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高三老師的“網絡主播”新體驗

一名高三老師的“網絡主播”新體驗

筆者是湖北省恩施高中一名普通的高三語文教師,也是兩個小男孩的母親,疫情防控期間,我又成了一名“網絡主播”。春節,我們一家四口依舊回到了位於恩施巴東縣清太坪鎮的老家。沒料想,大年初一,恩施就出了疫情管控通知,我愛人接到返崗通知,立刻回城,趕赴恩施州抗擊新冠病毒的一線。

新冠病毒打破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延誤了開學。但“停課不停學”,學校領導周密部署,迅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形成了“學校領導-班主任-老師-家長-學生”緊密集合的恩高抗擊疫情、備戰高考的堅實防線。

農曆正月初九,我們全體高三老師就在家裡就地開始了網絡教學,我也開始了“網絡主播”生涯。由於老家在農村,條件有限,加之孩子多,為了方便備課教學,於是我毅然提前回城,回到了疫情形勢相對更為嚴峻的城區。

考慮到各種原因,我把5歲的大兒子留在了老家。出發的時候,他說:“媽媽,你放心,我會聽爺爺奶奶還有姑姑的話。過幾天你就回來接我哦!”我嘴上高興地答應了,其實心裡很複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來接他回家。

現在,如此母子分開、兄弟相隔的日子已有月餘。經常有朋友調侃說我偏心,只喜歡2歲的小兒子,其實不然,誰不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我只能選擇帶不懂事、愛搗亂的小兒子。

回城至今我足不出戶,“規律”地備課、上課、做飯、帶孩子。因為愛人要擔任“尖刀班”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無暇顧及家裡。因為小兒子太小,對我的依賴性也特別大,就連我上廁所都要跟著,做飯的時候,偶爾還把他放在灶臺上。因此一天之內,只有在他睡覺的時候我才能專心備課。結合備課組其他老師們分享總結的資料和方法技巧,我進行了整理歸納,作為早自習的內容和高考必備篇目交替進行。我總是提前一天做第二天的練習,根據班級情況和上課時限,合理刪減一些內容。

為了求得一個安靜的“課堂”,每每授課時就是小兒子一隻棒棒糖、一瓶飲料、一部動畫片、一個人、一個小時的縮影。同事笑著說,大兒子被“留守”在了鄉下,小兒子被“留守”在了客廳。聽後,我五味雜陳。

初次嘗試做網絡主播,我心裡總是沒底,不知道屏幕那邊的同學有沒有在聽?有沒有聽清楚?有沒有疑惑……失去了和學生的眼神交流和語言互動,學生零星的幾個回饋,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從學生提交的作業中,發現同學們普遍有困惑的題目,或者是同學們問得比較多的問題,我會集中時間進行解答。為了檢查同學們有沒有按時上課,我每天都有一個課前5分鐘,隨機抽查十幾個同學。我經常給同學們分享一些勵志文章,經典時評,讓他們知曉在疫情面前有一群“逆行者”,面對很多人畏之如虎的新冠病毒不懼怕、不退縮,衝鋒在前,戰在一線,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剛開始和大兒子視頻,他都會很開心地給我講一些有趣的事情,慢慢地他會埋怨怎麼還不去接他回家,以至於現在都不太理我了。有時候我會有種莫名的心酸。但疫情來勢洶洶,舉國都在奮戰,小家的悲歡又算得了什麼呢?每天收到的兒子背古詩打卡視頻,給我和老公莫大的欣慰和鼓勵;看見疫情有效控制、確診病例大幅度減少、出院病例迅速增長,給了我戰勝困難的信心;看見眾多默默無聞,衝鋒在前的勇士們的先進事蹟,這讓我們覺得微不足道,更應該把本職工作做到更好。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黑夜終將過去,黎明會在春風裡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