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能治好嗎?治癒的機會有多大?

腸癌能治好嗎?治癒的機會有多大?

腸癌能治好嗎?治癒的機會有多大?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給腸癌病友的診療帶來很大問題,疫情之下應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去做是很多腸癌病友都關心的問題。

中國抗癌協會《抗癌集結號》欄目第二季,採用直播形式對腫瘤病友進行了疫情期間的患者教育及在線答疑,第二季總播放量高達4210743次,其中腸癌系列直播節目吸引317057人圍觀。還沒看?現在還來得及!TopMD已幫您整理成文字形式,您只需收藏這篇推送即可。


腸癌能治好嗎?治癒的機會有多大?


複查能推遲嗎?


顧晉教授說,對於腸癌複查,一般術後每三個月進行一次,但在疫情期間為避免就醫帶來的感染風險,可晚一到兩個月後複查。直腸癌病友複查需要做盆腔核磁、胸部CT、腹部CT來排除肺部、肝部是否有轉移,還有部分患者需要檢查腫瘤標誌物。

化療擱置了怎麼辦?


根據術後病理報告看腸癌侵潤到哪一層、腸癌周圍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同時需要觀察肝、肺、腹腔、骨、腦及其它部位是否有遠處轉移,綜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制定治療方案。

多數情況下化療方案由靜脈化療和口服化療組合進行。在疫情特殊時期,相對輕型的腸癌病友可以選擇口服化療藥,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用藥。

腸癌病友術後居家護理的注意事項


及時正確的識別腸癌復發,出現這些問題請你去醫院!


一般腸癌復發會出現腹痛、便血、食慾下降、消瘦、乏力等症狀。


腸癌也很容易發生肺轉移和肝轉移,如果發生肺轉移,可能會出現胸痛、咳出的痰帶有血絲或泡沫等症狀;如果發生肝轉移,可能會出現右上腹不適、消瘦、乏力、貧血、便血等表現。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到醫院做胸部CT、腹部CT或檢查腫瘤標誌物,如CEA、CA199指標是否升高,請醫生判斷是否存在腸癌復發或轉移。

不要亂用靶向藥!


腸癌靶向藥具有強針對性,近些年才出現。對於腸癌病友來說,術後若沒出現肝、肺轉移就沒必要服用靶向藥,只有出現肝、肺轉移的晚期腸癌病友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靶向藥,否則屬於過度治療。服用靶向藥一定要遵醫囑!


腸癌能治好嗎?治癒的機會有多大?


哪些症狀可能是腸癌的蛛絲馬跡?


大便出血了?是痔瘡還是腸癌?


顧晉教授說,可以通過觀察血便顏色來區分。如果是痔瘡,血液和大便不會混在一起,顏色呈鮮紅色;如果是腸癌,血液和大便混在一起,顏色呈暗紅色。

如果懷疑是腸癌,建議在線與醫生取得聯繫進行諮詢,並在疫情結束後,到醫院做檢查確診。

經常便秘,是大腸癌的表現嗎?


如果一直以來都是便秘狀態,沒有出現體重減輕、貧血、便血等症狀時,無需過多擔憂,與腸癌可能沒有關係。

如果最近一段時間突然出現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較久、排便困難,並且伴隨消瘦、乏力、貧血、肚子疼等症狀時,可能是由於腸癌引起的腸梗阻導致,建議到醫院做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性。

腹瀉與腸癌有關係嗎?


如果腹瀉並伴有腹痛,可能是因為吃了某些不乾淨的東西引起的腸道感染;若出現排便習慣突然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或腹瀉越來越嚴重的症狀,建議到醫院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

腸癌篩查要注意!


顧晉教授說,有腸癌家族史的人在45歲之後,可以通過大便潛血、大便DNA等篩查方式進行腸癌篩查。

都說腸癌很可怕,腸癌能治好嗎?治癒的機會有多大?


腸癌排名位居惡性腫瘤第5位,目前腸癌的治療效果取得了很大進步,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大城市醫院、特別是一些大學的醫院、癌症中心,腸癌生存率能達到60%~70%左右,治療效果很好。所以也請我們的腸癌病友樹立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