8、他打了個比方,現在保持社會距離延緩疫情的方式,就好比水庫崩塌了,我們儘可能把水勢減緩,但最終還是那麼多水會衝過來,所以最終還是會要面對嚴峻的結果。

哈佛教授分析美國為何這樣應對新型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