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哲學家中的俠客。罵魯班不仁義。為國為民,孤身入楚為救宋

公元前440年前後,墨子約29歲時,楚國準備攻打宋國,請工匠魯班製造攻城的雲梯等器械。

當時墨子正在家鄉講學,聽到消息後非常著急;一面安排大弟子帶領三百名精壯弟子,幫助宋國守城;一面親自出馬勸阻楚王。

墨子:哲學家中的俠客。罵魯班不仁義。為國為民,孤身入楚為救宋


墨子從魯地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都磨爛了,也毫不在意,十天後到達楚的國都。到了之後,墨子先找到魯班。

墨子見魯班,並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請求魯班替他殺人。

墨子說,北方有人侮辱了我,我想請你去殺他。魯班不高興。墨子接著說,我送你十金如何?或千金?當時,楚國使用金幣,十金已是大數,而千金則是鉅款了。

墨子:哲學家中的俠客。罵魯班不仁義。為國為民,孤身入楚為救宋


魯班說,我崇尚仁義,所以是不殺人的。墨子立即起身,向他一拜:那你就聽我說吧。我在北方就聽說你在造雲梯,要去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有的是土地,就是人民還不夠多,讓人民去打仗,難道不是殺不足而爭有餘嗎?這是不智行為;宋國無罪而去攻打它,是不仁;你明明知道殺人不對而不諫爭,是不忠;如果你爭了而沒能說服楚王,說明你不強;你義不殺少人而殺眾人,那是大不義。於是魯班被說服了。

墨子說,那你為什麼還不停止呢?魯班說,不可言而無信。我已經跟楚王說過了,都決定了。墨子說,那你帶我去見楚王吧。於是魯班引薦墨子見楚王。

墨子:哲學家中的俠客。罵魯班不仁義。為國為民,孤身入楚為救宋


墨子見了楚王說:“現在有一個人,丟掉自己的彩飾馬車,卻想偷鄰居的破車子;丟掉自己的華麗衣裳,卻想偷鄰居的粗布衣,這是個什麼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個人一定有偷竊病吧!”

墨子趁機對楚王說:“楚國方圓五千裡,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而宋國疆域狹窄,資源貧困。兩相對比,正如彩車與破車、錦繡與破衣。大王攻打宋國,這不正如偷竊癖者一樣?如攻宋,大王一定會喪失道義,並且一定會失敗。”

在墨子強有力的論據面前,楚王理屈詞窮。便以“魯班已經為我造好了雲梯,他說用他制的器械一定能夠攻取宋國”為藉口,想打發走墨子。

墨子明白僅靠道義是無法真正戰勝強大而頑固的敵人的。於是,墨子與魯班在楚王面前較量了一番。

墨子:哲學家中的俠客。罵魯班不仁義。為國為民,孤身入楚為救宋


墨子解下腰帶為城,用進城的通行牒為械。魯班用他的攻城器械變換著攻了九次,都被墨子擋住了。魯班的攻械用完了,而墨子的守備還有餘。此番攻守演習,雖為模擬,但攻防裝備的優劣以及攻防技術的差異,已一覽無餘。墨子贏了。

輸了的魯班不服,說我知道怎樣贏你,但我不說。墨子應道,我也知道你怎樣贏我,不過,我也不想說破。楚王問其中緣故。墨子說,我知道魯班的用意,不過是想殺了我,他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能防守了,楚國還可以去攻打。他哪裡知道我的弟子,已經拿著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城上等待。您就是殺了我,也只能殺我一個,不能殺光他們。鎮定沉著的墨子撲滅了楚王與魯班的囂張氣焰,迫使他們放棄攻打宋國的打算。

墨子折服魯班和楚王的巧妙、鋒利的言辭,九距魯班攻城之機變,說明墨子有勇有謀。為了阻止這場非正義的戰爭,他不畏艱辛,不怕犧牲,孤身深入敵國,憑著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表現了一個出色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