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甘肅的地名都那麼好聽,比如蘭州、酒泉、張掖、武威、嘉峪關、敦煌、天水、隴南等等?

蔡永固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蘭州、嘉峪關、酒泉、張掖、金昌、武威、白銀、定西、天水、平涼、慶陽、隴南),2個自治州(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1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7個縣、7個自治縣。

其中12個地級市的名稱都包含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現在逐一進行列舉。

  • 蘭州

作為甘肅省省會的城市,還有一個名字就是金城,簡稱“蘭”或“皋”。金城的由來是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始置金城縣,屬河西四郡之一天水郡管轄;之後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蘭州的由來是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

  • 嘉峪關

直接以河西走廊咽喉關口命名。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

  • 酒泉

來源於漢代河西四郡之一酒泉郡。西漢時期,在收復河西地區後,漢武帝於元狩二年(前121年)設立酒泉、武威二郡。酒泉名稱的由來根據《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公元前121年夏天,霍去病進軍河西,在取得大捷後,漢武帝賜酒一罈,犒賞有功將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傾酒於泉中,與眾將士共飲,酒泉也因此得名。另外記載,酒泉城下有泉,泉水甘甜如酒,因此城被命名為酒泉城。

  • 張掖

位於河西走廊中段,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古稱“甘州”。西西漢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戰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率眾歸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

  • 金昌

在鎳礦上興起的城市,被譽為“祖國的鎳都”。其前身是金川鎮,後從武威將永昌縣劃歸其轄區,金川鎮和永昌縣名的各一字,名為金昌。

  • 武威

簡稱“雍涼”、“涼”、“雍”,古稱涼州、雍州、姑臧,曾是西北首府、涼國故地。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漢武帝設置河西四郡之一武威郡。

  • 白銀

又一個因礦而興起的城市,從明朝洪武年間開始,此地就盛採白銀,白銀緣此而得名。建國後,1956年成立白銀市(縣級),1958年再次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

  • 定西

位於甘肅中部,通稱“隴中”,取“安定西邊”之意而得名。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宋軍收復西夏故地,宋神宗賜名“定相城”,為“定西”得名之始。金貞祐四年(1216年),升定西縣為定西州。

  • 天水

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曾名上邽、成紀、秦州。天水來源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設置天水郡,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

  • 平涼

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的得名源於前秦苻堅於建元十二年(376年)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

  • 慶陽

習稱“隴東”。宋太祖建隆元年置慶州團練,乾德初又升為慶州,到英宗治平年間改設環慶路(合環州和慶州首字而得名)。政和七年(1117年)在慶州設“慶陽軍”節度,“慶陽”之名方見於史冊,並沿用至今。另外,慶陽因慶州州治城址位處馬蓮河上游環江與柔遠河匯流以北的三角臺地內,古人以水之北為陽,故名“慶陽”。

  • 隴南

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1985年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2004年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地級隴南市,隴南市設立武都區。隴南來源其地理位置,處於甘肅最南端因而得名。


安定郡小書生


是的,甘肅的地名很好,因為甘肅很少改地名。

有些地方改來改去,改的在外漂泊的人都找不到故鄉了!比如徽州改成黃山,徽州多有名氣,徽商,徽墨。地名在改的時候,具有時代特徵。

比如我的小學,曾經叫王峽口小學,在我上學時改成前進小學!八0年以後,又改成王峽口小學,

張掖,武威。都是漢代時有的名字,既霸氣,又具有內含,天水,平涼,都很好!


親情鶴


甘肅的很多地名都是有由而來,有著綿長的歷史意義,我們逐一解讀

公元前111年,漢帝國在河西走廊設置四個行政管理區。它們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
酒泉、敦煌扼守西部關口,張掖居中,武威則臨界古金城府,也就是今天的蘭州。
河西四郡的每一個命名都有著獨特的含義。


武威,即武功軍威之意,以顯示漢帝國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
張掖,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腋。
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衝,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
敦煌,即盛大輝煌之意。
漢武帝以這樣一種方式將他經略西部的夢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
同時,在河西走廊,漢帝國還設置了兩個著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和陽關,以此扼守西大門並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進陣地。
這兩個屹立於西北大漠的古代名關是河西走廊去往西域的必經之地,在敦煌以西約八十公里的地方,一南一北,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兩千年來見證無數歷史滄桑,被世人千古傳唱。

嘉峪關是明朝長城西端的關隘。關城位於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雄踞河西,峙立於嘉峪山下。因而得名嘉峪關。
兩千年雲煙聚散,直到今天,儘管當年的四郡變成了如今的河西5座城市,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其中四座城市當然名稱依舊沒有改變,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

隴南顧名思義隴東南部,也就是字面意思,好像沒有什麼特殊含義。

天水則很有意思,也最為傳奇

天水",是西北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我的回答希望讓你滿意,我期望我的回答足夠優秀!

嘉峪關


大話慶陽


甘肅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是絲綢之路開闢後,由漢武帝起的名字,為了彰顯大漢國威而起的,確實大氣。平涼是前秦皇帝苻堅平定涼州時起的,寓義不言而喻。隴東隴西和隴南這三個地名,來自於隴山隴關。天水之名,據說取自於天河之水。其他的見識短淺,不敢胡說。[捂臉][捂臉][捂臉]


閒潭落花110063461


對於甘肅的歷史很少有人知道,而知道的人才會明白,甘肅是中華名族開疆拓土見證,在漢朝,整個河西都叫做張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現在的酒泉,是霍去病戰勝匈奴所得,自此至今。

作為歷史上強盛時期的開疆拓土,自然起的名字比較儒雅,畢竟漢武帝時代是儒家思想為主導。

嘉峪關自是明長城的最後一個關口,說的上是一個退守河西丟失西域的代名詞。 現在的嘉峪關只是1958年以酒泉鋼鐵公司而建立得一個工業城市。


youmafather


甘肅所有地州(市)名都很有文化和歷史品位,只可惜甘肅太(瘦)了,過去難高端和部分持有偏見人的重視。特別從解放之後的封甘大吏張仲良至今讓甘肅留下創傷難以治癒。


蒼石279


補充一下,定西,會寧,天水,可惜名字好沒什麼用,評價甘肅最有名的一句話:

隴中苦甲天下。

吾輩當自強



武僧佩琪


金昌不好聽嗎?!即霸氣又富貴。有金則昌,而且金昌就是因為中國當時缺乏鎳——這種軍工產業的卡脖子元素,國家才下大力氣去找尋,不然我們的軍事航天領域就昌盛不起來,金昌是名副其實的為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地方。


小人物266811596


別的不敢說,河西四郡的名字還得看漢武帝吶[大笑] 千古一帝起的名字嘛 [呲牙]


時間重映射


全國時間比較長的州郡縣名字都不錯,因為以前朝代的取名都是有文化的人切合當地、當時的情況取的名,現代改了的都不咋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