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民技能2020年振興工程和職業技能提升方案出臺,有補貼哦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中原絲路”技能提升計劃、“文化河南”技能提升計劃、服刑人員技能提升計劃、實施技能人才競賽成長制、河南統籌規劃比賽機制,創業能手和技能高手,開始你的成長吧

河南,全民技能2020年振興工程和職業技能提升方案出臺,有補貼哦

河南印發2020年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


日前,河南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2020年河南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提出全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0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80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

附:方案原文

2020年河南全民技能振興工程

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全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0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80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

河南,全民技能2020年振興工程和職業技能提升方案出臺,有補貼哦

二、重點工作

(一)紮實推進13項子計劃落實,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1、實施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能提升計劃。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規模開展裝備、材料、電子、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等產業技能人才培訓和高技能人才“金藍領”技能提升培訓,年培訓4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20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4萬人以上。

2、實施就業重點群體技能提升計劃。引導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探索“整村推進”“整鄉推進”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年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50萬人次、“兩後生”2萬人次、離校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5萬人次、退役軍人2.5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培訓4.5萬人次、殘疾人3萬人次以上。

3、實施貧困勞動力技能提升計劃。落實脫貧攻堅戰略,深入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技能培訓服務,對接受技工教育的貧困家庭,按規定落實相關政策,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年培訓4萬人次以上。

4、實施現代服務業技能提升計劃。推進現代服務業強省建設,加大養老、家政、托幼、快遞等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力度,年培訓4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15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4萬人以上。

5、實施建設行業技能提升計劃。以建設行業“333”人才工程為牽引,加大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智能建築等新產業培訓,年培訓1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10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萬人以上。

6、實施高危行業安全技能提升計劃。組織化工、煤礦、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石油天燃氣開採等企業從業人員普遍開展安全技能培訓,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合格後上崗制度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年培訓1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6萬人次以上。

7、實施高素質農民技能提升計劃。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建設,依託農業廣播學校、涉農院校、農技推廣機構等,加快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年培訓2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5萬人次以上。

8、實施大眾創業培訓計劃。對有創業願望的人員和開業5年以內的小微企業主開展創業培訓,對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在校生和畢業生開展創業意識等培訓,年培訓25萬人次以上。

9、實施“中原絲路”技能提升計劃。發揮河南陸上、海上、空中、網上“四條絲路”優勢,加大航空物流、電子商務、導遊導購等技能人才培訓,年培訓3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10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3萬人以上。

10、實施“文化河南”技能提升計劃。深入挖掘姓氏文化、黃帝文化、漢字文化等根親祖地文化資源,對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河南)老字號領域,建設一批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年培訓1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5萬人次以上。

河南,全民技能2020年振興工程和職業技能提升方案出臺,有補貼哦

(朱仙鎮"天成老店"匠心繪就木版年畫"史詩工程")

11、實施城市管理從業人員技能提升計劃。組織市政、環衛、交通、城管、綠化等符合條件人員開展技能培訓,年培訓1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5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萬人。

12、實施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技能提升計劃。開展“優質培訓機構進監所”活動,對有勞動和就業能力、有培訓意願、年齡在60週歲以內的在押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年完成補貼性培訓8萬人次以上。

13、實施技能人才競賽成長計劃。以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河南省選拔賽為牽引,統籌全省職業技能競賽系統活動,引導企業職工、院校師生等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推動100萬人次以上參加競賽。

(二)激發主體活力,持續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

14、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企業依法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最高可達職工工資總額的8%。具備條件的企業職工培訓中心擬開展補貼性培訓,可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書面申請(附內設機構成立文件、培訓場地、專業師資、設備、教材等材料),經專家實地評估、批覆同意後,一併納入補貼性培訓機構目錄管理,可面向內部職工開展補貼性培訓。納入年度目錄清單管理的集團公司培訓中心對子公司開展的跨區域補貼性培訓,應向子公司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報備同意。對自身及本區域內無法開展培訓確需到域外省內開展培訓的,應向培訓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社會保障局報備同意。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年培養3萬人以上。2020年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重點向企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傾斜,項目佔比不低於80%。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向所有具備條件的企業開放。

15、發揮職業院校基礎作用。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普通技工學校年完成補貼性培訓分別不得少於2000人、1000人、500人(其中,企業新型學徒制分別不少於500人、300人、100人)。中、高職職業院校年度培訓規模由省教育廳確定。

16、發揮社會培訓機構支持作用。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政策性補貼向2018年以來未因辦學發生責任問題、2019年度年檢合格的民辦職業培訓學校開放。

(三)實施項目帶動,全面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

17、統籌推進項目建設。持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項目,新建10個貧困縣省級城鄉勞動者轉移就業培訓品牌基地、15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5個省級重點產業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培養基地、5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個省級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實訓綜合示範基地、20個省級世界技能大賽培訓基地。組織200名職業院校師資境內培訓、500名企業生產一線和職業院校教學一線高技能人才“金藍領”技能提升培訓。持續推進河南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平臺項目建設。

18、實施優質培訓資源引進項目。遴選一批“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優質數字化資源,充實河南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平臺建設,所需經費從項目建設經費中列支。認定20家以上省級“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納入年度目錄清單管理。認定一批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

(四)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水平

全面運行河南省職業培訓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根據年度補貼性培訓申請表規定流程加強全過程管理。

19、開班申請。企業或培訓機構培訓開班前,須制定培訓計劃,提交培訓開班申請(年度補貼性培訓申請表、教學計劃和培訓學員花名冊),並將學員信息錄入河南省職業培訓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審核通過的按計劃組織實施。

20、過程監管。推行指紋簽到、人臉識別、藍牙籤到等模式,理論教學全程錄像,實操培訓每學時連續錄像不低於15分鐘。開班當日實際參加培訓人數低於計劃申報人數90%的取消本次培訓班;抽查中培訓學員平均人數低於開班人數90%的,補貼資金按平均人數為基準予以核拔。

21、結業考核。補貼性培訓一律實行線下考核。結業前3天(“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培訓考核應在規定時間內申請)通過河南省職業培訓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或以紙質形式等提出考核申請。結業考核情況需在河南省職業培訓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上如實填寫,並作為發放補貼的重要依據。

22、資金撥付。由個人、企業或培訓機構持年度補貼性培訓申請表、學員花名冊等材料申領補貼。主管部門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受理及審核工作,在當地人社部門官方網站等進行不少於3個工作日的公示(對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原則上不予公示)。公示無異議的,按規定撥付相關資金。每名學員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培訓補貼,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同一年度內不可重複享受。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工作調度,落實月報制度,形成省級統籌、部門參與、市縣實施的工作推進格局。各地各有關部門應於4月15日前出臺方案,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實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一律停止線下培訓和評價活動,支持鼓勵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

(二)強化質量監管。職業技能培訓師生比、工位與培訓學員比保持在1:20左右,每班人數不得超過80人,每課時不低於45分鐘。技能實訓不少於總課時的65%。培訓後凡應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特種作業安全證書)、專項職業資格證書的,應優先組織培訓學員參加鑑定評價。

(三)強化政策供給。不將稅務發票(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等)作為領取培訓(鑑定)補貼的必備條件。探索建立培訓後即時開展職業技能鑑定、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機制。對培訓期間確有特殊原因無法按時參加培訓且履行請假手續的,可在結業考核前通過補課等方式完成規定課程,並計入培訓到課率。對監獄在押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培訓,優先選擇信譽好、實力強的優質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合作機構可跨區域培訓,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報備,在提交材料時可將培訓人員住址或單位信息統一用監獄、戒毒所企業名稱替代(監獄、戒毒所須留存一份補貼性培訓實名制信息資料備查)。

(四)強化宣傳引導。以省部共建中國工匠精神傳承示範區為著力點,加大春節、青年技能日、職業教育活動周等重要節點宣傳,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服務年活動,持續打造“技能河南”宣傳品牌。大力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樹立“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鮮明導向,推行技能導向激勵機制,落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加大激勵表彰,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