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自唐朝茶文化的興盛,茶道美學也在宮廷貴族和文人雅士中逐漸興起,不少詩人才子亦專門為茶吟詩作賦。如元稹的七言茶詩;如詩人白居易,不好酒卻獨愛茶,每當有友人贈與新茶,便會欣喜不已,於是便會有許多佳作名詩誕生;還有蘇軾喻茶如佳人、李清照飲茶助學等等,更多歷史名人對於茶文化的愛好和貢獻,在此不一一列舉。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正因如此,茶文化也成為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文化沉澱,更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講究自然、淡泊、簡約、含蓄之美中。

1.自然之美

道家講究"天人合一" 的思想,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道家學說的精髓,亦是其本質所在。這種思想融入茶道中後,使得中國茶道看重自然,講究自然之美。天然不經雕飾,率真樸素。平淡中蘊含著內涵,率真中又有真善美在,這種自然美的極致。這在茶道中體現為環境茶席設計以自然簡約為主,茶具選用亦求樸素自然。因此,自然之美賦予了中國茶道美學無限的生命力和文化藝術魅力。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2.淡泊之美

淡泊即不追逐名利,追求恬淡閒適的生活,宛若和風微拂,怡然自得。道家大多歸隱山林,不願踏入紅塵,更不願意踏入官場仕途。相對於社會來說,更關注個人的精神而不重外在,重玄想而不重務實。且中國古代文人在藝術審美上也追求超脫世俗的淡泊境界。這種清談尚茶之風對中國茶道產生了深刻影響,使得淡泊之美成為中國茶道美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3.簡約之美

簡約之美,即簡易儉約之意。品茶作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不僅僅是生理需要,更是文化精神需要。茶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產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品茶貴在簡易、儉約,而非繁複、奢靡。自茶道產生以來,就以"簡""儉" 為原則,排斥繁文縟節,不提倡複雜的操作步驟,展示給世人一種雅俗共賞之美。陸羽在《茶經》中也曾說到"茶性儉", 即茶宜簡樸、平易,越是簡樸平易的茶越值得品味,越能令人從中領悟到人生真諦。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4.含蓄之美

含蓄是指委婉而耐人尋味。含蓄的美學範疇最早是由唐代的司空圖在其著作(詩品》中提出的。他形容含蓄之美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就茶道而言,含蓄之美在於"此時無聲勝有聲"。

中國茶道美學深受儒釋道三家的美學思想影響,建立在文人的主體意識之上,同時也需要深入社會、自然,從虛靜中感知和領悟審美主體。茶道之美是在實踐中實現自我、體會人生感悟,並在精神上進行昇華。是"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的範疇,是沒有功利心的。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現代生活的緊張節奏,激烈的競爭,人際關係的疏離,使得人們在生活中難免出現煩躁、頹廢等消極情緒,這時清靜、進取、振作便成了人們所追求的。

而茶之簡約、恬靜、平和的特質正好可以幫助人們消除負面情緒和疲勞。茶道的淡泊、簡約之美則可洗滌著塵世繁雜的庸擾,茶香飄過,給人以心靈上的寧靜與安穩。

結語:人生的起落,如茶葉在杯中沉浮。無非就是靜品的一杯茶的禪境:拿起、放下。時間如風一般掠過,流年盛事終成過往,踏浪人生的激越,終被一隅心田的寧靜安放。

喜歡茶,關注我,為解鎖更多茶文化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