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夾腰跳步,騰空上頭,躍高杆,俯身低頭,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磨合,直至將獅子喜、怒、醉、睡、醒、動、靜、驚、疑、怕、尋、探、望、戲和翻、滾、臥、閃、騰、撲、躍、戲、跳等各種神態動作塑造得惟妙惟肖······日前,筆者走進平桂區黃田鎮聯勝堂舞獅隊訓練基地,基地裡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聯勝堂醒獅隊由30多人組成,隊員年齡平均20歲左右,最小的只有10歲,因共同愛好舞獅而聚在一起,白天隊員幾乎都外出務工,只有晚上才聚在一起訓練。據隊長張君介紹,舞獅技藝是從父輩傳承下來,目前他們正在不斷探索求新,梅花樁上舞獅便是其中一種,較以往平地表演形式,更具刺激性和觀賞性。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鏘咚鏘,鏘咚鏘咚鏘咚鏘······”只見兩名隊員合作扮演獅頭獅尾,跟隨鼓點節奏,腳步不停,在梅花樁上奔跑、跳躍,時而起獅飛天,時而如魚游水。“高空動作看似簡單,實際需要過人的膽量。”張君說。據瞭解,每隻獅子出場獻藝前都需要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訓練和磨合,才能成為一隻合格的“獅子”。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聯勝堂舞獅隊作為一隻業餘隊伍,卻獲獎無數,曾在平桂區首屆獅王爭霸賽、富川國際龍獅爭霸賽中獲得金獎,賀州市“東融杯”、“樂虎杯”獅王爭霸賽傳統自選南獅項目獲銅獎。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有南北之分,平桂區內舞獅隊均為“南獅”,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舞獅都是必備的助慶項目。近年來,平桂區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截至2019年底,共組織開辦了5屆培訓班,參訓人員1000多人。在區黨委、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下,平桂舞獅文化空前活躍,民間舞獅隊伍已達80多支,吸納了2000多名農村青壯年人員進行了訓練,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30多名,通過參與舞獅表演活動,平均每名貧困隊員每年獲得收入6000元。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據瞭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自治區、賀州市組織開展的“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活動一改過去現場舉辦的形式,突出“不一樣的‘三月三’,網聚也精彩”活動特色,主要以線上活動為主。平桂區結合實際,也將推出線上特別節目,屆時廣大群眾及舞獅愛好者可在各新媒體平臺上一睹平桂“獅王”風采。



來 源:平桂區委宣傳部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平桂區:傳統舞獅藝術將騰躍土瑤明梅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