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行走在江南春天的山村,很多時候,你擁抱的是滿山的滴翠綠意,不如說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讓你心脾沁翠的怡然。好多時光中,駐足山巒,不光是春風似剪在你眼眸中映出的很多草長鷺飛的美景,更在於很多的時刻,讓一種從古源延於今的植物,使人沉醉和迷戀忘懷在這個時節。那就是“茶葉。”

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茶葉,作為一種國粹的飲品。從唐朝開始大興,經千百年歷經錘練昇華,其魂早已沁入國人的骨子中。

《全唐詩》載有茶聖陸羽的有關茶事的二首詩歌:

《歌》齊天洪: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會稽東小山》劉戈: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而眼下我因工作之需,而客居的山鄉之地,正是唐代陸羽撰寫的《茶經》之所在。據史載:陸羽在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隱居於浙江吳興苕溪(今浙江湖州)杼山妙喜寺。常身披沙巾短褐,腳著藤鞋,獨行於四方山野中,採茶覓泉,煮茶品茶,流連於青山泉水間。每至夕陽西下,方攜晚露歸之。經歷流年,方成一部關乎於國粹茶之名著《茶經》而流傳於今。

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很多時候,茶葉這個綠色的精靈,是縈迴在國人的靈魂裡的。採茶,炒茶,品茶,固然是一種過程,但於其中印證了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極其自然的狀態,與縈迴在國人中的茶文化之精神。

眼下,春天的江南山區,滿目怡然,翠鳥啼歡了。山崗上霧裡迷離中,只見那一株株茶樹,於杈枝間,盡綻著誘人的新芽。

作為客居山鄉的城裡人,慚愧地說,對於山鄉每季的茶事,誠實地坦言,只是流於表面的感受。但在許許多多的霞升日落時,也對其有種深刻的發現。剛來山村時,喜歡山村的鄉景,僅僅是出於對鄉野生活的新奇。時間久了,漸漸地對山村的一草一木,特別是對山村茶事,有了更實在的領會與體驗。

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常常在這個時節閒時裡,信步於茶山溪水小徑,在茶山農家裡,伴著辛苦勞作的山民,感受更多是他們的勤勞與辛苦。

山村人家晨來採葉,午間晾茶殺青,晚間炒茶至三更子夜,其工序的繁雜。對我這個外鄉人,更多是一種驚歎!江南山村的茶葉,多為綠茶,近年來有白茶和黃芽茶新品頻出,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山村茶農對茶執著的熱愛。

每當清明前後時節,山村人就奔忙於瀰漫的霧裡青山之中,老老少少加之從外省而來成千上百的釆茶人,浩浩蕩蕩地成為山村的一道風景。眾山巒上,茶樹叢叢間,隱約的霧裡人聲,使此情此景更增添了,山村春色的美麗。古人詩云: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就是山鄉茶事的真實寫照!

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說實在的,在來山村之前,並未感受到採茶品茶之中的精髓。一年一度在山村的時光中,隨著年歲漸長。多少回每到茶綠飄香的季節。煮泡一杯新茶,可以說,不僅是簡單的解渴的需求。每當從茶具中嫋嫋溢出陣陣馨香時,更多的感觸是茶之三味的體驗。

人們常說,江南之地是煙雨的江南。但當你脫離了城市的小橋流水,而投身於山村的茶季時,在山村茶山的細雨之中,你真正地會體味到,煙雨江南中不光有溫婉的詩意,更有實在的自然純樸之美。

所以,在山裡我時常憑窗而覽中,有其竹林煙雨翠柳,更有山村茶事之情,融於內心中的醉情怡然。

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從冬至春,一年的四季變幻中,總會有一些伴隨生活而行走的瑣憶。而特別是春天的時節,新茶的產出,有那些濃郁茶香縈繞,卻正與山色清朦、綠肥紅瘦的江南,恰如其分地契合。

由此而言,品茶也是靜而悟徹之修行。休閒之中品茶,初品有澀,二品略爽,三品則回味如甘。其實,對於茶,古人早已喻為人生的幾重境界。在《黃山谷集》中讀到: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得名施茶。”

喝茶也似在品嚐生活。當你靜心執盞一杯香茗時,自然會從中品得: 生活如茶,苦中於久自會回甘的體驗。

一片綠葉出春色: 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

江南綠肥紅瘦的春天裡,茶用一種詩意的氛圍,讓人代入一種風雅的意境,使人在深入其中的時候,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想象,這其實當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一片綠葉出春色,江南茶事,洗盡人間鉛華的草木春秋,的確如此!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