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3月20日上午,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組織機關青年幹部到蕉城區九都鎮開展義務植樹活動,集體重溫《閩東的振興在於“林”》一文,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此紀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39週年和第42個植樹節。市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工委專職副書記陳梅仔參加活動。

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當日恰值春分時節,放眼雲氣村,春山可望,草木萌發,到處生機盎然。上午10時許,大家來到雲氣詩灘附近的植樹場地,集體重溫《閩東的振興在於“林”》一文後,或兩人一組、或三人一隊,深挖基坑、攪拌肥料、扶直苗木、回填細壤、踩實根部、築起圍堰、提桶澆水,各個環節嚴絲合縫,個個幹勁十足,忙得不亦樂乎,現場呈現出團結緊張的活潑氛圍。

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一番辛勤的勞動後,68株桂花樹在此紮根,大家期待新栽種的樹苗茁壯成長,待重返此地,處處林木蔥蘢,花香四溢,美不勝收。


活動期間,還開展了農村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工作調研。


延伸閱讀

青年組工幹部需打牢根基

——關於植樹的幾點啟示


市委組織部機關團支部每年都會組織青年幹部參加義務植樹活動,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為生態環境增色添綠。植樹,重在養根,要在壘土夯基,讓根系與土壤緊密相連,既能抵禦狂風襲擾,又便於汲取養分,確保更好更快成長。習近平總書記曾妙喻,年輕幹部多“墩墩苗”沒什麼壞處,把基礎搞紮實了,後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青年組工幹部好比樹苗,一開始就要打牢成長的堅實根基,今後才能行穩致遠。


打牢成長的信念之基


欲為大樹,莫與草爭。做大事業的人,要成為一顆大樹,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他還告誡青年幹部,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青年馬克思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那麼,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理想遠大,正因為遠,更需要持久追求、不懈追求;正因為大,更需要有大境界、大抱負。我們說,信念堅定,所謂堅,就是堅不可摧。所謂定,就是保持定力。所以,無論是風雲變幻,還是驚濤駭浪,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青年組工幹部都要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打牢成長的忠誠之基

放在心中為忠,言之必成為誠。樹木向陽而生,因陽而盛,皆因他們心中始終裝著太陽,忠誠於太陽,從而獲取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年輕幹部要“向陽而生”。對於青年組工幹部來說,“向陽而生”,最根本的就是對黨絕對忠誠,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看齊,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絕對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青年組工幹部絕對忠誠於黨,要體現在一心、一致、一貫上。一心,就是發自內心、全心全意,一心向黨,一心為黨。一致,就是表裡如一、言行一致,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後一個樣。一貫,就是,一以貫之、始終如一,堅韌不拔、矢志不移,堅決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要體現在做好本職工作上,具體來說,就是要對標對錶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一條一條梳理,一條一條研究,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


打牢成長的能力之基


大海航行靠舵手,樹木生長靠太陽。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並以有機物形式儲存起來,從而獲得成長。幹部提升能力也是這個道理,通過讀書學習,把抽象理論轉化為知識,並表現為工作能力,用於指導實踐、推動工作。199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寧德地直機關領導幹部的臨別贈言中,專門強調要加強理論學習,他認為,我們正在從事的振興閩東的宏偉大業,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的指導。青年組工幹部,正處於價值取向養成時期,在學習理論上要有更強自覺、更高要求,不能隨大流、一般化。從供給側來看,當前學習資料浩如煙海,即使時間再多,也不可能把所有理論一網打盡。要講究策略方法,從需求側發力,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正在開展的工作聯繫起來,深刻領會貫穿其中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新時代組織工作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不僅要學習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基本理論,還要兼學多樣,廣泛涉獵經濟、貿易、歷史、哲學、文學、法律、互聯網等方面知識,努力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裡手”。學習本是苦差,關鍵是養成自覺、形成習慣,把讀書學習當作精神食糧,天天學,一天不學餓得慌。


打牢成長的歷練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速生樹材質疏鬆,是不能做扁擔的,做了就會把擔子挑翻。”溫室裡長不出萬年松,庭院裡跑不出千里馬。只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守,才會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從容,才能在飽經風霜雨雪洗禮中破繭成蝶、淬火成鋼。青年組工幹部,要多到吃勁崗位,經常參與重大任務,主動接受挑戰,敢於啃“硬骨頭”,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在實踐歷練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我願做一片綠葉,綠葉的事業是默默地垂著綠蔭的。這種綠葉精神,隱喻的是為他人作梯子、作嫁衣的精神。組織工作多是如此,加班時間多、工作節奏快、心理壓力大,一些組工幹部連軸轉,節假日也很難休息,十分辛苦。對此,要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提得起精神,打得了硬仗。同時,幹部成長的快慢有其規律,看到別人進步,不可眼紅,不可攀比,不僅要看別人的成績和成就,還要多看看別人在背後的努力和付出。如果過於計較個人得失,心態難免會失衡,一失衡,工作自然就做不好。那何不擺正心態,把艱苦付出當作成就事業的條件,當作個人難得的成長機遇呢?這樣就會以苦為榮、以苦為樂,主動沉下去,最終自然會浮上來。


打牢成長的責任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東的振興在於“林”》一文中指出,林業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三種效益,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從不同層面深刻闡釋了林業的職責和作用,森林不僅涵養良好的生態環境,而且能夠促進閩東的振興發展。青年組工幹部的職責也是如此,從一般意義上理解,侷限於某項業務工作,承擔的多是事務性工作。從特殊意義上來說,青年組工幹部也是全市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承擔著推進寧德高質量發展的職責任務。車馬炮只有在大棋局中找準定位,才能縱橫馳騁、施展本領。青年組工幹部不能光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這樣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要準確認識局部與全局的關係,把個人所承擔的責任與本單位工作聯繫起來,把本單位工作和市委全局聯繫起來,明確具體工作在全局中的定位,從而更好為大局服務。每個人都有具體的崗位,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責任的背後是擔當。務必種好責任田,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不允許有一個環節“掉鏈子”,否則整個鏈條就無法高效運轉。全市組織部長會議對全年的組織工作作了詳細部署,關鍵在抓執行抓落實,把工作儘量往前排,努力把疫情的延誤搶回來,一件接著一件幹,一錘接著一錘敲,按時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以各業務科室的高效“自轉”推動整個系統的良性“公轉”。


打牢成長的作風之基


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樹根扎地越深,獲取營養就越容易,枝葉長得就越茂盛。對於幹部來講,人民群眾是營養最富集的土壤,密切聯繫群眾是砥礪品質、提高本領的最好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就提出幹部要苦練密切聯繫群眾這個基本功,他還倡導建立了“四下基層”制度,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群眾工作提供了寶貴財富和精神動力。青年組工幹部雖然在鄉鎮工作過,但歷練不夠充分,經驗不夠豐富,到機關工作後,更要時時事事處處修煉密切聯繫群眾這一看家本領。要堅持“四下基層”,帶著責任和感情,帶著課題和問題,深入基層、企業、項目一線,廣泛聽取黨員幹部群眾意見建議,總結借鑑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推動有關問題得到解決、各項工作取得突破。要自覺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的同時,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每一項工作都堅持以實踐為路徑,以實幹為保障,務求取得實效。當前,應當積極深入到社區、農村、企業、項目一線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力所能及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和創城等重點工作貢獻力量。


打牢成長的自律之基


常剪旁枝,方得直木。任由枝丫無序生長,往往影響成材品質,甚至容易長成歪脖子樹。青年組工幹部可以有個性,但不能任性,要勤於修身,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經常對照黨章黨規、對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拂拭思想上、心靈上的灰塵,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我們知道,為了防止樹木不被蟲蛀,要把樹幹塗上白劑,既能殺菌、也能拒腐。青年組工幹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正常的社會交往。但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要嚴以律己,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實施辦法,嚴格執行“十嚴禁”“五不準”紀律要求,給自身塗上“防腐劑”,戴上“緊箍咒”。我們還知道,水肥太多,容易導致樹木爛根。青年組工幹部要慎獨、慎初、慎微,既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炫於五色之惑,又要主動接受駐部紀檢組的監督,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幹事。


我們身處的新時代,是一個美好的新時代,也是一個人人皆可成材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好苗子常有,肥沃的土壤卻不常有,組織部恰恰是一塊富含養分的土壤。青年組工幹部能夠在組織部門工作,是一種幸運,更意味著一份責任,要倍加珍惜組織部這塊沃土,向下紮根、向上拔節,沐浴陽光、歷經風雨,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樑之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