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我有一把壺,泥料不錯,價格不高,品相不算上乘,卻因為是早期買到的,用得最久, 養得很漂亮,自然也最得我歡心,不論誰來,出多少價我也不賣。

相信很多真正愛壺的老玩家都有這樣一把壺,算不上手裡最好的,但卻是自己最喜歡的,用得最舒服,看著最順眼,不捨得送人不捨得賣,即使有些小瑕疵,也都想永遠藏自己手裡把玩、使用。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儲俊偉《掇球》老紫泥

每一個壺友都會遇到一把心儀的壺,以壺泡茶,以茶泡壺,人養壺氣,壺養人性,最終如老友一般,難以割捨~

 壺分三種,一為實用,二為賞玩,三為收藏

一般來說,買壺無非就是泥、型、工、而已,對於喜歡悶頭喝茶的人最是簡單,是紫砂泥做成的壺就足夠用了,進而看看做工、選選器型、

而收藏玩家不僅挑壺,更多的關注在於作者潛力如何,市場如何。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彭耀年《三足寶鼎》大紅袍

以“玩”而論,唯有中間的學問最多,泥型工的甄選僅僅是第一步,好壺到手才是真正“玩”的開始,除了每日好茶滋潤,另有手心撫摸,一天一個顏色,年年都有新感覺。玩到最後能夠在人與壺之間達到一個互動的境界,即人養壺氣,壺養人性,彼此淨化,相互陶冶。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公司作品《梨型》朱泥

對於紫砂壺的玩字,其實早有解釋,玩即養。養有兩別,

一是茶養,養顏、養色、養靈性;

二是人養,養氣、養品、養感覺。

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現如今也存不下這麼多老輩兒的好東西了。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徐文超《魚化龍》本山綠泥

好壺不俗,也是紫砂壺特有的品性。真正喜愛紫砂的壺友用上紫砂壺,洗壺、燙壺、再洗再燙,到後來我覺得更像是以茶泡壺,明明在喝茶,感覺卻是品壺。如此這般,那些玩家手裡的紫砂壺越養越養眼,包裹整個壺身的那一層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漿,油光內斂,溫潤如歲月常駐,便有了“老壺勝瓷”的美譽。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儲俊偉《潘壺》老紫泥

比起近年來那些出於炒作目的、為新制紫砂壺包金鑲玉的所謂創新工藝,傳統老壺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終形成的極致大雅,愈發彰顯中國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

難以割捨的一把壺


周幼寶《掇球》紫泥

我總覺得,紫砂壺與其他藝術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養活的藝術,用心喝茶的藝術,壺的韻味、壺的想象、壺的感覺,哪一樣不是與人交流互動出來的結果?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