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做事為什麼總是給人出力不討好的感覺?

繼董明珠的格力宣佈生產口罩由於預約不到被網友批評後。3月18日,董明珠與格力再次上了新聞熱搜,董明珠宣佈推出可殺滅新冠病毒的空氣淨化器,售價1.2萬元。該事件立刻引起了網民熱議,網友對此褒貶不一。

回顧一下格力在近期的表現,我們會發現格力為民眾做了很多事情,例如武漢捐款、雷神山援助建設、口罩惠民生產。但網友對它的感官就是不佳,這是為何?格力的公關出現什麼問題了呢?

格力做事為什麼總是給人出力不討好的感覺?

一、2020年來,格力各事件事情對比分析

為何格力做的這些事情就是不討好,是格力公關出現問題還是品牌建設宣傳風向發生了轉變。我們將2020年開春以來有關於格力、董明珠的相關新聞事件做了彙總。近三月來,格力在網絡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事件一共是9件,其中多數新聞事件發生在近期。

格力做事為什麼總是給人出力不討好的感覺?

格力做事為什麼總是給人出力不討好的感覺?

而在這些事件中,格力除了被誤傳復工期間發生病例導致網民誤解負面情緒居多外,其餘事件多是正面向新聞事件,例如董明珠捐款武漢、格力集團支援火神山建設,網絡中頗有爭議的開除聚會員工一事雖然被指責過於苛刻,但是整體情緒上網友還是正面支持居多。純粹的負面事件應當是格力生產口罩一事導致網民批評了。

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的是,格力有爭議的事件在網絡上影響時間線長,輿論聲量大,如格力生產口罩一事。而格力偏正面事件雖然多,但是其網絡輿論聲量小,爆發期短,而且期間內總被其他事件所影響,如董明珠評價房地產一事、格力援助火神山一事,是因為有爭議事件掩蓋了網友對於格力的正面評價嗎?

二、格力口碑反響為何不佳?

出現問題就需要及時解決,格力做的什麼為什麼總是出現出力不討好呢?出了集中爆發爭議事件中掩蓋了網友對於格力的正面評價外,還有哪些因素導致呢?而在格力相關事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董明珠對於格力口碑的影響有多大呢,讓我們一一分析。

1、高管IP化,董明珠就是格力

談起格力,網友第一時間內想起的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在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格力,亦如阿里馬雲、小米雷軍、騰訊馬化騰,這也是現在國內多數企業的一種現象。企業高管/創始人IP化,企業高管在外界就代表著企業的形象。董明珠這個人,網友的印象是如何?商界精英、女強人等都是她的標籤,格力也憑藉著董明珠的這個標籤符號不斷在社會上擴大自己影響力。

但格力這張牌打得好嗎?格力以前在各領域雷神大雨點小的各項投資如手機業務各種受挫。而這些業務受挫後外界對於格力的質疑同樣也影響到了董明珠這個符號。三高電飯煲被指責由董明珠回應,格力口罩生產不足由董明珠出來回應,集團的各種失誤策略由董明珠承擔責任時同樣也影響到了董明珠的口碑聲譽。所以當董明珠宣佈格力研發殺新冠空氣機的時候,網友第一反應是不信,是質疑,是爭議。

2、輿論爭議中,負面情緒被擴大化

在輿論場上,理性的聲音很容易被忽略,情緒發洩與輸出的觀點往往能獲得大批擁躉。在輿論爭執中,人們依靠著過往的人生經驗與閱歷,對於有爭議的話題做出即刻情緒反應,找到屬於自己代入的點,進入一方的觀點模式中。而負面情緒發洩往往能刺激體內神經,得到高度興奮感,讓人記憶深刻。

在格力生產口罩時,網友期待滿滿,但長期的等待過程中消磨了網友對於格力的好印象與好口碑,加深了對於格力的不滿。在時間上,網絡的負面情緒彙總成為了一股洪流,集中爆發。雖然格力後續的回應能安撫網友的心情。但負面情緒影響著網友對於格力的總體印象。

格力做事為什麼總是給人出力不討好的感覺?

3、準備工作不足,導致格力公信力的缺失

大腦的記憶的短暫的,在近期內,格力的各種事件集中爆發,更加考驗格力的公關的。但公關的效果還是需要格力自身物質的保障。當口罩生產不足時,格力已經在暴躁的網友中消磨了一層公信力。當董明珠在17日宣佈格力研發了殺新冠狀空氣機時,沒有具體的證明,在公信力缺失的情況下,只會被網友質疑,認為不靠譜,是趁勢營銷。公信力的缺乏網友在潛意識中對於格力是充滿不信任的,這種不信任自然會對格力的各種事件挑剔不已,對於格力也不會有太好的評價。

三、創始人IP化,如何維護企業形象

品牌公信力等各種問題都可以通過各種公益事業、優惠活動去彌補,但董明珠這張已經與格力掛鉤的符號就需要格力好好的處理。要麼淡化董明珠這個企業高管的IP,要麼改善董明珠在外界中形象標籤。對於格力而言無論是處於自家情況還是社會影響,第二條路更加合適。

組建專業團隊:言多必有失,在不專業的領域或者半知不熟的領域內多說話就意味著錯誤越多,而社會公眾人物的錯誤會被媒體放大。企業高管IP化後少不得了組建專業的團隊,去提醒、去管理高管外在形象展示、語言表達,幫助高管展示個人風格,弱化不利標籤。

及時網絡輿論分析:網絡輿論的風向是實時變動的,民眾所喜愛的標準也是會變化,既然企業已經將高管IP化,就需要考慮到民眾對於高管外在表現的看法。而不同階層、不同圈子對於標籤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你以為理所當然,他認為罪大惡極,這就需要團隊即時分析網絡輿論,做出最佳的決策。

多行善舉、積極於公益事業:雖然近期網友對於格力的印象不佳,但不意味著以後不會改變,而最能改善企業形象在社會輿論中看法的最有效方案就是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積極正面的形象能為企業在商業競爭中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